一种紧凑式压缩机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0940发布日期:2018-07-24 22:2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紧凑式压缩机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主体部分由气缸体、气缸座和中间接座构成。其中,气缸座与气缸体采用螺栓连接,中间接座与气缸座通过螺栓连接,气缸座与中间接座均为分体式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尺寸长,刚性差。特别是在压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泄露等介质情况下,中间接座需采用双隔式结构时,导致每列的轴向尺寸过长,造成同轴度难以保证,刚度降低、震动增大等不利影响。

此外,在压缩机运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压缩机运行期间需要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冷却水道进行冷却。在压缩机缸径较大时,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座三部分均需通入冷却水冷却,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座分别采用单独的冷却水回路,管路回路较多,结构复杂,易交叉,安装配管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式压缩机布置结构,提高压缩机刚度,减少轴向尺寸。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紧凑式压缩机布置结构,包括气缸体、气缸座、中间接座和气缸盖,所述中间接座与气缸座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气缸座伸入气缸体内,并与气缸体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缸盖与气缸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中间接座与气缸座集成为一体,结构合理,精简尺寸,刚度好,减少材料,使用性能好,明显减少压缩机每列的轴向长度,增加了压缩机的刚性,减低震动,提高了压缩机的整体动平衡性能。

进一步,所述中间接座为双腔室结构,中间接座和气缸座上开设有用于活塞杆穿过的孔。该结构,便于活塞杆的双重密封,减少泄漏。

进一步,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的第一冷却水道以及与第一冷却水道连通的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气缸座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座的第二冷却水道,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盖的第三冷却水道;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和第三冷却水道分别与第一冷却水道连通,各冷却水道并联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与各冷却水道均连通,冷却水由总进水口进入,流经各水道后由总出水口流出。三个部件的冷却水均由总进水口进入,总出水口排出,各冷却水道与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之间直接或间接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水的流通;多个水道融合为一体,采用一个总水路冷却,降低了水路连接的难度,简化了外部管路的安装结构。

进一步,所述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在气缸体上呈对角布置。使冷却水流通距离加长,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气缸座和气缸盖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孔,两组连接孔分别用于进水和出水,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与每个连接孔对应的连通孔,所述第二冷却水道与第一冷却水道之间以及第三冷却水道与第一冷却水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孔和连通孔接通。

进一步,所述连接孔与对应的连通孔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为石棉橡胶垫片。

进一步,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气缸体两端端面,每个所述连接孔包括相互垂直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连通孔正对,所述气缸座的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气缸座与气缸体连接端的端面,所述气缸座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所述气缸盖的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气缸盖与气缸体连接端的端面,所述气缸盖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三冷却水道连通。该结构便于气缸体与气缸座以及气缸体与气缸盖的连接固定,并且便于冷却水道的对接连通,安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孔中部与第二连接孔相连,内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冷却水道或第二冷却水道,外端设置有堵头。该结构,便于第二连接孔的加工,加工完成后使用时通过堵头密封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间接座与气缸座集成为一体,结构合理,精简尺寸,刚度好,减少材料,使用性能好,明显减少压缩机每列的轴向长度,增加了压缩机的刚性,减低震动,提高了压缩机的整体动平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与气缸座连接处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与气缸盖连接处B的放大视图。

零件标号说明:

1-气缸体;11-第一冷却水道;12-总进水口;13-总出水口;14-进气口台;15-出气口;16-连通孔;2-气缸座;21-第二冷却水道;22-连接孔;3-中间接座;4-气缸盖;41-第三冷却水道;42-连接孔;42a-第一连接孔;42b-第二连接孔;5-堵头;6-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式压缩机布置结构,包括气缸体1、气缸座2、中间接座3和气缸盖4,所述中间接座3与气缸座2一体铸造成型,气缸座2伸入气缸体1内,并与气缸体1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气缸盖4与气缸体1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中间接座3与气缸座2集成为一体,结构合理,精简尺寸,减少材料,使用性能好,明显减少压缩机每列的轴向长度,增加了压缩机的刚性,减低震动,提高了压缩机的整体动平衡性能。

进一步,所述中间接座3为双腔室结构,中间接座3和气缸座2上开设有用于活塞杆穿过的孔。该结构,当活塞杆穿过中间接座3时,与中间接座3两个腔体的壁之间均设置密封,一方面提高支撑强度,另一方面使活塞杆等到双重密封,减少气缸体1内气体沿活塞杆的泄漏。

为便于冷却水道的布置,减少安装管路等部件,在气缸体1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1的第一冷却水道11,气缸座2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座2的第二冷却水道21,气缸盖4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盖4的第三冷却水道41;气缸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接入冷却水的总进水口12和用于排出冷却水的总出水口13,该气缸体1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其中,总进水口12和总出水口13与各冷却水道均连通,冷却水由总进水口12进入,流经各水道后由总出水口13流出。

为便于布置,总进水口12和总出水口13与第一冷却水道11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水道21和第三冷却水道41分别与第一冷却水道11连通,三条冷却水道并联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三个部件的冷却水均由总进水口12进入,总出水口13排出,各冷却水道与总进水口12和总出水口13之间直接或间接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水的流通;多个水道融合为一体,采用一个总水路冷却,降低了水路连接的难度,简化了外部管路的安装结构。

作为优选,总进水口12和总出水口13在气缸体1上呈对角布置。使冷却水流通距离加长,提高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气缸座2与气缸体1通过螺栓连接,气缸盖4与气缸体1通过螺栓连接;气缸座2设置有两组连接孔22,两组连接孔22分别用于第二冷却水道21的进水和出水;气缸盖4上设置有两组连接孔42,分别用于第三冷却水道41的进水和出水,在气缸体1上设置有与每个连接孔22、42对应的连通孔16,连通孔16为四个,分别对应第二冷却水道21和第三冷却水道4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第二冷却水道21与第一冷却水道11之间通过两组连接孔22和对应的连通孔16连通,第三冷却水道41与第一冷却水道11之间通过两组连接孔42和对应的连通孔16连通。

作为优选,为防止气缸体1与气缸座2之间以及气缸体1与气缸盖4之间的冷却水泄漏,每个连接孔22、42与对应的连通孔16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环6。作为优选,密封环6为石棉橡胶垫片。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连通孔16设置在气缸体1两端端面,每个所述连接孔22、42结构一致,气缸盖4的连接孔42包括相互垂直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42a和第二连接孔42b,第一连接孔42a与所述连通孔16正对,所述密封环6设置在第一连接孔42a端面与连通孔16端面之间;所述气缸座2的连接孔22包括相互垂直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22a和第二连接孔22b,第一连接孔22a与所述连通孔16正对,所述气缸座2的第一连接孔22a设置于气缸座2与气缸体1连接端的端面,气缸座2的第二连接孔22b与第二冷却水道21连通;气缸盖4的第一连接孔42a设置于气缸盖4与气缸体1连接端的端面,气缸盖4的第二连接孔42b与第三冷却水道41连通。该结构便于气缸体1与气缸座2以及气缸体1与气缸盖4的连接固定,并且便于冷却水道的对接连通,安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孔42b中部与第一连接孔42a相连,气缸座2的第二连接孔22b内端连接第二冷却水道21,气缸盖4的第二连接孔42b内端连接所述第三冷却水道41,第二连接孔22b、42b的外端设置有堵头5。该结构,便于第二连接孔22b、42b从外端加工,加工完成后使用时通过堵头5密封外端。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