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一次风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560发布日期:2018-08-17 21:14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的风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火电厂一次风机组件。



背景技术:

大型燃煤锅炉为保证安全运行防止爆燃,都设计了大量火焰检测探头,以便及时发现炉膛内燃烧频临灭火状态,及时切断燃料供应防止爆燃损坏锅炉。火检探头使用的光电效应原理不能耐高温,必须设计每台锅炉两台火检冷却风机进行探头冷却且不能中断运行并保证冷却风的压力高于某值。由于炉本体采用的是露天布置形式,环境比较恶劣,粉尘含量比较高;风机入口滤网频繁堵塞,需要及时倒换风机运行进行清理。平均锅炉每周进行清理1~ 2次,锅炉每年要倒换60~80次风机运行,且24小时内随时可能需要清理滤网。给运行及检修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由于火检冷却风机的滤网要求较严格,在清理过程中虽然可以将附着在表层的灰尘及杂物清理掉,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内部的积灰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滤网无法满足设备要求,不能够再继续使用。根据该厂的实际运行工况,平均每半年就需要对两台火检冷却风机的滤网进行一次更换。脱硝的稀释风机目前也存在类似问题,并且冬季天气冷达到零下20℃,风机入空存在结冰现象需要维护人员及时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火电厂一次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电厂一次风机组件,包括一次风机A和一次风机B,所述的一次风机A与一次风机B并联设置,一次风机A上设置有管路A,所述的管路A上以一次风机A为基准由近至远设有逆止阀A和闸阀A,所述的一次风机B上设置有管路B,所述的管路B上以一次风机B为基准由近至远设有逆止阀B和闸阀B,火检冷却风母管与稀释风母管之间设有管路C,所述的管路A与管路B之间设置有管路D,所述的管路D与管路 C之间通过管路E相连,管路C上由火检冷却风机至稀释风机依次设置有第一蝶形阀、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第二蝶形阀和减压阀,所述的管路D与管路E 的交叉点位于第一逆止阀与第二逆止阀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火检冷却风机、脱硝稀释风机停运再也不需要清理滤网及风机频繁倒换,实际运行中火检冷却风机仅在机组停机时、火检冷却风机进行切换试验时运行,其余时间均可由一次风机提供火检风源;运行过程大约间隔1个月清理火检滤筒滤网一次,设备运行可靠;通过此次改造机组每年可节约开支6万元,机组安全运行避免了因火检、脱销风机故障造成的机组停机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风机A,2、一次风机B,3、管路A,4、逆止阀A,5、闸阀A, 6、管路B,7、逆止阀B,8、闸阀B,9、管路C,10、第一蝶形阀,11、第一逆止阀,12、第二逆止阀,13、第二蝶形阀,14、减压阀,15、管路D,16、管路E,17、火检冷却风母管,18、稀释风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火电厂一次风机组件,包括一次风机A1和一次风机B2,一次风机A1与一次风机B2并联设置,一次风机A1上设置有管路A3,管路A3上以一次风机A1为基准由近至远设有逆止阀A4和闸阀A5一次风机B2上设置有管路B6,管路B6上以一次风机B2为基准由近至远设有逆止阀B7和闸阀B8,火检冷却风母管17与稀释风母管18之间设有管路C9,管路A3与管路B6之间设置有管路D15,管路D15与管路C9之间通过管路E16相连,管路C9上由火检冷却风机至稀释风机依次设置有第一蝶形阀10、第一逆止阀11、第二逆止阀12、第二蝶形阀13和减压阀14,管路D15与管路E16的交叉点位于第一逆止阀11 与第二逆止阀12之间。

将一次风机出口的管路A3、管路B6、管路D15与火检冷却风的环形风道中和脱硝稀释风母管相连。

实际运行中火检冷却风机和脱硝的稀释风机仅在机组启、停机时运行,其余时间均可由一次风机提供火检风源;机组启、停时,火检冷却风机和脱硝的稀释风机出口的闸阀、逆止阀正常开启,一次风机的第一蝶形阀10和第二蝶形阀13关闭;机组正常运行后火检冷却风机和脱硝的稀释风机出口的闸阀、逆止阀正常关闭,一次风机的第一蝶形阀10和第二蝶形阀13开启,然后一次风机A1的第一逆止阀11与第一蝶形阀10开启,风引至火检冷却风母管 17,提供火检风源,一次风机B2的第二逆止阀12、第二蝶形阀13和减压阀14 开启,风引至稀释风母管18,提供稀释风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