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手提式滤油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581发布日期:2018-09-07 22:31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手提式滤油车。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技术不断趋向高压、高精度和大功率,因此对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系统中的故障近七成都是由于油液污染造成的,而其中绝大部分的污染来源于新油,因此,对液压系统补充油液时必须进行过滤,而对油液进行过滤就需要依赖滤油车;滤油车能滤除系统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对系统液压元件的磨损,提高系统的清洁度,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但现有滤油车普遍存在因结构复杂、体积大、比较重、移动不方便而造成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手提式滤油车,以解决现有滤油车因结构复杂、体积大、质量重、移动不方便而造成的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小型手提式滤油车,包括车架、电机泵、滤油器和提手,所述车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顶板、下底板之间的前、后板,所述电机泵的电机部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安装板上、泵体部贯穿所述上顶板后与所述滤油器相连通;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上顶板上、且为单手提起的提手。

优选的,所述提手包括一对支架以及连接于两支架之间的手柄,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Λ型,所述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两支脚端与所述上顶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接油腔,所述下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接油腔相连通的放油槽,所述放油槽内安装有油塞。

优选的,所述前、后板中部镂空。

优选的,所述滤油器通过连接管直接与电机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前板或后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滤油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泵的进油口连通有管口朝上的进油管,所述滤油器的出油口连通有管口朝上的出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可单手提起。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底板还可以对泄漏下来的油液进行回收,不仅节省油料,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加卫生且环保。

3、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板和后板的中部镂空可大大减少重量,使本滤油车便于提携;提手上Λ型支架更是利用了三角型的稳定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下底板的轴测图;

2为提手,3为电机泵,4为滤油器,5为连接管,6为进油管,7为出油管,11为上顶板,12为下底板,13为后板,14为前板,15为安装板,16为第二安装板,21为手柄,22为支架,31为泵体部,32为电机部,121为接油腔,122为放油槽,123为油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结构、机构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小型手提式滤油车,长530mm,宽220mm,高570mm;包括车架、电机泵3、滤油器4和提手2,车架包括上顶板11、下底板12以及前板14和后板13,前板14和后板13焊接于上顶板11、下底板12之间,且前板14和后板13的中部镂空用以减轻重量;下底板12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接油腔121,下底板12上还设有与接油腔121相连通的放油槽122,放油槽122内安装有油塞123。

电机泵3包括上端的泵体部31和下端的电机部32,电机部32固定于上顶板11与下底板12之间的安装板15上,泵体部31贯穿上顶板11后与滤油器4相连通,电机部32的额定电压为380V三相电或220V三相电。

提手2包括一对支架22和一个手柄21,支架22呈Λ型且支架22的顶端与手柄21固定连接,支架22的两支脚端与上顶板11通过螺栓连接。

后板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6,滤油器4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6上并通过连接管5与电机泵3相连通,电机泵3的进油口连通有管口朝上的进油管6,滤油器4的出油口连通有管口朝上的出油管7。

上述小型手提式滤油车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前,单手提起该滤油车,将该滤油车放置到适当位置,将进油管6与供油箱相连通、出油管7与液压系统相连通,随后开启电源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