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4357发布日期:2018-08-07 19:2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真空泵停机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真空泵油进入泵腔及真空系统的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旋片式真空泵工作时,油蒸汽会逆着气流运行方向进入泵入口,通过入口管路最终进入被抽容器,油蒸汽的返流量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加,在极限压力附近时,返流量最大,返流油蒸汽主要由泵油中最轻馏分组成,油的返流会污染真空室,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现有的防止旋片式真空泵油返流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在进气口均设置防返油阀;②对于单级泵,在泵运转时打开气镇阀就能很好地防止油的返流;③在泵入口设置吸附阱,依靠吸附剂吸附返流蒸汽,粒状活性氧化铝可以吸附99%的返流油蒸汽;④使用特殊泵油,特殊泵油的返流量很小,但由于价格较贵,因此影响到它们的广泛使用。其中防返油阀是旋片式真空泵中最常见的防返流措施,现有防返流结构通常为常闭状态,在真空泵启动时,依靠油泵的压力打开防返流阀,在泵停止时,油泵停止供油,防返流阀依靠弹簧弹力复位,但由于真空泵油在长久运行后往往存在一定的杂质,尤其是在一些腐蚀性场合使用时,防返流阀往往由于油中的杂质卡夹而无法准确复位,直接导致防返流失效。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返油旋片式真空泵(cn202157963u),它包括进气嘴、滤网、挡油板密封圈、进气o形密封圈、旋片弹簧、旋片、转子、泵身、油箱、1号真空泵油、排气阀片、进气管、挡油板,在进气管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上设有挡油板密封圈,挡油板密封圈用柔性橡胶制作。此装置通过设置挡油板和挡油板密封圈防止停机时泵产生的返油现象,但其同样存在防返流结构往往由于油中的杂质卡夹而无法准确复位,直接导致防返流失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真空泵停机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真空泵油进入真空系统的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真空泵停机后,防返流结构往往由于油中的杂质卡夹而无法准确复位,直接导致防返流失效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包括支架及支架一侧带有油泵的泵体,在支架上设有导通于泵体泵腔的进气嘴,在所述支架内设有防返流通道,防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着进气嘴,另一端连通着油泵,与进气嘴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上插接着可向外滑移并封堵住进气嘴的防返流阀板,与油泵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内密闭滑动连接着可弹性的向外滑移的阀头,与阀头内侧端对应的支架内设有导通于大气的放气通道,阀头向内滑移时封堵住放气通道内端口。真空泵启动时,油泵油压推动阀头向内移动,阀头关闭放气通道内端口,泵体及与其对接的真空系统间形成密闭的抽真空系统;真空泵停机时,油泵停止供油,阀头在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放气通道内端口打开,防返流通道直通大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防返流通道另一端对应的防返流阀板上移并密封住真空泵进气嘴,气压推动防返流阀板向上,采用无弹簧设计,确保真空泵油不会进入真空系统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阀头外侧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上密闭罩装有弹性膜片。油泵的油压作用在弹性膜片上,弹性膜片再推动阀头向内移动,从而通过弹性膜片使阀头与真空泵油完全隔离开来,由此解决了杂质进入导致的防返流失效的问题,结构简单,提高了防返流结构的可靠性。

阀头可以设置专门的复位机构,作为优选,与所述阀头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设有阀头沉孔,在阀头沉孔的底部设有底面沉孔,阀头密闭滑动连接在阀头沉孔内,且在阀头的内侧端与底面沉孔的底面间设有压缩弹簧。通过在底面沉孔设置压缩弹簧使阀头在停机后自动复位,结构简单,安全有效。

作为更优选,所述阀头的轴向横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阀头小径端朝内,且在阀头的小径端和大径端外环面上分别嵌装有阀头密封圈。阀头密封圈提高阀头的密封性,确保开机状态下真空系统保持密闭。

作为优选,所述防返流阀板的轴向横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纵向边对应防返流阀板一端互配滑动插接在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内,t字形的横向边对应防返流阀板为圆台形,与防返流阀板对应的进气嘴内端口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圆台形的防返流阀板一端互配的密闭封堵在锥形孔内。防返流阀板的圆台形端部互配的密闭封堵在锥形孔内,提高两者间的密封性,确保停机时真空系统完全隔离,有效避免返流现象发生。

作为更优选,在所述与锥形孔互配的防返流阀板外环面上嵌装有防返流阀板密封圈。通过在防返流阀板的圆台形端部外环面上设置防返流阀板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

作为优选,与所述进气嘴对应的防返流通道上设有阀板沉孔,阀板沉孔内嵌装有开口向内的定位桶,定位桶的底面中部向外延伸形成与防返流阀板互配的定位管,定位管的内端口对接着底面水平管道一端,底面水平管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连通着定位桶的外环面,在定位桶的壁面内设有竖直管道,竖直管道的上端口连通在水平管道上,竖直管道的下端口对接在防返流通道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设于泵体的后端部,在泵体上贯穿设有油泵旁路管道,油泵旁路管道的一端连接着油泵,另一端对接在对应的防返流通道端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放气通道包括连通于防返流通道和支架上端面的纵向通道,进气嘴封压在纵向通道的端口上,纵向通道的中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横向通道,横向通道的外端口连通在与泵体对应的支架端面上。放气通道包括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便于放气通道的加工。

因此,本发明的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具有下述优点:真空泵启动时,油泵油压推动阀头向内移动,阀头关闭放气通道内端口;真空泵停机时,油泵停止供油,阀头在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放气通道内端口打开,防返流通道直通大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防返流通道另一端的防返流阀板上移并密封住真空泵进气嘴,确保真空泵油不会进入真空系统内,采用无弹簧设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油泵的油压作用在弹性膜片上,弹性膜片再推动阀头向内移动,从而通过弹性膜片使阀头与真空泵油完全隔离开来,由此解决了杂质进入导致的防返流失效的问题,结构简单,提高了防返流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3所示,包括支架1及固定在支架1后侧装有油泵3的泵体2,油泵3位于泵体2的后端部,在支架1上方带有导通于泵体2泵腔的进气嘴4,在与进气嘴4对应的支架1内开有防返流通道5,防返流通道5的上端连通着进气嘴4,与防返流通道5下端口对应的泵体2上水平贯穿着油泵旁路管道20,油泵旁路管道20的一端连接着油泵3,另一端对接在防返流通道5的下端口上,且在油泵旁路管道20端口与防返流通道5的下端口间夹持有橡胶材质的弹性膜片9,使弹性膜片9密闭罩装在防返流通道5的下端口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与进气嘴4对应的防返流通道5上端口上开有阀板沉孔15,阀板沉孔15内嵌装着开口向内的定位桶16,定位桶16的底面中部向外一体式延伸形成定位管17,定位管17的上端口内互配的插接着可向上滑移并封堵住进气嘴4的防返流阀板6,定位管17的下端口对接着定位桶16底面内的底面水平管道18一端,底面水平管道18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连通着定位桶16的外环面,与底面水平管道18对应的定位桶16壁面内开有竖直管道19,竖直管道19的上端口连通在水平管道18上,竖直管道19的下端口对接在防返流通道5上,其中的防返流阀板6的轴向横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纵向边对应防返流阀板6一端互配滑动插接在定位管17内,t字形的横向边对应防返流阀板6为圆台形,与防返流阀板6对应的进气嘴4内端口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13,圆台形的防返流阀板6横向边外环面上嵌装着防返流阀板密封圈14,防返流阀板6向上滑移时通过防返流阀板密封圈14互配的密闭封堵在锥形孔13内。如图3所示,与油泵旁路管道20对应的防返流通道5端口上开有阀头沉孔10,在阀头沉孔10的底部又开有底面沉孔11,在阀头沉孔10内密闭的滑动连接阀头7,在阀头7的内侧端与底面沉孔11的底面间装有压缩弹簧12,阀头7的轴向横截面呈t字形,t字形的阀头7小径端朝内顶接在压缩弹簧12上,在阀头7的小径端和大径端对应的外环面上分别嵌装有阀头密封圈21,阀头7在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向外滑移并顶接在防返流通道5下端口对应的弹性膜片9上,与阀头7内侧端对应的支架1内开有导通于大气的放气通道8,放气通道8包括连通在防返流通道5和支架1上端面间的纵向通道81,进气嘴4封压在纵向通道81的端口上,纵向通道81的中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横向通道82,横向通道82的外端口连通在支架1的后侧面上。

使用时,真空泵启动,油泵3开始供油,油泵旁路管道20内的油压推动弹性膜片9变形后带动阀头7向内滑移,阀头7封堵住放气通道8内端口,真空泵维持正常的工作;真空泵关闭时,油泵3停止供油,阀头7在压缩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向外滑移并顶接在油泵旁路管道20端口上,弹性膜片9恢复常态,放气通道8打开后防返流通道5直通大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防返流阀板6上移并密封住进气嘴4,使真空系统与泵体完全隔离开来,实现防返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