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装式压力补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4188发布日期:2018-10-16 19:5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装式压力补偿阀。



背景技术:

压力补偿技术在液压系统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在使用过程中,主油路接于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与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比例换向阀两个工作油口的最高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的弹簧腔,通过压力补偿阀调节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工作油口的压差,进而实现比例换向阀工作油口输出的流量恒定与工作负载变化无关。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压力补偿阀,或者是与铸件形式的多路换向阀组合在一起的由多个零散部件构成的压力补偿阀,或者是单个的板式连接或叠加式的压力补偿阀,以上形式的压力补偿阀存在不便于插装式集成化、体积过大、笨重等缺点,不适合应用在由插装阀集成的液压系统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集成在插装阀液压系统中的插装式的压力补偿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装式压力补偿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内沿轴向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其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相通的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二压力油口,阀体内还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第一通流孔;梭阀组件,其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并将第一安装腔隔成与第一压力油口相通的第一通流腔、与第二压力油口相通的第二通流腔和与第一通流孔相通的第三通流腔,梭阀组件上设有与第一通流腔相通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二通流腔相通的第二进油口和与第三通流腔相通的出油口;阀套,其一端伸入第二安装腔内并通过挡圈与阀体形成固定连接,其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三压力油口,其另一端沿轴向还设有第四压力油口;阀芯,其滑动设在阀套的内孔中,其内沿轴向设有与第四压力油口相通的第二通流孔,其侧壁上设有与第三压力油口相通的环形的第一通流槽,其内沿径向还设有连通第一通流槽和第二通流孔的第三通流孔,阀芯的左右滑动可以控制第一通流槽和第三压力油口的连通面积;弹簧座,其设在第二安装腔内,其一端与阀芯的一端相抵;弹簧,其设在第二安装腔内,其一端抵在弹簧座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抵在第二安装腔的底面上;螺堵,其螺纹连接于阀体上以封堵第一安装腔开口。

作为优选,上述梭阀组件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和钢球,第二阀座内设有轴向的第三安装腔、沿径向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三安装腔与第二进油口的第四通流孔和与第三安装腔相通的出油口;第一阀座固定设于第三安装腔内,其内设有第一进油口、与第三安装腔相通的第五通流孔和连通第一进油口与第五通流孔的第六通流孔;钢球滑动设在第六通流孔内,其左右滑动可封堵第一进油口和第四通流孔。

作为优选,上述螺堵上设有与第一进油口相通的第七通流孔,螺堵上还设有连通第一通流腔与第七通流孔的第八通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为插装式设计,结构紧凑、合理,零部件少,成本低,便于集成化设计。

(2)本发明通过阀芯和梭阀组件的集成,可以实现压力补偿功能,解决了插装式比例换向阀的压力补偿阀配套问题,方便实现由插装阀组成的带压力补偿功能的比例流量控制回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梭阀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插装式压力补偿阀,包括阀体1、梭阀组件11、阀套7、阀芯6、弹簧座5、弹簧4和螺堵8。

阀体1,其内沿轴向设有第一安装腔101和第二安装腔102,其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101相通的第一压力油口c和第二压力油口d,阀体1内还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101和第二安装腔102的第一通流孔103。

梭阀组件11,其设于第一安装腔101内并将第一安装腔101隔成与第一压力油口c相通的第一通流腔1a、与第二压力油口d相通的第二通流腔1b和与第一通流孔103相通的第三通流腔1c,梭阀组件11上设有与第一通流腔1a相通的第一进油口21、与第二通流腔1b相通的第二进油口31和与第三通流腔1c相通的出油口32。梭阀组件11包括第一阀座2、第二阀座3和钢球9,第二阀座3内设有轴向的第三安装腔24、沿径向的第二进油口31、连通第三安装腔24与第二进油口31的第四通流孔33和与第三安装腔24相通的出油口32;第一阀座2固定设于第三安装腔24内,其内设有第一进油口21、与第三安装腔24相通的第五通流孔23和连通第一进油口21与第五通流孔23的第六通流孔22;钢球9滑动设在第六通流孔22内,其左右滑动可封堵第一进油口21和第四通流孔33。

阀套7,其一端伸入第二安装腔102内并通过挡圈10与阀体1形成固定连接,其中部侧壁上设有第三压力油口b,其另一端沿轴向还设有第四压力油口a。

阀芯6,其滑动设在阀套7的内孔中,其内沿轴向设有与第四压力油口a相通的第二通流孔61,其侧壁上设有与第三压力油口b相通的环形的第一通流槽62,其内沿径向还设有连通第一通流槽62和第二通流孔61的第三通流孔63,阀芯6的左右滑动可以控制第一通流槽62和第三压力油口b的连通面积。

弹簧座5,其设在第二安装腔102内,其一端与阀芯6的一端相抵。

弹簧4,其设在第二安装腔102内,其一端抵在弹簧座5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抵在第二安装腔102的底面上。

螺堵8,其螺纹连接于阀体1上以封堵第一安装腔101开口,螺堵8上设有与第一进油口21相通的第七通流孔82,螺堵8上还设有连通第一通流腔1a与第七通流孔82的第八通流孔8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如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时,将本发明的插装式压力补偿阀13的第三压力油口b与液压泵12的出口相连,第四压力油口a与比例换向阀14的油口p相连,第一压力油口c与比例换向阀14的油口a1相连,第二压力油口d与比例换向阀14的油口b1相连。

若比例换向阀14工作在左位,则油口p与油口b1相通、油口a1和油口t相通,液压泵12出口的油液依次经第三压力油口b、第一通流槽62、第三通流孔63、第二通流孔61、第四压力油口a、油口p后进入油口b1,此时油口b1的压力大于油口a1的压力;油口b1的油液由第一压力油口c依次经第一通流腔1a、第八通流孔81、第七通流孔82、第一进油口21、第六通流孔22后作用到钢球9上,向右推动钢球9封堵住第四通流孔33,油口b1的油液由第六通流孔22再依次经第五通流孔23、第三安装腔24、出油口32、第三通流腔1c、第一通流孔103后进入第二安装腔102作用到阀芯6上;如若油口b1的负载变化导致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b1之间的压差变大,则阀芯6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减小第一通流槽62与第三压力油口b的连通面积,维持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b1之间的压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实现压力补偿的功能,在比例换向阀14开口不变的前提下就能维持油口b1的输出流量恒定;如若油口b1的负载变化导致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b1之间的压差变小,则阀芯6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增大第一通流槽62与第三压力油口b的连通面积,维持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b1之间的压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实现压力补偿的功能,在比例换向阀14开口不变的前提下就能维持油口b1的输出流量恒定。

若比例换向阀14工作在右位,则油口p与油口a1相通、油口b1和油口t相通,液压泵12出口的油液依次经第三压力油口b、第一通流槽62、第三通流孔63、第二通流孔61、第四压力油口a、油口p后进入油口b1,此时油口a1的压力大于油口b1的压力;经过梭阀组件11选择后油口a1的压力进入第二安装腔102作用到阀芯6上;如若油口a1的负载变化导致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a1之间的压差变大,则阀芯6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减小第一通流槽62与第三压力油口b的连通面积,维持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a1之间的压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实现压力补偿的功能,在比例换向阀14开口不变的前提下就能维持油口a1的输出流量恒定;如若油口a1的负载变化导致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a1之间的压差变小,则阀芯6在压差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增大第一通流槽62与第三压力油口b的连通面积,维持第四压力油口a与油口b1之间的压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实现压力补偿的功能,在比例换向阀14开口不变的前提下就能维持油口a1的输出流量恒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