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294发布日期:2019-03-14 00:0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装置中的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装置中通常包含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而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泵的控制普遍是由电磁阀来控制,在自动变速箱运行过程中,扭矩转换器、离合器和冷却润滑系统的流量控制也通过电磁阀来调节。

当电磁阀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部分或完全浸入在油液中。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传动零件如齿轮、轴和轴承的磨损,使液压流体中带有了金属颗粒污染物。这些金属颗粒污染物由于电磁场的吸附作用会沉积在电磁阀中,从而影响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以及造成运动部件如电枢构件的运动卡滞。目前的电磁阀结构设计,牺牲了螺线管外圆周的结构空间,降低了密封性。为保证阀套端面与铁磁垫片的密封性能,则需要提高两个密封面的加工精度或者在二者之间增加一个密封元件以辅助密封,这在实际批量生产中必然导致加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防止液压流体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进入到电磁组件内部,避免电磁阀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污染物交换。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包括极靴、磁芯轴、磁芯、填充块和阀套,所述磁芯轴的一端与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极靴形成间隙配合结构,所述填充块上开设排气凹槽,所述阀套上开设排气孔;所述磁芯与磁芯轴之间形成连接孔,所述填充块与极靴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阀套与填充块之间通过排气凹槽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分别与连接孔、排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填充块上开设填充块缺口,所述的填充块缺口与排气凹槽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极靴、磁芯轴与阀芯之间形成极靴端部孔间隙,所述的连接孔、极靴端部孔间隙、填充块内腔相互连通、且共同形成可变容积腔,所述的可变容积腔通过填充块缺口与排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的整体容积为所述可变容积腔排气容积的1.5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块上开设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排气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排气凹槽是螺旋槽,或者是阶梯环槽,或者是螺旋槽与环槽组合而成的波形槽。

优选地,所述的排气凹槽的截面形状是圆角矩形结构,或者是圆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结构,或者为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磁芯轴采用阶梯结构轴,其中的相对较大端与磁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相对较小端与极靴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电磁阀密封可靠性的同时,还极大地延长了电磁阀的排气通道,因此,在电磁阀工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防止液压流体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进入到电磁组件内部,也能有效地避免电磁阀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污染物交换,从而保证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不仅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也不必牺牲螺线管外圆周结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填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密封圈,2-进油滤网,3-第二密封圈,4-回位弹簧,5-弹簧座,6-前轭套,7-极靴,8-磁芯轴,9-磁芯,10-后轭套,11-阀座,12-卡扣,13-螺线管接插片,14-螺线管接线片,15-阀外壳,16-电磁螺线管,17-连接孔,18-极靴端部孔间隙,19-填充块,20-填充块内腔,21-阀芯,22-导套,23-进油孔,24-阀套,25-端部滤网,26-出油口,27-排气孔,150-阀壳凸起部,190-填充块外壁面,191-填充块缺口,192-排气凹槽,193-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电磁阀结构,包括阀套组件和电磁组件,所述的阀套组件与电磁组件之间通过前轭套6以收口方式铆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阀套组件主要包括阀芯21和可以由金属加工或者塑料聚合物成型得到的阀套24,所述的阀套24为中空腔体结构,其一端形成出油口26、另一端内腔中设置填充块19,在出油口26处设置端部滤网25,所述的端部滤网25与阀套24固定连接。在阀套24的中空内腔中固定设置导套22,所述的阀芯21贯穿导套22、且阀芯21可相对于导套22直线滑动。所述的阀套24上开设进油孔23,在进油孔23相对两侧的阀套24上分别开设环形卡槽,所述的环形卡槽中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3;在进油孔23入口处还设置进油滤网2,所述的进油滤网2覆盖进油孔23、且与阀套24固定连接。

所述的电磁组件主要包括阀座11、阀外壳15、电磁螺线管16、后轭套10、极靴7、磁芯轴8、磁芯9和插头总成,所述的插头总成包括卡扣12、螺线管接插片13、螺线管接线片14,所述的螺线管接插片13通过焊接工艺或者折弯压紧工艺与螺线管接线片14连接,且被阀座11和卡扣12包裹保护。所述阀套24的大端平面与前轭套6一端面紧密贴合、且与阀外壳15通过收口压装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前轭套6、极靴7、后轭套10均为中空腔体结构,在极靴7的中空内腔中安装磁芯9,所述的磁芯9可相对于极靴7直线滑动,所述极靴7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铆压工艺或者焊接工艺或者过盈压装工艺与前轭套6、后轭套10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的阀外壳15与前轭套6、后轭套10磁性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电磁螺线管16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前轭套6、后轭套10的端面贴合。所述的阀座11与阀外壳15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扣12通过卡接机构与阀座11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的磁芯轴8优选采用阶梯结构轴,其中的相对较大端与磁芯9之间通过铆压工艺或者焊接工艺或者过盈压装工艺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相对较小端则与极靴7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结构,以防止磁芯9与极靴7磁性地吸合。

如图3所示,所述的填充块19为中空腔体结构,在填充块19上开设填充块缺口191,在填充块19上的填充块外壁面190上分别开设排气凹槽192、环形凹槽193,所述的填充块缺口191与排气凹槽192相互连通。所述的排气凹槽192可以是螺旋槽,或者是阶梯环槽,或者是螺旋槽与环槽组合而成的波形槽。所述的排气凹槽19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角矩形结构,或者是圆弧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有利于流体通过的形状。所述的阀芯21上固定连接弹簧座5,所述的弹簧座5与导套22之间设置回位弹簧4,所述的回位弹簧4、弹簧座5均位于填充块19内腔中。

所述的填充块19与阀套24之间通过过盈压装工艺或者焊接工艺形成固定连接,填充块19一端与极靴7一端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阀套24内孔壁面与填充块19外径壁面之间通过排气凹槽192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的极靴7、阀芯21、磁芯轴8之间形成极靴端部孔间隙18,所述的磁芯9与磁芯轴8之间形成连接孔17,所述的阀套24上开设排气孔27,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孔27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结构,或者为圆形结构,或者为不规则型通孔。所述的连接孔17、极靴端部孔间隙18、填充块内腔20相互连通且共同形成一个容积可变化的可变容积腔,所述的可变容积腔通过填充块缺口191、排气凹槽192与环形凹槽193连通,所述的环形凹槽193再与排气孔27连通,所述的排气孔27与外部大气相通,从而使得排气通道能够通过排气孔27与外部大气相通。

对于所述的可变容积腔,当磁芯9滑动至最右端与阀外壳15上的阀壳凸起部150接触时,其容积为v1,当电磁螺线管16通电后,所述的磁芯9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左端极限位置,此时,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为v2,则△v=|v1-v2|,△v称为电磁阀的排气容积。通常,所述排气通道的整体容积至少应为上述提到的排气容积△v的1.5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排气通道可单独在填充块19或阀套24上采用机械加工或蚀刻技术形成,也可以注塑、挤压或者铸造成型,或者同时在填充块19与阀套24上形成部分特征并最终组合而形成最终的排气通道,且该排气通道与环形凹槽193连通,该环形凹槽193与排气孔27无周向方向要求连通。

本发明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不必牺牲螺线管外圆周结构空间,并且保证了电磁阀的密封可靠性,而且还极大地延长了电磁阀的排气通道,有效地避免了电磁阀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污染物交换。因此,在电磁阀工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防止液压流体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进入到电磁组件内部,从而保证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