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动液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694发布日期:2019-05-17 19:31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制动液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液压制动维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制动液更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液压制动系统利用制动液作为力的传递介质,制动液充满整个液压系统,是制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导致沸点降低。而在制动系统长期或者紧急刹车时,制动液温度会急速上升。在高温下,水分就转换成气体,影响刹车效果。同时,制动液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氧化变质,制动液必须定期更换。现有的更换方式一般是分三步,一是打开排油口,让制动液自动流出;二是从上部油壶加注新油;三是强制排气。存在问题是:排油速度慢,不彻底;新油加注时是从上部的油壶往下灌注,容易携带气泡和积气。也有的使用注射器从下进行推注,但需要反复抽取和推注,工作效率低。在排气时,需要长时间连续不停的捏住、放开刹车手柄,直到上泵的底部不再出空气为止,有时排净一个泵的空气需要几小时的反复捏住放开刹车手柄。不仅费工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会影响制动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排油、注油和排气于一体,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的摩托车制动液更换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抽注器和与其连通的导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导管上设有总控阀,总控阀与抽注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之连通的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和排气管;所述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和排气管与导管的连接管上均设有分控阀门。

所述抽注器为活塞式抽注器,它包括缸体、活塞杆和缸座,导管通过缸座与缸体内的缸腔连通。

所述总控阀与抽注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四通,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分别与四通支管活连接,排气管与导管活连接。

所述导管上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支管上设有分控阀门,三通的支管可分别与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和排气管活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抽注器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管,导管上设有总控阀和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以及排气管,而且注油储油桶、排油储油桶和排气管分别与导管的连接管上均设有分控阀门。它用于摩托车制动液的更换,可快速完成制动液的排放、推注和排气。排油时,利用抽注器先抽取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再将其推注到排油储油桶中,排油彻底,速度快。加注时,还是利用抽注器抽取注油储油桶中新制动液,同时通过排气管排除掉多余空气,再由抽注器经导管从底部推注,加注不带气,而且还能排除系统内空气。排气时,抽注器导管与制动系统下泵放气口连接,抽注器和刹车手柄的协调配合,可将混合油、气快速吸入抽注器,然后用抽注器经排气管推注到摩托车上部的油壶中,排气彻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该摩托车制动液更换装置包括抽注器1和导管2,抽注器1为活塞式抽注器,它包括缸体11、活塞杆12和缸座13,缸座13内设有与缸体11内的缸腔连通的通道,导管2通过缸座13与缸腔连通。活塞杆12可带动缸腔内的活塞往复运行,进而完成抽吸。导管2为耐压软管,管体上设有总控阀5,总控阀5与抽注器1之间的导管2上设有四通21,四通21的支管分别活连接有注油储油桶3和排油储油桶4,四通21与抽注器1之间的导管2上活连接有排气管6。注油储油桶3、排油储油桶4和排气管6分别与导管2连接的支路上均设有分控阀门51。使用时,导管2远端与摩托车制动系统排油口连接后,利用抽注器1、总控阀5、排油储油桶4和排油储油桶上的分控阀门51,可完成制动系统排油。排油后,利用抽注器1、总控阀5、注油储油桶3和注油储油桶的分控阀门51,可同时完成新油加注和排气。注油完毕,利用抽注器1、总控阀5、排气管6和刹车手柄,可进一步排除系统中的气泡,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注油储油桶3、排油储油桶4和排气管6与导管2活连接,在不用时,注油储油桶3、排油储油桶4和排气管6与导管2分离,有利于携带的保存。

参照图2所示,摩托车制动液更换装置的总控阀5与抽注器1之间的导管2上设有三通22,三通22的支管上设有分控阀门51,三通22的支管可分别与注油储油桶3、排油储油桶4和排气管6活连接,排油时,排油储油桶4与三通22的支管连接,注油时注油储油桶3与三通22的支管连接,排气时,排气管6与三通22的支管连接。整体体积小,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