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抽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4980发布日期:2018-11-27 20:5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抽气机。



背景技术:

抽气机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器,经常用于对收纳袋进行抽真空。

收纳袋的开口处通常设置有两封条,抽气机对收纳袋完成抽真空之前,需要人手对两封条进行挤压,使其压紧贴合,进而实现对收纳袋抽气。在这种封袋方式中,人手对封条进行挤压时,容易出现遗漏,两封条不能完全压紧贴合,导致收纳袋漏气,封袋抽真空失败。

现有抽气机在使用时,耗电量较少,且使用频率较低,抽气机中的电池长时间没有充放电,导致电池老化,使用寿命降低,进而降低了抽气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抽气机,用以方便对收纳袋进行封袋和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抽气机,包括有外壳和压夹;所述压夹内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外壁,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任意一端,且所述压夹与所述外壳外壁之间设置有压紧夹缝。

进一步,所述压夹外端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从外往内向所述外壳外壁倾斜。

进一步,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另一端设置有抽气孔,侧壁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间隔内套,所述间隔内套一端安装有电池,另一端安装有马达和抽气泵;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放电接口以及马达电性连接;所述马达带动所述抽气泵运作,使气体从所述抽气孔进入所述外壳内部并从所述出气孔排出。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有管体和设置于所述管体两端开口的端盖;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置于一所述端盖,所述抽气孔设置于另一所述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封条的一端插设于压紧夹缝中,用户按紧压夹并沿封条另一端移动,即可使两封条完全压紧贴合,避免收纳袋漏气,提高封袋速度和质量;2.充电接口可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接口可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进而实现电池放电,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频率,避免电池过快老化,提高抽气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外壳, 11-充电接口, 12-放电接口, 13-抽气孔,

14-出气孔, 15-管体, 16-端盖; 20-压夹,

21-压紧夹缝, 22-引导斜面; 30-间隔内套, 41-电池,

42-马达, 43-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抽气机,包括有外壳10和压夹20;压夹20内端连接于外壳10外壁,外端延伸至外壳10的任意一端,且压夹20与外壳10外壁之间设置有压紧夹缝21。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压夹的位置和方向。

压夹20外端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22,引导斜面22从外往内向外壳10外壁倾斜。其中,引导斜面22能够引导收纳袋进入压紧夹缝21内。

外壳10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1和放电接口12,另一端设置有抽气孔13,侧壁设置有出气孔14。本实施例中,压夹20外端与抽气孔13设置于同一端。

外壳10内设置有间隔内套30,间隔内套30一端安装有电池41,另一端安装有马达42和抽气泵43;电池41分别与充电接口11、放电接口12以及马达42电性连接;马达42带动抽气泵43运作,使气体从抽气孔13进入外壳10内部并从出气孔14排出。

外壳10包括有管体15和设置于管体15两端开口的端盖16;充电接口11和放电接口12设置于一端盖16,抽气孔13设置于另一端盖16。其中,端盖16与管体15可拆卸连接,其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螺纹锁合;用户可以对端盖16进行拆卸,进而更换零部件和电池,或者进行维修。

本实施例的封袋方式:(1)把需封存的物料放进收纳袋内,(2)把收纳袋的封条一端插设于压紧夹缝21中,用户按紧压夹20并沿封条另一端移动,使两封条完全压紧贴合,收纳袋完成封袋,(3)把抽气孔13放置于收纳袋外的气阀上、启动马达42带动抽气泵43运作,进而抽取收纳袋内的空气并排出。

并且,本实施例中,马达42和抽气泵43均具有防水功能,间隔内套30使外壳10内部分隔成若干互不连通的空间。因此,本实施例不仅可对收纳袋进行抽气,也可对收纳袋中的液体进行抽取。抽取收纳袋的液体时,液体从抽气孔13进入外壳10内部并从出气孔14排出。

同时,本实施例中,电池41优选为锂离子电池41,充电接口11为Mini USB接口,放电接口12为USB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11为电池41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放电接口12对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进而实现电池41放电,提高电池41的充放电频率,避免电池41过快老化,提高抽气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