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745发布日期:2019-01-25 18:0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在中央空调及大型冷藏库上用的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磁悬浮冷媒压缩机工作原理:磁悬浮冷媒压缩机是通过将高温高压将冷媒介质从磁悬浮压缩机排出,进入冷凝器,向铜管冷却水释放热量,冷凝为中温高压冷媒介质液体,然后经过截流阀降压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壳体内从流经铜管的冷冻水中吸收热量,气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后吸入压缩机,在压缩机内经过二次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排出,通过这种循环,最终达到降温的目的。磁悬浮压缩机的特点是:节能高效、运行噪音与振动低、没有润滑油循环、电网设计不必进行专门的防护考虑。

但是现有的冷媒压缩机冷媒介质流量的调节是通过调节安装在输送管道上的截止阀来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泄露,不便于实现远程控制。为了改善现有的不足,很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调节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进入压缩机内冷媒介质流量的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蜗壳,蜗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媒介质流量的流量调节机构。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中部设置有通孔的进气导叶外壳。

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导叶外壳的纵截面为U型。

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导叶外壳的通孔内环形阵列有多个用于控制被压缩冷媒介质流量的导流叶片。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导流叶片均为扇形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导流叶片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带动导流叶片旋转的连杆。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连杆上分别连接有关节轴承。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关节轴承上远离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蜗轮盘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蜗轮盘同轴装配在进气导叶外壳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蜗轮盘通过蜗杆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使用时,流量调节机构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涡轮盘旋转,涡轮盘旋转通过关节轴承推动连杆绕导流叶片的轴线旋转,同时导流叶片也旋转,这样,安装在进气导叶外壳中心孔中的导流叶片转动不同的角度,就可调节中心孔口的大小,从而调节流量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量调节机构,实现了流量调节机构与冷媒压缩机的一体化,调节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流量大小的精确化调节,不会出现泄露现象,解决了现有冷媒压缩机冷媒介质流量的调节是通过调节安装在输送管道上的截止阀来进行调节,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泄露,不便于实现远程控制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壳;2-变径管;3-导流叶片;31-连杆;32-六角螺栓;33-关节轴承;35-导向轴;36-带座轴承;37-蜗杆;38-蜗轮盘;39-电机驱动器;40-伺服电机;41-深沟球轴承;42-轴承固定轴;43-进气导叶外壳;W1-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2-中心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磁悬浮压缩机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蜗壳1,蜗壳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媒介质流量的流量调节机构。

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中部设置有通孔的且纵截面为U型的进气导叶外壳43,进气导叶外壳43通过螺栓与蜗壳1连接为一体。

所述进气导叶外壳43的通孔内靠近蜗壳1的位置环形阵列有多个用于控制被压缩冷媒介质流量的导流叶片3,且每个导流叶片3均为扇形结构,每个导流叶片3通过旋转来调整自身沿风流向方向的面积,进而实现对冷媒介质流量的控制。

所述每个导流叶片3的一端沿其旋转轴线的方向一体连接有旋转轴,每个导流叶片3分别通过相应的旋转轴转动安装在进气导叶外壳43上,进气导叶外壳43固定安装在蜗壳1上。

相邻的两导流叶片3与进气导叶外壳43上相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中心孔口W2。

所述进气导叶外壳43上U型结构的内壁靠近导流叶片3的一侧为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1。

所述每个旋转轴分别穿过进气导叶外壳43至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1外一定距离并固定安装有连杆31,且每个旋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杆31上靠近一端的位置,连杆31旋转通过旋转轴带动导流叶片3旋转。

所述每个连杆31的上端面远离相应的旋转轴的位置分别通过六角螺栓32连接有关节轴承33,每个关节轴承33上与六角螺栓32配合的位置开设有孔。

所述每个六角螺栓32的轴线分别与相应的导流叶片3的轴线平行。

所述每个关节轴承33上远离连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轴35,每个关节轴承33上与相应的导向轴35相配合的位置也开设有孔,且每个导向轴35分别固定安装在蜗轮盘38上。

所述蜗轮盘38同轴装配在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1上远离蜗壳1的位置,蜗轮盘38旋转带动关节轴承33移动,关节轴承33移动带动连杆31旋转。

所述蜗轮盘38上环形阵列有多个与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1相接触的深沟球轴承41,且每个深沟球轴承41的外圈分别与进气导叶外壳的外圆W1相接触,每个深沟球轴承41的轴线分别与蜗轮盘38的轴线平行。

所述每个深沟球轴承41内分别同轴装配有轴承固定轴42,每个轴承固定轴4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蜗轮盘38上。

所述蜗轮盘38上传动连接有蜗杆37,蜗杆37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带座轴承36固定安装在进气导叶外壳43上。

所述蜗杆37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40,伺服电机40固定安装在蜗壳1上,伺服电机40上设置有电机驱动器39。

所述进气导叶外壳43上远离蜗壳1的一端同轴装配有变径管2。

使用时,流量调节机构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40驱动蜗杆37旋转,蜗杆37带动涡轮盘38旋转,涡轮盘38旋转通过关节轴承33推动连杆31绕导流叶片3的轴线旋转,同时导流叶片3也旋转,这样,安装在进气导叶外壳43中心孔中的导流叶片3转动不同的角度,就可调节中心孔口W2的大小,从而调节流量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量调节机构,实现了流量调节机构与冷媒压缩机的一体化,调节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流量大小的精确化调节,不会出现泄露现象,解决了现有冷媒压缩机冷媒介质流量的调节是通过调节安装在输送管道上的截止阀来进行调节,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泄露,不便于实现远程控制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