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自吸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257发布日期:2019-04-05 19:5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高效自吸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污泵领域,具体涉及高效自吸式排污泵。



背景技术:

自吸式泵体属于离心泵,因其使用灵活、工作效率高因而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自吸式排污泵也属于一种离心泵,但是作为排污泵,需要确保在使用的过程中,污水不会造成排污泵的堵塞导致排污泵损坏,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扬程,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自吸式排污泵。

高效自吸式排污泵,包括壳体、电机、叶轮及泵轴,所述壳体为卧式,壳体内部左端设置电机,壳体左侧顶部设置排污口,壳体右侧设置进液口,所述电机连接叶轮,所述叶轮连接泵轴,所述排污口连接扬水管,所述扬水管上设置流量计,所述进液口内侧设置过滤筛,进液口上设置止逆阀,所述扬水管的直径小于进液口的直径,且扬水管的高度不超过壳体高度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筛为可拆卸式,过滤筛右侧下方设置回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回流管直径不小于进液口的直径,且回流管底部设置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电机的部位与设置叶轮及泵轴的部位通过机械密封进行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液口位于过滤筛的左侧设置液压检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污口的直径小于进液口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筛的孔径不小于进液口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自吸式排污泵,利用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将污水由进液口吸入泵体,并通过扬水管排出,进液口内的过滤筛能够过滤掉容易造成排污泵堵塞损坏的物体并收集在回流管,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方便,同时利于排污泵的保护,延长了排污泵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2.电机,3.叶轮,4.泵轴,5.排污口,6.进液口,7.扬水管,8.流量计,9.过滤筛,10.止逆阀,11.回流管,12.液压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高效自吸式排污泵,包括壳体1、电机2、叶轮3及泵轴4,所述壳体1为卧式,壳体1内部左端设置电机2,壳体1左侧顶部设置排污口5,壳体1右侧设置进液口6,所述电机2连接叶轮3,所述叶轮3连接泵轴4,所述排污口5连接扬水管7,所述扬水管7上设置流量计8,所述进液口6内侧设置过滤筛9,进液口6上设置止逆阀10,所述扬水管7的直径小于进液口6的直径,且扬水管7的高度不超过壳体1高度的两倍。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自吸式排污泵,利用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将污水由进液口6吸入泵体,并通过扬水管7排出,进液口6内的过滤筛9能够过滤掉容易造成排污泵堵塞损坏的物体并收集在回流管11,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方便,同时利于排污泵的保护,延长了排污泵的使用。

如图所示,所述过滤筛9为可拆卸式,过滤筛9右侧下方设置回流管11,过滤筛9可以拆卸更换,同时过滤筛9收集的物体集中在回流管11内,以便于回收,同时回流管11能够在过滤筛9堵塞拆除后且不能及时关闭电机2时打开,避免未过滤的污水进入排污泵,且可以避免排污泵内压力过大造成损坏。

如图所示,所述回流管11直径不小于进液口6的直径,且回流管11底部设置密封盖,正常使用情况下,回流管11为密封状态,在过滤物体回收及排污时打开,能够更好地保护排污泵。

如图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置电机2的部位与设置叶轮3及泵轴4的部位通过机械密封进行分隔,满足排污泵的基本使用需求。

如图所示,所述进液口6位于过滤筛9的左侧设置液压检测器12,检测污水压力,判断电机2的工作状态,以及过滤筛9的工作状态。

如图所示,所述排污口5的直径小于进液口6的直径,排污口5的直径较小,能够有效增加污水压力,增大排污泵的扬程,排污效果更好。

如图所示,所述过滤筛9的孔径不小于进液口6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过滤筛9实现初滤,避免污水内杂质造成排污泵堵塞,同时能够增加进液口6的压力,提高排污泵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