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载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971发布日期:2018-12-05 18:57阅读:1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载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载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般的车辆中都会安装有车载空调方便调节车内温度,但是空调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电能,在行车过程中开启车载空调需要增加汽车的功率,额外燃烧大量燃油,而且在行车开启空调时,车辆处于密闭的空间中,空气流通不畅,会让车内人员出现头昏、恶心等症状,影响身心健康和驾驶安全。因此,人们会在车内设置车载风扇,同样起到调整室内空气的作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风扇在使用时,一方面会由于车载风扇本身结构的限制,送风方向单一或者调整限度较小,无法实现全方位的送风操作;另一方面车载风扇的转动调整结构,容易发生卡滞设置损坏零部件的现象发生,降低了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车载风扇调整限度小、不能进行全方位送风、转动部件易损坏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调整方便、送风效果好、全方位旋转调节、提高了安装位置和安装朝向选择空间的车载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车载风扇,包括设有装配槽的底座、与装配槽配合连接的转动装置、与转动装置配合活动连接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配合活动连接的风扇装置,所述底座与转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件。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球、与转动球配合活动连接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的定位板,所述转动球包括球体、设置在球体上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对称设置在球体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球体与固定座间留有第一活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与风扇两端配合连接的弧形架、固定设置在弧形架底端的调整管以及套接在调整管外壁上的阻尼圈,所述球体与调整管间留有第二活动间隙,所述调整管与装配槽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上壳、设置在上壳上端的凹槽以及与上壳配合连接的下壳,所述凹槽与阻尼圈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小于装配槽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球体的外径小于调整管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装配槽配合连接的固定安装块以及与固定安装块配合活动连接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设置在支撑架底端,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安装块配合连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四个方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安装块包括中部设有转动孔的安装主体、设置在安装主体上的转动台阶、设置在安装主体底端的卡块以及与转动主体固定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转动块设置在转动孔中,所述连接管底端还设有与转动块配合设置的限位块,所述卡块与方形槽配合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转动板、与转动板固定设置的转动主体以及对称设置在转动主体外壁上的调动卡扣,所述调动卡扣底端与连接管底端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板与转动台阶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转动装置配合底座对风扇装置进行全方位调整,从而提高了车载风扇的风向调整范围,不仅方便了人们对车载风扇的使用,而且对车用风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朝向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调节也更加方便,提高了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固定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转动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转动装置;3、支撑架;4、风扇装置;5、装配槽; 6、控制件;7、弧形架;8、调整管;9、阻尼圈;10、转动球;11、固定座; 12、定位板;13、球体;14、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6、上壳;17、凹槽;18、下壳;21、固定安装块;22、转动块;23、安装槽;24、方形槽; 25、安装主体;26、转动孔;27、转动台阶;28、卡块;29、连接管;30、限位块;31、转动板;32、转动主体;33、调动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车载风扇,包括设有装配槽5的底座1、与装配槽5配合连接的转动装置2、与转动装置2配合活动连接的支撑架3以及与支撑架3配合活动连接的风扇装置4,所述底座1与转动装置2配合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控制件6,所述底座1内设有与控制件6配合连接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风扇装置4配合连接,从而通过控制件6对风扇装置4的启动或风力大小进行调整,通过所述转动装置2配合底座1对风扇装置4进行全方位调整,从而提高了车载风扇的风向调整范围,不仅方便了人们对车载风扇的使用,而且对车用风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朝向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调节也更加方便,提高了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所述风扇装置4可设置多组,优选的采用双组的设置模式,风扇装置4分别与底座1配合连接,从而提供更大的送风范围,提高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转动球10、与转动球10配合活动连接的固定座11以及设置在固定座11底部的定位板12,所述转动球10包括球体13、设置在球体13上的第一安装孔14以及对称设置在球体13上的第二安装孔15,所述球体13与固定座11间留有第一活动间隙,在所述固定座11底部设置的定位板12能够将固定座11与底座1进行连接定位;通过第二安装孔15将固定座 11与底座1进行螺接固定;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4方便电线或连接线穿过,进而将底座1内设置的控制线路板与风扇装置4连接,控制风扇装置4的正常工作;在所述球体13与固定座11间留有的第一活动间隙,方便在对支撑架3进行位置调整时给球体13的转动留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从而避免卡滞等不良现象,提高转动装置2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包括与风扇两端配合连接的弧形架7、固定设置在弧形架7底端的调整管8以及套接在调整管8外壁上的阻尼圈9,所述球体 13与调整管8间留有第二活动间隙,所述调整管8与装配槽5配合连接,所述调整管8设置在弧形架7以风扇装置4的中心的位置处,提高风扇装置4的稳定性;调整管8外壁上套接的阻尼圈9在与装配槽5配合连接时与上壳16上端设置的凹槽17配合连接,方便在对支撑架3进行转动调整时,利用阻尼圈9的阻力作用,对风扇装置4与支撑架3的位置保持稳定,需要调节风扇装置4的送风方向时,施加一定的外力大于阻尼圈9的阻力作用就能够对风扇装置4的角度进行调整,同时风扇装置正常运转时保持稳定;在所述球体13与调整管8 间留有第二活动间隙能够在支撑架3配合球体13转动时保证正常的转动间隙,提高转动装置2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上壳16、设置在上壳16上端的凹槽17以及与上壳16配合连接的下壳18,所述凹槽17与阻尼圈9配合连接,所述凹槽17 与阻尼圈9的配合方便对车载风扇的转动调节,提高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的外径小于装配槽5的外径,所述固定座11 的外径小于装配槽5的外径,方便对风扇装置4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球体13的外径小于调整管8的内径,能够给球体13提供转动空间,提高风扇装置4调节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支撑架3进行调整的时候,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力大于阻尼圈9的阻力作用转动支撑架3,同时球体13随着施加力度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提高了车载风扇的风向调整范围,不仅方便了人们对车载风扇的使用,而且对车用风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朝向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调节也更加方便,提高了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与装配槽5配合连接的固定安装块21以及与固定安装块21配合活动连接的转动块22,所述转动块22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底端,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安装块21配合连接的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设有至少四个方形槽24,所述固定安装块21与转动块22配合转动连接,从而对支撑架3及风扇装置4的送风方向进行调节,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车载风扇的实用性;所述安装槽23的设置能够保证固定安装块21 与底座连接的紧密性,提高车载风扇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安装块21包括中部设有转动孔26的安装主体25、设置在安装主体25上的转动台阶27、设置在安装主体25底端的卡块28以及与转动主体32固定设置的连接管29,所述转动块22设置在转动孔26中,转动块 22紧配设置在转动孔26中,所述连接管29底端还设有与转动块22配合设置的限位块30,所述卡块28与方形槽24配合卡接,所述卡块28的设置通过与方形槽24的连接,方便将固定安装块21和底座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30是用来限制调动卡扣33的位置;将所述转动块22设置在转动孔26中,在需要对风扇装置4的位置及送风方向进行调整时,调动支撑架3,同时所述转动块22 在转动孔26中转动,达到对送风位置进行调整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22包括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的转动板31、与转动板31固定设置的转动主体32以及对称设置在转动主体32外壁上的调动卡扣33,所述调动卡扣33底端与连接管29底端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板31与转动台阶27 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板31与转动台阶27的连接方便转动主体32在连接管29 中转动;所述调动卡扣33在转动的时候通过与连接管29底端配合连接,提高转动块22的转动效率。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支撑架3及风扇装置4进行调整的时候,通过对手动转动支撑架3,施加一定的外力大于转动块22在转动孔26中的阻力,从而转动支撑架3,同时转动块22随着施加力度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提高了车载风扇的风向调整范围,不仅方便了人们对车载风扇的使用,而且对车用风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朝向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调节也更加方便,提高了车载风扇的使用性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