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315发布日期:2018-11-27 21:0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抢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



背景技术:

由于极端天气频发,高强度,大面积的暴雨经常出现,很多地方容易出现大面积涨水的情况,特别是湖泊、堤坝容易发生涨水的情况。

在目前,一般的排水潜水泵流量小的不能有效控制险情,排水潜水泵大流量的因为重量较重,一般在75kg以上,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防洪抢险过程中大流量潜水泵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包括泵体、固定架及两个固定板、横杆;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泵体夹持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横杆穿过两个所述固定板并位于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横杆的部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其余部分分别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向外延伸;由两个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架及所述横杆共同围住所述泵体。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上方的部分相向延伸至接触并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包括电机、进水段、导叶体和叶轮,所述进水段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进水段并插入所述叶轮,所述导叶体与所述进水段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侧面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进水段。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进水段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到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逐渐缩小。

优选地,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滑板的底部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材质包括聚乙烯。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由发泡填充。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前后方的部分围成的夹持面的形状为拱形。

优选地,所述泵体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泵体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架的两侧,泵体夹持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横杆穿过两个固定板并位于泵体的上方,横杆的部分位于固定板之间,其余部分在两个固定板上向外延伸,两个固定板及固定架机横杆共同围住所述泵体,通过提携在两个固定板上向外延伸的部分横杆即可提携被围住的所述泵体,携带方便。

其他有益效果: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上方的部分相向延伸至接触,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侧面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泵体上方的部分固定板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从泵体的上方进入,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泵体侧面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进水段,在浅水区时,淹没泵体的水的深度浅,泵体会吸入空气,水面产生旋涡,从第一通孔进水改变了泵体进水流场,阻止了旋涡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固定在固定架上的泵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杆;2、固定板;21、第一螺孔;22、第二螺孔;23、第一通孔;3、泵体;31、电机;32、进水段;33、导叶体;4、固定架;5、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结合图1和图2,包括泵体3、固定架4及两个固定板2、横杆1;两个固定板2分别固定于固定架4的两侧,泵体3夹持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并固定于固定架4上;横杆1穿过两个固定板2并位于泵体3的上方;横杆1的部分位于两个固定板2之间,其余部分分别从两个固定板2上向外延伸;由两个固定板2、固定架4及横杆1共同围住泵体3。在本实施例中横杆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更优选的,两个横杆平行的设在固定板的两端,方便提携起被围住的所述泵体。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板2上设有第二通孔,横杆1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穿过两个固定板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固定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孔21,固定架由钢管焊接而成,优选为空心钢管,钢管的末端密封,固定架的钢管闯过第一螺孔21,实现固定板在固定架上的固定。进一步地,固定架与泵体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固定板2位于泵体3上方的部分相向延伸至接触,两个固定板2的接触面基本贴合,两个固定板2位于泵体3上方的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螺孔22实现两个固定板的固定,泵体3包括电机31、进水段32、导叶体33和叶轮,进水段32与电机31连接、电机31的电机轴穿过进水段32并插入所述叶轮,导叶体33与进水段32连接,两个固定板2位于泵体3侧面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通孔23,水通过第一通孔23进入进水段32。在浅水区时,淹没泵体的水的深度浅,泵体会吸入空气,水面产生旋涡,从第一通孔进水改变了泵体进水流场,阻止了旋涡的形成,最大限度提升泵体的电机冷却速度,提高电机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两个固定板2位于泵体3前后方的部分围成的夹持面的形状为拱形,泵体的外型与该拱形相匹配。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的位置与进水段32的位置相对应,方便水进入到进水段。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的孔径从固定板2的外表面到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逐渐缩小,对水起到引流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离所述泵体近的一面为其内表面,另一面则为其外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滑板5,滑板5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连接,滑板5的底部为弧形,方便通过滑动滑板5带动整个装置移动。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固定板2为中空结构,减轻了固定板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了整个装置的重量,更进一步地,固定板的材质优选为聚乙烯,材质轻且耐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采用发泡填充,发泡对固定板起到填充定型的作用,而且发泡密度小对整个装置的重量影响不大。

本实施例中的泵体为一种大流量潜水泵,采用铝合金铸造,重量为78kg,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该大流量潜水泵包括同轴设置的电机31、进水段32、机封压盖、叶轮、导叶体33;电机31的电机轴依次穿过进水段32、机封压盖和叶轮,并插入所述导叶体;进水段32固定于电机31的外壳上,所述机封压盖和导叶体33分别固定于进水段32上;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机封压盖和导叶体33之间,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可带动叶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能够满足大流量的同时还便于携带,仅需通过提携横杆即可提携其整个装置,实现该装置的快速搬运、下水、收回等,也避免了以往大型排水设备安装困难、安装时间长的问题,而且整个装置的重量以泵体为主,其他部件相对较轻。

本实施例一体式大流量便携式防洪抢险泵的安装顺序为:1、将泵体安装在固定架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水泵上;2、将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的两侧上并夹持泵体;3、将滑板与固定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