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131发布日期:2018-12-21 20:2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压泵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产业的发展,饮水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净水机走进人们的生活,稳压泵作为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同稳压泵输出恒定可靠的水压来保证隔膜片的可靠工作,从而使净水机产生优质的可饮用水。

现有的稳压泵包括上盖以及底盖,在传统生产时,上盖和底盖采用塑料材质,上盖的连接盲孔在生产时能够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然后通过螺钉穿过底盖的连接穿孔与上盖固定连接,但该安装方式在泵体发生碰撞时,由于塑料材质偏软,螺钉容易从连接盲孔的内螺纹脱落,造成泵体受损,或者采用螺钉和螺栓的安装方式,但是零件细小的螺栓难以对准安装位置,在放置时容易跌落,造成安装效率低下,现今部分稳压泵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上盖以及底盖采用金属材质,但安装方式仍旧采用连接盲孔开内螺纹或者螺钉与螺栓配合安装方式,同样出现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其作用是提高上盖的安装速度以及生产效率。

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包括上盖和底盖,上盖上设有连接盲孔,底盖上设有与连接盲孔对应的连接穿孔,螺钉穿过连接穿孔连接入连接盲孔内,使上盖与底盖连接组合,且螺钉上的螺纹在连接过程中与连接盲孔构成自攻连接,且连接盲孔的截面为多边形,该安装方式能够省去在生产过程中在连接盲孔内车削内螺纹,或者在安装时通过螺钉与螺栓连接配合固定上盖和底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速度。

所述连接盲孔为锥形孔体,孔口往孔底方向直径逐渐减少,锥形的孔体便于螺钉的螺纹在安装时,逐渐切入连接盲孔的内壁,使螺钉拧入连接盲孔的深度越深,螺钉的螺纹自攻入连接盲孔的内壁越深入,提高上盖和底盖安装稳定性。

所述连接盲孔的截面为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接近螺钉的截面圆形状,能够便于拧入螺钉进行自攻连接。

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的截面形状只是本实用新型方案实施的最优选择,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八边形、及以上时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所述上盖为铸铝材质,铝材质的上盖能够便于提高加工精度,而且铝材质金属性质较软,螺钉的螺纹更加容易对连接盲孔内壁进行自攻,而且铝材质加工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当部分泵体有其他特殊生产需要时,上盖能够采用铜材质进行替换,铜材质有稳定的金属性质,能够避免锈蚀,而且金属硬度同样偏软,便于螺钉进行自攻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隔膜片安装结构,隔膜片采用扣接方式安装,能够免除螺丝钉的固定,加快装配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出现渗漏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钉安装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钉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盲孔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泵上盖,包括上盖1和底盖2,上盖1上设有连接盲孔3,底盖2上设有与连接盲孔3对应的连接穿孔4,螺钉5穿过连接穿孔4连接入连接盲孔3内,使上盖1与底盖2连接组合,且螺钉5上的螺纹在连接过程中与连接盲孔3构成自攻连接,且连接盲孔3的截面为多边形,该安装方式能够省去在生产过程中在连接盲孔3内车削内螺纹,或者在安装时通过螺钉5与螺栓连接配合固定上盖1和底盖2,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速度。

所述连接盲孔3为锥形孔体,孔口往孔底方向直径逐渐减少,锥形的孔体便于螺钉5的螺纹在安装时,逐渐切入连接盲孔3的内壁,使螺钉5拧入连接盲孔3的深度越深,螺钉5的螺纹自攻入连接盲孔3的内壁越深入,提高上盖1和底盖2安装稳定性。

所述连接盲孔3的截面为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接近螺钉5的截面圆形状,能够便于拧入螺钉5进行自攻连接。

五边形、六边形或七边形的截面形状只是本实用新型方案实施的最优选择,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八边形、及以上时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所述上盖1为铸铝材质,铝材质的上盖1能够便于提高加工精度,而且铝材质金属性质较软,螺钉5的螺纹更加容易对连接盲孔3内壁进行自攻,而且铝材质加工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当部分泵体有其他特殊生产需要时,上盖1能够采用铜材质进行替换,铜材质有稳定的金属性质,能够避免锈蚀,而且金属硬度同样偏软,便于螺钉5进行自攻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