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体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847发布日期:2018-12-11 21:23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膏体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黏稠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体泵。



背景技术:

体输送泵在黏稠物料输送中具有重要的用途,例如可以用于输送混凝土、煤泥、污泥等固、液两相类物料。在现有技术中,S摆管换向阀型膏体泵包括:出料管、S摆管换向阀、料斗体、输送料缸、料缸活塞、洗涤室、驱动液压缸、摆动油缸、控制系统等;S摆管换向阀安装在料斗体中,料斗体、输送料缸、洗涤室、驱动液压缸依次相联;S摆管的一端与出料管相联,另一端通过摆动可以有两个工作位置,并在各个工作位置分别与两个输料缸中的一个相联。上述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及时地为副泵补油,导致副泵因吸空而损坏;2、料斗室没有设置便于开合的维修孔,导致不能快速更换、维修易损件,也不能更加方便地清洗料斗及输送管路。故此,设计一种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和清洗的膏体泵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和清洗的膏体泵,该膏体泵安装有蓄能器,蓄能器以外补油的方式能及时地为副泵补油,有效防止副泵因吸空而损坏;另外,箱形料斗的两侧设有便于开合的维修孔,能快速更换、维修易损件,并能方便清洗料斗及输送管路,高效节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膏体泵,包括吸入和泵送物料及驱动S摆阀的执行系统、驱动执行系统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液压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底座;所述执行系统主要包括主油缸、料缸及S摆阀,S摆阀安装于料斗室内,料斗室的出料口与S管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由主泵送液系统和S管摆动液压系统组成,主泵送液系统主要包括主泵电动机和主缸油路,S管摆动液压系统主要包括副泵电动机、摆动油缸、电磁换向阀及摆缸油路,主泵电动机和副泵电动机安装于液压箱上方,液压箱上方安装有液压阀组;所述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能够进行无级调节输出量及远程调控的PLC微电脑控制器;所述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润滑脂泵、润滑脂箱、润滑脂分配阀及润滑管路;所述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器及洗涤室;所述S管摆动液压系统还包括提供辅助动力源的蓄能器,蓄能器安装于液压箱侧面,蓄能器通过油管与摆动油缸连接;所述料斗室两侧安装有能够开合的维修盖门;所述洗涤室侧面安装有油封座。

进一步地,所述维修盖门的一侧通过连接板与料斗室的外壁铰接,其另一侧的扣板通过与料斗室螺纹连接的旋钮锁紧,旋钮卡在扣板端部的卡槽内,旋钮的旋柄尺寸大于该卡槽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室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行程的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室内注有用于对料缸和活塞冷却的L-HV32#液压油。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器的型号为NXQA-16.3/31.5-L-Y。

进一步地,所述主油缸内安装有导向座。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室上方安装有用于加料的双螺旋加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室顶部设有用于检测S管厚度的测量仪。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箱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的红外线温度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料缸和料斗室顶部设有用于清洗的热洗管,热洗管与热洗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和清洗的膏体泵,该膏体泵安装有蓄能器,蓄能器以外补油的方式能及时地为副泵补油,有效防止副泵因吸空而损坏;另外,箱形料斗的两侧设有便于开合的维修孔,能快速更换、维修易损件,并能方便清洗料斗及输送管路,高效节能,安全可靠,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维修盖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膏体泵,包括吸入和泵送物料及驱动S摆阀的执行系统、驱动执行系统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液压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底座13;所述执行系统主要包括主油缸5、料缸9及S摆阀,S摆阀安装于料斗室11内,料斗室11的出料口12与S管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由主泵送液系统和S管摆动液压系统组成,主泵送液系统主要包括主泵电动机2和主缸油路,S管摆动液压系统主要包括副泵电动机1、摆动油缸18、电磁换向阀及摆缸油路,主泵电动机2和副泵电动机1安装于液压箱4上方,液压箱4上方安装有液压阀组3;所述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能够进行无级调节输出量及远程调控的PLC微电脑控制器14;所述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润滑脂泵、润滑脂箱、润滑脂分配阀及润滑管路;所述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器及洗涤室6;所述S管摆动液压系统还包括提供辅助动力源的蓄能器15,蓄能器15安装于液压箱4侧面,蓄能器15通过油管与摆动油缸18连接;所述料斗室11两侧安装有能够开合的维修盖门10;所述洗涤室6侧面安装有油封座8;所述维修盖门10的一侧通过连接板102与料斗室11的外壁铰接,其另一侧的扣板101通过与料斗室11螺纹连接的旋钮103锁紧,旋钮103卡在扣板101端部的卡槽内,旋钮103的旋柄尺寸大于该卡槽的尺寸;所述洗涤室6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行程的行程开关7;所述洗涤室6内注有用于对料缸9和活塞冷却的L-HV32#液压油;所述蓄能器15的型号为NXQA-16.3/31.5-L-Y;所述主油缸5内安装有导向座16。需要维修维护料斗室内的零部件或清理料斗室时,将用于锁紧的螺纹旋钮拆卸便可方便的打开维修盖门进行维修维护或清理清洗等操作,开合方便。

膏体泵主要由执行部分、液压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润滑部分、冷却部分等组成,执行部分采用双液压缸同步联动,单向阀补油形式,分配阀采用S管阀形式,主要磨损密封件采用耐磨新材料。该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可靠、运动部件少、设备磨损小、故障率低等特点,S管呈流线形设计,且吸料、排料无机械阻碍,物料运行阻力小,容积效率高、可以泵送固体颗粒较大的物料, S管具有切割作用,能够切断纤维状物料,因此,可以泵送含有纤维状材料的物料,S管设有磨损补偿机构,能够自动补偿磨损量,密封效果好,能够建成立起比较高的出口压力,满足超长距离超高高度的输送要求。

液压动力部分:液压泵及主要液压件采用世界名牌优质液压元件,主泵送回路和摆缸换向回路各自独立,分别采用不同的液压泵供油,互不干扰。主泵送由变频器调节变频电机转速调节输出量。摆动油缸液压回路采用电磁换向阀,换向速度快、操作灵敏、调节方便。另外,蓄能器外补油方式能及时地为副泵补油,有效防止副泵因吸空而损坏。控制部分采用PLC微电脑控制,具有无级调节输出量,远程调控,运行状态模拟、数字显示等功能,并能够同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膏体泵以液压站为动力,采用全液压驱动,PLC控制,该泵两个输送缸活塞分别与主油缸活塞杆相连接,在主油缸液压油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一缸前进,另一缸后退,料缸出口与料斗相连,S 管一端是出料口,另一端通过花键轴与摆臂相连接,在摆动油缸的作用下可以左右摆动。使S管入口交替与两个输送缸相连,S摆管内部设有自动补偿磨损的自动密封环。左、右输送缸在两个液压缸驱动下交替吸入和泵送物料,即当S管在摆动油缸推动下其输入端与右液压缸相连,左液压缸与料斗连通时,主油泵的压力油进入左液压缸无杆腔,左液压缸活塞推出,并带动左输送缸活塞伸出产生泵送动作,左输送缸中的物料通过S管被泵入输送管道。于此同时,左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与左,右液压缸相连的管路进入右液压缸有杆腔推动其活塞回缩,从而带动右输送缸活塞运动产生自吸,将料斗加入的物料吸入右物料缸中。当右输送缸中的活塞运动即将到达输送缸端点时,安装在主液压缸和输送缸之间的感应套到达洗涤室中接近开关的下方,其连杆上感应套的感应信息被接近开关接受,接近开关即向PLC发出电信号,PLC发出指令使摆缸电磁换向阀换向,而让摆动油泵输出的压力油换向进入另一侧的摆动液压缸,使S形管转动,使其入料口与另一物料缸连通。与此同时PLC也向主缸电磁换向阀发出换向信号,压力油进入到右主液压缸的无杆腔,来完成与上一次主油缸相反的动作。这时左侧输送缸中的浆体已完全被排到S形管,右侧输送缸吸入料斗中的浆体已充满输送缸而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实现了自动泵送之目的。由于左、右主油缸是不断交叉完成各自的吸送行程,料斗里的浆体就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S形管,并通过泵外铺设的管道输送到达卸载点,完成泵送作业。

液压动力包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主泵送液压系统和 S管阀摆动液压系统,分别由主缸、摆缸提供液压油,采用二台电动机互不影响。主泵送液压系统采用开式循环油路。主泵为高压变量柱塞泵。主系统压力由高压先导溢流阀12调定,其调定值为22MPa。当YV1a得电,主泵压力油出口的压力油经由电磁换向阀13进入主油缸B无杆腔时,活塞杆伸出,主液压缸A的活塞杆在串联油路的作用下回缩,其无杆腔的液压油经回油管路回至油箱。同时,与主油缸B相联的物料缸活塞行至终端,其感应信息被接近开关接受。接近开关即向系统中的电磁换向阀发出电信号进行换向,此时YV1a失电YV1b得电,压力油便进入主油缸A的无杆腔,主液压缸B的活塞杆在串联油路的作用下回缩,其无杆腔的液压油经回油管路回至油箱。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自动泵送。S形管摆动油路系统也采用开式循环油路,其液压泵为定量齿轮泵,在摆动油路系统工作时,泵高压油口出来的压力油经电磁换向阀14向摆动油缸供油,当电磁换向阀14的电磁铁不通电时,换向阀阀芯处于中位,摆缸液压泵通向摆动油缸的油路不通,S管不动作,泵油口出来的液压油输入蓄能器15。当电磁换向阀14的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阀阀芯处于两侧中的一个位置,压力油经管路通向摆动油缸,一个摆动油缸伸出,一个摆动油缸缩回,使得S管动作,由于要求换向迅速,此时蓄能器瞬时补油,起到辅助动力源供油的作用。停机时,释放蓄能器内压力,使之达到卸荷目的。

润滑系统由润滑脂泵、润滑脂箱、润滑脂分配阀、润滑管路和各润滑点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润滑摆动油缸球形轴承运动副,S管摆动轴前后轴承及输送缸的活塞。以减少该部位运动时的阻力及摩擦和防止浆体的渗入而磨损运动部件,造成该部位漏浆。润滑脂泵从润滑脂箱吸入润滑脂,压入润滑脂分配阀,由润滑脂分配阀负责将来自润滑脂泵的润滑脂合理分配给各润滑点。

采用水冷方式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主要包括:冷却器、水管组成。同时,本机洗涤室内的L-HV32#液压油对物料缸、活塞兼有冷却作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料斗室上方安装有用于加料的双螺旋加料装置,保证物料不间断输送。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料斗室顶部设有用于检测S管19厚度的测量仪,若输送管磨损过大则应立即更换。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液压箱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的红外线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液压箱内的液态温度。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料缸和料斗室顶部设有用于清洗的热洗管,热洗管与热洗泵连接,便于进行日常清洗及维修维护前后清洗各个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