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200发布日期:2019-01-15 22:1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泵为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潜水泵在工作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向下的轴向力,也就是压力的反作用力。压力越大轴向力越大,因潜水电机外径受到井径的限制,要平衡水泵产生的轴向力,除增加潜水电机止推部分的平衡,提高止推轴承承载能力。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双止推轴承都无法解决轴向力,因而,容易导致止推轴承磨损加快,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098362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包括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位于潜水泵推力盘靠近联轴器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有泵轴,所述泵轴上设有推力盘,所述泵轴上还设有联轴器和叶轮,分别位于所述推力盘的两侧。但是现有的潜水泵止推装置还存在着不能根据水位调节潜水泵高度,不能消除潜水泵的轴向力和潜水泵工作时不能过滤水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潜水泵止推装置存在着不能根据水位调节潜水泵高度,不能消除潜水泵的轴向力和潜水泵工作时不能过滤水质的问题。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包括防水电机,梅花联轴器,连接轴,连接套,顶丝,提拉座结构,止推架结构,过滤座结构,泵轴,固定壳,泵壳,泵叶,止推轴承,止推板,固定螺母和保护罩,所述的连接轴通过梅花联轴器连接在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连接套套接在连接轴的外壁下部位置;所述的顶丝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左侧上部位置和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水电机安装在提拉座结构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止推架结构安装在泵壳的外壁位置;所述的过滤座结构安装在泵壳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泵轴插接在连接套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壳螺栓连接在泵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叶分别焊接在泵轴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止推轴承镶嵌在固定壳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止推板套接在泵轴的外壁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泵轴的外壁上部位置;所述的保护罩安装在提拉座结构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止推架结构包括止推杆,固定锥,插接套,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栓,所述的固定锥分别焊接在止推杆的下端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止推杆的内部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套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套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止推杆内部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止推杆内部横向开设的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泵壳插接在插接套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座结构包括插接座,过滤架,过滤网,不锈钢网和旋转杆,所述的过滤架焊接在插接座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架的内壁上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网螺栓连接在的过滤架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旋转杆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座的下端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架螺栓连接在泵壳的下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采用双层尼龙网;所述的过滤架采用中空圆柱体的不锈钢架。

优选的,所述的提拉座结构包括固定座,连接座,插接杆,提拉环和连接绳,所述的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杆焊接在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拉环贯穿插接杆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的连接绳的两端分别系接在提拉环的上端外壁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水电机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保护罩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下端位置;所述的保护罩和固定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止推杆和止推杆之间的上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罩的下端套接在泵壳的上端外壁位置;所述的保护罩和泵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止推杆内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和调节螺栓贯穿止推杆内部横向开设的通孔内部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水位调节防水电机和泵壳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止推杆,固定锥,插接套和锁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消除和减弱连接轴的轴向力,完成止推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架,过滤网和不锈钢网的设置,有利于过滤水质,防止淤泥和水草进入泵壳内部影响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座和旋转杆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过滤架插入淤泥内部影响工作,辅助减小连接轴的轴向力。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连接座,插接杆,提拉环和连接绳的设置,有利于工作时放入水中和工作后取出。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止推杆,固定锥,插接套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根据进口的大小进行调节。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泵壳和保护罩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防水电机和梅花联轴器以及连接轴的连接处落上淤泥和水草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拉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水电机;2、梅花联轴器;3、连接轴;4、连接套;5、顶丝;6、提拉座结构;61、固定座;62、连接座;63、插接杆;64、提拉环;65、连接绳;7、止推架结构;71、止推杆;72、固定锥;73、插接套;74、调节螺栓;75、锁紧螺栓;8、过滤座结构;81、插接座;82、过滤架;83、过滤网;84、不锈钢网;85、旋转杆;9、泵轴;10、固定壳;11、泵壳;12、泵叶;13、止推轴承;14、止推板;15、固定螺母;16、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泵止推装置,包括防水电机1,梅花联轴器2,连接轴3,连接套4,顶丝5,提拉座结构6,止推架结构7,过滤座结构8,泵轴9,固定壳10,泵壳11,泵叶12,止推轴承13,止推板14,固定螺母15和保护罩16,所述的连接轴3通过梅花联轴器2连接在防水电机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连接套4套接在连接轴3的外壁下部位置;所述的顶丝5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套4的左侧上部位置和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水电机1安装在提拉座结构6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止推架结构7安装在泵壳11的外壁位置;所述的过滤座结构8安装在泵壳11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泵轴9插接在连接套4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壳10螺栓连接在泵壳1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叶12分别焊接在泵轴9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止推轴承13镶嵌在固定壳10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止推板14套接在泵轴9的外壁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母15螺纹连接在泵轴9的外壁上部位置;所述的保护罩16安装在提拉座结构6的下端位置;所述的止推架结构7包括止推杆71,固定锥72,插接套73,调节螺栓74和锁紧螺栓75,所述的固定锥72分别焊接在止推杆71的下端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74贯穿止推杆71的内部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套73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75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套7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止推杆71内部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调节螺栓74贯穿止推杆71内部横向开设的通孔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泵壳11插接在插接套73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座结构8包括插接座81,过滤架82,过滤网83,不锈钢网84和旋转杆85,所述的过滤架82焊接在插接座81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过滤网83螺钉连接在过滤架82的内壁上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网84螺栓连接在的过滤架82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旋转杆85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座81的下端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架82螺栓连接在泵壳11的下端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83采用双层尼龙网;所述的过滤架82采用中空圆柱体的不锈钢架。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提拉座结构6包括固定座61,连接座62,插接杆63,提拉环64和连接绳65,所述的连接座62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杆63焊接在连接座6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拉环64贯穿插接杆63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的连接绳65的两端分别系接在提拉环64的上端外壁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水电机1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保护罩16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1的下端位置;所述的保护罩16和固定座61的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61设置在止推杆71和止推杆71之间的上部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罩16的下端套接在泵壳11的上端外壁位置;所述的保护罩16和泵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密封垫。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利用外部的尼龙绳系接在连接绳65的中间位置,松开调节螺栓74,调节防水电机1和泵壳11的高度,调整合适后,拧紧调节螺栓74,旋转旋转杆85,使旋转杆85和插接座81成90度角,抓住外部的尼龙绳把止推杆71和固定锥72放入水中,通过防水电机1和泵壳11的重量,使固定锥72插入水底的淤泥内部固定好防水电机1和泵壳11,打开防水电机1的开关,使防水电机1开始工作,通过连接轴3和泵轴9,带动泵叶12开始工作,通过止推杆71和固定锥72消除和减弱连接轴3的轴向力,进而完成止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