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挠性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219发布日期:2019-04-09 21:4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挠性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挠性液压油缸,属于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允许活塞轴线与活塞杆轴线具有一定角度的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通常采用活塞与活塞杆刚性联接,特点是产品结构简单,在油缸动作过程中作为二力杆使用。但在液压油缸行程较长或结构件安装误差较大时,常与结构件发生干涉现象,导致油缸在动作过程中承受侧向力,油缸内部各导向密封元件周向受力不均,发生异响、泄漏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活塞与活塞杆挠性连接,允许活塞轴线与活塞杆轴线具有一定角度的液压油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挠性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盖、活塞和活塞杆,缸盖固定在缸体的开口端,活塞位于缸体内部,活塞杆一端位于缸体内部并与活塞连接,另一端通过缸盖上的通孔伸出缸体外部,活塞杆与活塞通过挠性连接装置连接;

挠性连接装置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形凸起,为第一球头连接端,另一端端面上开有第一球面凹槽,为凹槽连接端,第一盖板套装在第一球头连接端上,所述第一盖板中部通孔与第一球头连接端的配合面为相适应的球面,第二盖板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凹槽连接端上,第二盖板中部开有通孔;

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端面上具有一个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上具有与挠性连接装置第一球头连接端相配合的第二球面凹槽,第一盖板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上,将第一球头连接端限制在第二球面凹槽内;

活塞杆与活塞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球形凸起,为第二球头连接端,所述第二球头连接端位于第一球面凹槽内,第二盖板将第二球头连接端限制在第一球面凹槽内,第二盖板与第二球头连接端的配合面为相适应的球面。

固定所述第一盖板的是内六方螺钉或螺栓,挠性连接装置的凹槽连接端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可通过内六方螺钉或螺栓的通孔。

所述第二盖板上相对应的位置也开有可通过内六方螺钉或螺栓的通孔。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分体式,由两个对称结构的半片构成。

还包括杆用导向元件,杆用导向元件为一开口环,其外环面为一个球面上的一段弧面,杆用导向元件套装在活塞杆上,缸盖上开有一圈与杆用导向元件相配合的弧面凹槽,杆用导向元件位于弧面凹槽内。

所述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的顶端均加工为平面,对应的第二球面凹槽和第一球面凹槽的底面也为平面。

所述活塞与缸体之间设置有一圈或多圈活塞导向密封件。

所述活塞杆与缸盖之间设置有一圈或多圈杆用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活塞与活塞杆通过挠性联接装置挠性联接,可允许活塞与活塞杆的轴线具有一定角度,补偿了油缸行程较长或结构件安装引起的误差,减小了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各元件的干涉现象,避免了漏油与异响等异常现象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中,挠性连接装置为两端球面连接,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实现了活塞杆在一定角度的转动。

3、本实用新型中,还设计了杆用导向元件,杆用导向元件与安装槽的配合底面为球面,活塞杆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可以以杆用导向元件安装槽球面的圆心为圆心,相对缸筒转动一定角度。

4、本实用新型中,杆用导向元件与安装槽的配合底面为球面,还使得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杆用导向元件与活塞杆支承面积不变,避免导向元件所承受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的导向元件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不均,发生异响、爬行等不正常现象。

5、本实用新型中,活塞导向密封件安装于活塞导向槽内,与缸筒内孔配合,活塞导向密封件与缸筒内孔的配合间隙不受活塞杆转动量的影响,运行平稳,密封效果优。

6、本实用新型中,挠性连接装置安装在活塞的圆柱形凹槽内,活塞杆伸出时机械限位还是依靠活塞进行,不会影响油缸的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塞杆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挠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杆用导向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实际活塞杆与活塞轴线具有一定角度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活塞杆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缸体, 2为缸盖,3为活塞,4为活塞杆,5为第一球头连接端,6为凹槽连接端,7为第一盖板,8为第二盖板,9为圆柱形凹槽,10为第二球头连接端,11为杆用导向元件,12为活塞导向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挠性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缸盖2、活塞3和活塞杆4,缸盖2固定在缸体1的开口端,活塞3位于缸体1内部,活塞杆4一端位于缸体1内部并与活塞3连接,另一端通过缸盖2上的通孔伸出缸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活塞杆4与活塞3通过挠性连接装置连接;

挠性连接装置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形凸起,为第一球头连接端5,另一端端面上开有第一球面凹槽,为凹槽连接端6,第一盖板7套装在第一球头连接端5上,所述第一盖板7中部通孔与第一球头连接端5的配合面为相适应的球面,第二盖板8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凹槽连接端6上,第二盖板8中部开有通孔;

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的端面上具有一个圆柱形凹槽9,圆柱形凹槽9的底面上具有与挠性连接装置第一球头连接端5相配合的第二球面凹槽,第一盖板7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圆柱形凹槽9的底面上,将第一球头连接端5限制在第二球面凹槽内;

活塞杆4与活塞3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球形凸起,为第二球头连接端10,所述第二球头连接端10位于第一球面凹槽内,第二盖板8将第二球头连接端10限制在第一球面凹槽内,第二盖板8与第二球头连接端10的配合面为相适应的球面。

固定所述第一盖板7的是内六方螺钉或螺栓,挠性连接装置的凹槽连接端6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可通过内六方螺钉或螺栓的通孔。

所述第二盖板8上相对应的位置也开有可通过内六方螺钉或螺栓的通孔。

所述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均为分体式,由两个对称结构的半片构成。

还包括杆用导向元件11,杆用导向元件11为一开口环,其外环面为一个球面上的一段弧面,杆用导向元件11套装在活塞杆4上,缸盖2上开有一圈与杆用导向元件11相配合的弧面凹槽,杆用导向元件11位于弧面凹槽内。

所述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的顶端均加工为平面,对应的第二球面凹槽和第一球面凹槽的底面也为平面。

所述活塞3与缸体1之间设置有一圈或多圈活塞导向密封件12。

所述活塞杆4与缸盖2之间设置有一圈或多圈杆用密封圈。

如图8、图9所示,在实际使用中,液压油缸行程较长或结构件安装误差较大时,活塞杆4和活塞3的轴线会不重合,具有一定角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挠性连接装置,通过两个球头连接端和凹槽连接端,配合杆用导向元件11,使得活塞杆4可转动一定角度,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油缸行程较长或结构件安装引起的误差,减小了油缸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各元件的干涉现象,避免了漏油与异响等异常现象的产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