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295发布日期:2019-05-15 22:4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液压缸密封防尘性能不佳,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灰尘的进入使液压缸的功能受到影响,减少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具有很好的防尘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延长多级液压缸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包括多级液压缸体组件,多级液压缸体组件外部安装有防尘结构,防尘结构上连接有安装固定结构;

所述多级液压缸体组件包括第一缸筒,第一缸筒下端连接有底盖,底盖下端焊接连有法兰,第一缸筒内部安装有第二缸筒,第一缸筒上端筒口安装有与第二缸筒紧密接触的第一上盖,第二缸筒内部安装有活塞杆,第二缸筒上端筒口安装有与活塞杆紧密接触的第二上盖,活塞杆外周上端设有圆环形挡块,活塞杆顶端安装有螺纹连接件,第一缸筒外周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依次穿过底盖、第一缸筒侧壁与第一缸筒内部相通,第一缸筒外周一侧上端安装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与第一缸筒内部相通,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第二缸筒外周下端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二缸筒底部开有进液口,活塞杆外周下端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一上盖内壁从上自下依次安装有第一防尘圈、第一Y型密封圈、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上盖内壁从上自下依次安装有第二防尘圈、第二Y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

所述第二缸筒底部边缘设有水平延伸的挡块,第一活塞下端与挡块紧密接触,第二缸筒外周连接有内螺纹挡环,第二缸筒外壁与内螺纹挡环相对应的地方刻有外螺纹,内螺纹挡环与第二缸筒螺纹连接,内螺纹挡环下端与第一活塞上端紧密接触,第一活塞外周中部安装有耐磨圈,第一活塞外周以耐磨圈为中心上下对称安装有密封圈,耐磨圈、密封圈均与第一缸筒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防尘结构包括第一防尘管,第一防尘管下端与法兰紧密接触,第一防尘管与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相对应的一侧开有呈竖直直线分布的长槽口,第一防尘管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防尘管,第二防尘管上与长槽口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呈竖直直线分布的第一长滑槽,第二防尘管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防尘管,第三防尘管上与长滑槽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长滑槽;

所述第三防尘管上端连接有圆形封顶块,圆形封顶块中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开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活塞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圆形封顶块下端与圆环形挡块上端紧密接触,圆形封顶块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扣环,扣环与圆形封顶块铰接相连,第三防尘管外周上端设有与扣环相配合的凸起;

所述第一防尘管内壁上端设有第一挡边,第二防尘管外壁下端设有与第一挡边相配合的第一限位边,第二防尘管内壁上端设有第二挡边,第三防尘管外壁下端设有与第二挡边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边;

所述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在第一防尘管外周下端的四个活动连接组件,活动连接组件下端外侧安装有弧形固定卡块,弧形固定卡块下端与法兰上端焊接相连,活动连接组件上端外侧安装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在第一防尘管外周的三个弧形固定管,弧形固定管内侧与第一防尘管外壁焊接相连,弧形固定管内穿有弹性开口环;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在竖直方向呈直线分布的弧形立板,弧形立板外侧下端设有水平向外的固定卡柱,弧形立板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分布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弧形立板的一端与第一防尘管外壁固定相连,弧形立板下端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外侧壁贯穿开有与固定卡柱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卡孔,弧形固定座内侧壁与第一防尘管外壁焊接相连,弧形固定座下端与法兰上端紧密接触,弧形固定卡块与第一固定卡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固定二卡孔,固定卡柱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卡孔、固定二卡孔与第一固定卡孔、固定二卡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槽口的高度与第一防尘管的高度相等,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伸出长槽口外部,第一长滑槽的高度与第二防尘管的高度相等,第二长滑槽与第三防尘管底部相通,第二长滑槽的高度小于第三防尘管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封顶块上端沿圆周方向等距开有转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圆形封顶块外周安装有第三防尘圈,第三防尘圈与第三防尘管内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开口环的开口方向与长槽口的方向相对应。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新型中通过第一Y型密封圈、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Y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共同作用能够增加多级液压缸体组件的密封性,使多级液压缸体组件达到很好的工作效果,且第一活塞与第二缸筒可拆卸连接,方便第一活塞的更换和维修。

2、在本新型中通过防尘结构中的第一防尘管、第二防尘管、第三防尘管、圆形封顶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多级液压缸体组件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延长多级液压缸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新型中的安装固定结构能够使防尘结构与多级液压缸体组件之间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卸,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本新型的保养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级液压缸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放大图;

图5是防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圆形封顶块局部放大图;

图7是第一防尘管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安装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弧形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弧形立板与弧形固定座连接爆炸图;

图11是弧形固定卡块与弧形立板连接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密封防尘多级液压缸,包括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外部安装有防尘结构2,防尘结构2上连接有安装固定结构3。

如图2所示,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包括第一缸筒11,第一缸筒11下端连接有底盖12,底盖12下端焊接连有法兰13,第一缸筒11内部安装有第二缸筒15,第一缸筒11上端筒口安装有与第二缸筒15紧密接触的第一上盖14,第二缸筒 15内部安装有活塞杆17,第二缸筒15上端筒口安装有与活塞杆17紧密接触的第二上盖16,活塞杆17外周上端设有圆环形挡块18,活塞杆17顶端安装有螺纹连接件19,第一缸筒11外周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进液管20,第一进液管20 依次穿过底盖12、第一缸筒11侧壁与第一缸筒11内部相通,第一缸筒11外周一侧上端安装有第二进液管27,第二进液管27与第一缸筒11内部相通,第一进液管20与第二进液管2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如图3所示,第二缸筒15外周下端安装有第一活塞151,第二缸筒15底部开有进液口152,活塞杆17外周下端安装有第二活塞171,第一活塞151与第二活塞171的结构及安装方式相同;第一上盖14内壁从上自下依次安装有第一防尘圈141、第一Y型密封圈142、第一O型密封圈143,第二上盖16内壁从上自下依次安装有第二防尘圈161、第二Y型密封圈162、第二O型密封圈163;第一防尘圈141与第二防尘圈161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第一缸筒11和第二缸筒15内部,能够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Y型密封圈142与第一O型密封圈143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第一缸筒11内的液压油外漏,通过第二Y型密封圈162与第二O型密封圈163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第二缸筒15内的液压油外漏,因此,通过第一Y型密封圈142、第一O型密封圈143、第二Y型密封圈162、第二O型密封圈163的配合能够增加本新型的密封性,使本新型达到很好地工作效果。

如图4所示,第二缸筒15底部边缘设有水平延伸的挡块153,第一活塞151 下端与挡块153紧密接触,第二缸筒15外周连接有内螺纹挡环154,第二缸筒 15外壁与内螺纹挡环154相对应的地方刻有外螺纹,内螺纹挡环154与第二缸筒15螺纹连接,内螺纹挡环154下端与第一活塞151上端紧密接触,内螺纹挡环154能够防止第一活塞151向上移动,在第一活塞151进行往复运动时内螺纹挡环154能够使第一活塞151与第二缸筒15保持相对稳定;第一活塞151外周中部安装有耐磨圈156,耐磨圈156能够对第一活塞151起到保护作用,延长第一活塞151的使用寿命;第一活塞151外周以耐磨圈156为中心上下对称安装有密封圈157,密封圈157能够防止第一活塞151上方的液压油渗漏到第一活塞151下方,也能够防止第一活塞151下方的液压油渗漏到第一活塞151上方,从而使整个液压系统能够更好地运作,耐磨圈156、密封圈157均与第一缸筒 11内壁紧密接触,第一活塞151与第二缸筒15外壁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活塞 151与第二缸筒15可拆卸有利于第一活塞151的更换和维修;活塞杆17下端除了没有油口之外,其他安装结构均与第二缸筒15下端安装结构相同。

如图5所示,防尘结构2包括第一防尘管21,第一防尘管21与第一缸筒 11相对应,第一防尘管21下端与法兰13紧密接触,第一防尘管21与第一进液管20和第二进液管27相对应的一侧开有呈竖直直线分布的长槽口211,第一进液管20与第二进液管27伸出长槽口211外部,长槽口211的高度与第一防尘管21的高度相等;第一防尘管2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防尘管22,第二防尘管 22与第二缸筒15相对应,第二防尘管22上与长槽口211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呈竖直直线分布的第一长滑槽28,第一长滑槽28的高度与第二防尘管22的高度相等;第二防尘管2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防尘管23,第三防尘管23与活塞杆 17相对应,第三防尘管23上与长滑槽22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长滑槽231,第二长滑槽231与第三防尘管23底部相通,第二长滑槽231的高度小于第三防尘管23的高度;第一长滑槽22与第二长滑槽23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第二防尘管22、第三防尘管23向上滑动,避免了由于第一进液管20和第二进液管27的阻挡而使第二防尘管22、第三防尘管23不能向上滑动;第三防尘管23上端连接有圆形封顶块24,圆形封顶块24能够防止灰尘从第三防尘管23上方落入第三防尘管23内部,对防尘结构2内部结构起到防尘保护作用;圆形封顶块24 中部沿上下方向贯穿开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活塞杆17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圆形封顶块24下端与圆环形挡块18上端紧密接触,圆环形挡块18对圆形封顶块24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圆形封顶块24向下滑动,圆形封顶块24 上端沿圆周方向等距开有转动槽241,转动槽241的设置能够帮助手部转动圆形封顶块24,方便圆形封顶块24与第三防尘管23的连接和拆卸;圆形封顶块24 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扣环25,扣环25与圆形封顶块24铰接相连,第三防尘管23外周上端设有与扣环25相配合的凸起232,在使用本发明时将扣环25与凸起232配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圆形封顶块24与第三防尘管23的固定连接,第三防尘管23与圆形封顶块24连接拆卸简单方便,方便防尘结构2的拆卸。

如图6所示,圆形封顶块24外周安装有第三防尘圈26,第三防尘圈26与第三防尘管23内壁紧密接触;第三防尘圈26能够进一步防止灰尘落入第三防尘管23内部,增加防尘结构2的防尘效果。

如图7所示,第一防尘管21内壁上端设有第一挡边212,第二防尘管22外壁下端设有与第一挡边21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边222,第二防尘管22内壁上端设有第二挡边223,第三防尘管23外壁下端设有与第二挡边223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边233,通过第一挡边212、第一限位边222、第二挡边223、第二限位边 233的相互配合能够使第一防尘管21、第二防尘管22、第三防尘管23发生相对运动而不脱离,保证了防尘结构2的密封性。

如图8和图9所示,安装固定结构3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在第一防尘管21 外周下端的四个活动连接组件31,活动连接组件31下端外侧安装有弧形固定卡块32,弧形固定卡块32下端与法兰13上端焊接相连,活动连接组件31上端外侧安装有控制组件33,控制组件33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在第一防尘管21外周的三个弧形固定管331,弧形固定管331呈水平分布,弧形固定管331内穿有弹性开口环332,弹性开口环332与弧形固定管331滑动连接,弹性开口环332的开口方向与长槽口211的方向相对应,弧形固定管331内侧与第一防尘管21外壁焊接相连,弧形固定管331对弹性开口环332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连接组件31包括在竖直方向呈直线分布的弧形立板311,弧形立板311的数量为四个,弧形立板311外壁与弹性开口环332内壁紧密接触,弧形立板311外侧下端设有水平向外的固定卡柱312,弧形立板 311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分布的复位弹簧314,复位弹簧314远离弧形立板 311的一端与第一防尘管21外壁固定相连,弧形立板311下端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弧形固定座313,弧形固定座313外侧壁贯穿开有与固定卡柱312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卡孔3131,弧形固定座313内侧壁与第一防尘管21外壁焊接相连,弧形固定座313下端与法兰13上端紧密接触,弧形固定卡块32与第一固定卡孔3131 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固定二卡孔321,固定卡条312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卡孔3131、固定二卡孔321与第一固定卡孔3131、固定二卡孔321滑动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手作用于弹性开口环332的开口端,挤压弹性开口环332,使弹性开口环332向内收紧,向内收紧的弹性开口环332能够同时对四个弧形立板311产生向内的推力,推力弧形立板311使复位弹簧314向内收缩,使弧形立板311 向内移动,弧形立板311带动固定卡柱312向内移动,从而使活动连接组件31 与弧形固定卡块32发生分离,最终能够实现防尘结构2与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 之间的分离;安装固定结构3能够使防尘结构2与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之间的安装、拆卸方便,若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中结构损坏时,需对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的结构进行维修或更换,此时用手部挤压弹性开口环332的开口端,通过安装固定结构3中各个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将防尘结构2从多级液压缸体组件1上取下,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