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的静音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926发布日期:2019-05-21 20:40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的静音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机的静音风道。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能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睡眠呼吸机(或称为无创呼吸机)通过给定的压力,持续不断为患者提供氧气,以此来改善患者睡眠时的缺氧问题。睡眠呼吸机主要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就是重度打鼾及伴有的憋气症状,而且它还可以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并发症,提高使用者夜间睡眠时的血氧浓度,治疗低氧血症等。

睡眠呼吸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因此要求周边环境安静、舒适。然而,当涡流风机的叶轮旋转时,叶轮叶片中间的空气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朝着叶轮的边缘运动,空气被均匀的加速,叶轮旋转时所产生的循环气流使空气以螺旋线的形式窜出,进而将可供呼吸的空气输送给使用者,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出噪声,这些噪声通过风机向外传播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机噪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风机本身噪声,主要是因为风机快速转动,叶片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风啸声,同时风机自身转动和放置等原因导致的震动,震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相互碰撞产生噪声;另一种是风道噪声,主要是由于空气在风道中高速流动与风道形成正面的冲击,产生涡流或者压力突变不均导致空气扰动而形成的。针对前一种噪声,目前一般都采用以下方法消除噪音:吸音、隔音、减震。吸音:使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海绵等置于气体通道内吸收噪音;隔音:使用高密度材料如铝板、铁板等形成弯曲的气体通道,使大量声音被隔在气体通道内减少传出;减震:利用减震材料如海绵、橡胶等包裹电机,避免震动的动能转化为声能。如美国伟康 (Respironics)公司、美国泰科(TYCO)公司的相关呼吸机,使用注塑成型的橡塑或海绵材料包裹电机减震、形成气道吸音、隔音。然而,目前针对后一种噪声即风道噪声的消除方法较少。

如何将噪声降到更低,不影响患者休息是每个呼吸机厂商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由此可见,设计一种高效的静音风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的静音风道,通过延长气道长度,减少气道管径突变,从而减少风道内的区域风压不均,减少空气与风道壁的正面撞击,增设引流挡板,增设吸音隔层,从而缓冲气流压力,吸收风道噪声,旨在降低呼吸机对患者的噪音干扰,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睡眠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机的静音风道,包括风机密封壳以及位于密封壳内的风机,所述密封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支撑风机的第一内壳和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内壳外一体连接的第一外壳,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连接吸音隔板,所述第一内壳、第一外壳与吸音隔板之间构成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为矩形外壳,包括第一侧边,与第一侧边相邻的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以及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三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侧设有进风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在进风口处设有至少一块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夹角处设置有至少一块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的夹角处设置有至少一块引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壳在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夹角处设有出风口,空气从风道经出风口进入第一内壳。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块引流板,使气流从第一内壳的出风口上方进入第一内壳。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设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隔板由高强度海绵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矩形的四个顶角进行倒圆角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静音风道通过第一内壳、第一外壳以及吸音隔板形成了旋涡形状的风道,延长了风道的长度,增设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第三引流板等有效减少空气在风道中出现涡流、压力突变而产生的风道噪声,并且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一体形成,进一步降低了噪声,同时方便安装和维护,此外,吸音隔板能有效吸收风道噪声和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部分风机噪声,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风道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静音风道的立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静音风道下壳体的立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静音风道下壳体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考附图1-3所示,本发明的呼吸机静音风道包括风机密封壳以及位于密封壳内的风机,所述密封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连接吸音隔板3,具体地,所述下壳体2包括支撑风机的第一内壳5和与第一内壳外一体连接的第一外壳4,所述第一内壳5、第一外壳4与吸音隔板3之间构成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壳5与涡轮风机(图中未示出)的外形结构适配,第一内壳设置成圆柱形,用于容纳和支撑风机,第一外壳4设置为矩形,并且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边缘与第一内壳的上边缘通过连接板17一体连接,第一外壳设为矩形能更好的利用呼吸机主机内部空间,使呼吸机机构更加紧凑,同时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一体连接使拆装更加方便。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设置为其他形状,如椭圆形等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形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内壳密封连接,而不是一体连接,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吸音隔板3为高密度隔音棉,利用海绵体内部的空隙,进一步降低气流噪音,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密度隔音棉可以为TPU海绵,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橡胶,具有耐磨,弹性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

如图4-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侧边6、第二侧边7、第三侧边8和第四侧边9,并且第一侧边6上开设有进风口10,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风道中。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一内壳在进风口处设有第一引流板11,所述第一引流板不仅能引导气流的进气方向,同时第一引流板为弧形,即能减小气道管径突变,消除涡流现象,此外还能加强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6与第二侧壁7的夹角处设有第二引流板12,且第二引流板12与第一内壳5一体连接,第二引流板与第一外壳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7与第三侧壁8的夹角处设有第三引流板13,所述第三引流板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的连接板17一体连接,且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之间都设有进风通道。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壁8与第四侧壁9的夹角处设有第四引流板14,切所述第四引流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一体连接,同时第一内壳上设置出风口15,空气从进风口10依次经过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第三引流板、第四引流板到达出风口,从而进入第一内壳中的风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出风口15处设有第五引流板16,所述第五引流板分别于第一外壳、第一内壳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板17连接,使气流绕过第五引流板进入第一内壳,不仅延长了气道长度,也减弱了气流进入风机的流量急剧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风噪。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引流板12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的连接板17一体连接,且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之间都设有进风通道。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似,区别在于所述第三引流板13分别与第一内壳4以及连接板17一体连接,且与第一外壳之间都设有进风通道。

第四实施例

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区别在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处不设置引流板,有第一内壳、第一外壳、连接板以及吸音隔板形成进风通道。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区别在于所述第四引流板14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的连接板17一体连接,且与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之间都设有进风通道,并且在第一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夹角处还设有第五引流板18,所述第五引流板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一体连接,同时第一内壳上设置出风口,空气从进风口10依次经过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第三引流板、第四引流板、第五引流板到达出风口,从而进入第一内壳中的风机。

第六实施例

如图10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内壳靠近风机的表面设有弹性减震装置19,风机通过弹性减震装置与第一内壳连接,弹性减震装置能将风机内部的各种震动逐级削弱并最终阻隔,达到消音减噪的效果,弹性减震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壳的其他位置,形成多级减震系统,对风机进行缓冲隔离,有效降低风噪。

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机使用军用G1级动平衡作业处理,极大削弱了叶轮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偏心轮震动效应,显著提高风机使用寿命,并有效控制噪声水平。

第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机采用面向磁场控制的电机驱动,确保风机高低速切换迅速平稳,彻底避免了急加减速时的顿挫感,有效抑制风噪传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