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2265发布日期:2019-09-12 09:34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液体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系统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体增压系统是在进行液体传输中常用的液体系统装置之一,主要用来对液体进行长距离运输和进行高度提升时,对液体进行增压处理,进而更好的对液体进行传输。在能量转换与储能装置及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设备提供检测、维护及系统管理服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高楼供水中,通常需要使用液体增压系统对管路中的水流进行增压,进而使管道中的水流能够有足够的压力到达使用终端。

液体增压系统包括进液管、出液管以及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的增压泵,进液管与供液管道相连,出液管与使用端的管道相连通。进入到进液管中流体经增压泵进行增压后,由出液管流出,进而实现对管道中的液体增压的目的。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时候,会从管道中携带铁等固定固体杂质,并且在使用液体增压系统对水进行增压时,水中会存在水碱等固体颗粒。在通过增压泵对液体进行增压时,液体中的固定杂质颗粒进入到增压泵中,会对增压泵的叶轮产生碰撞腐蚀或附着在叶轮上,进而影响增压泵的正常工作,缩短增压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增压系统,能够减小进增压泵的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的含量,进而减小因液体中固体杂质对增压泵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体增压系统,包括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连通进液管与出液管的增压泵,还包括对进入进液管中的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进液管相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沿液体流动方向分布,所述挡板之间形成供液体通过的过流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增压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与进液管相连通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挡板沿液体流动方向分布,挡板之间形成供液体通过的过流间隙,液体由进液管进入到壳体中,当液体流经挡板时,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由于惯性与挡板发生碰撞,进而失去动能,向下掉落沉积,液体从挡板之间的过流间隙通过,继续向前运动,从而降低液体中固定杂质的含量,进而减小因液体中固体杂质而对增压泵造成的损坏。

较佳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收集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收集腔,进而进入壳体的液体在运动时,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与挡板发生碰撞,收到挡板的阻隔,进而失去动能向下沉降;进而进入沉降到收集腔中,从而减小固体杂质颗粒跟随液体向前继续流动的可能性。

较佳的,所述收集腔的横截面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收集腔设置成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进而方便与挡板碰撞失去动能的固体杂质颗粒掉落沉降到收集腔中;收集腔采用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的设置,同时能将减小壳体内液体流动对收集腔内沉积的固定杂质颗粒的带动作用。

较佳的,所述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对排污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并且在排污口处设置有对排污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塞;通过将密封塞打开,从而能对对收集腔内沉积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洁,进而避免收集腔中的固定杂质颗粒沉积过多,影响液体的正常流动。

较佳的,所述进液管的接口端设置有截止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液管的接口端设置有截止阀,进而通过将截止阀关闭,停止液体进入到进液管和壳体中,从而能够方便对收集腔内的固定杂质颗粒进行清洁和对液体增压系统进行检查维护。

较佳的,所述壳体的出液端设置有对壳体内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的吸附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的出液端设置有对壳体内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的吸附过滤网,进而通过吸附过滤网对经过的挡板跟随液体流动的体积较小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吸附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液体中固定杂质颗粒的含量,降低因液体中固体杂质增压泵造成损坏。

较佳的,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将吸附过滤网插入壳体内的插槽,所述吸附过滤网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插槽,将过滤网由插槽插入壳体内,并且过滤网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和替换。

较佳的,所述吸附过滤网的上端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对密封盖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密封垫与定位槽的底面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的定位槽对吸附过滤网的上端固定的密封盖进行容置定位,并且通过密封盖底面的密封垫与定位槽的底面抵接,进一步加强吸附过滤网与插槽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液体从插槽处泄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壳体内的挡板和吸附过滤网的综合设置,挡板对进入壳体内的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发生碰撞,从而使液体携带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沉降;通过吸附过滤网对流经挡板后的液体中的固体杂质进一步进行吸附过滤,从而减小进入增压泵中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含量,从而减小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对增压泵的损坏;

2.通过将收集腔设置成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进而方便与挡板碰撞失去动能的固体杂质颗粒掉落沉降到收集腔中;收集腔采用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的设置,同时能将减小壳体内液体流动对收集腔内沉积的固定杂质颗粒的带动作用;

3.通过在进液管的接入端设置截止阀,在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以及密封排污口的密封塞,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将吸附过滤网插入壳体内的插槽且吸附过滤网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连接,从而关闭截止阀,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过滤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挡板在壳体内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收集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吸附网与壳体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吸附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液管;2、出液管;3、连通管;4、增压泵;5、过滤装置;51、壳体;511、插槽;512、定位槽;52、挡板;53、过流间隙;54、收集腔;55、排污口;56、密封塞;57、吸附过滤网;571、密封盖;572、密封垫;6、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液体增压系统,参照图1,包括进液管1、出液管2、连通管3和增压泵4。连通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1和出液管2相连通,增压泵4固定在连通管3上,并且与连通管3相连通。在使用液体增压系统时,将进液管1与液体源的管道连通,通过设置在连通管3上的增压泵4对进入进液管1的液体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液体进入到出液管2中,进而能够更好的对液体进行传输。液体增压系统还包括装置,过滤装置5用来对进入进液管1中液体中的存在的杂质固定颗粒进行过滤,进而避液体增压系统长时间使用,液体中的杂质固体颗粒对增压泵4造成损坏。

参照图2和图3,过滤装置5包括壳体51,壳体51与进液管1固定连接并且与进液管1连通。壳体51内设置有多个与壳体51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52,挡板52沿液体流动方向分布,挡板52之间形成供液体通过的过流间隙53。壳体51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51内部连通的收集腔54。收集腔54的横截面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收集腔5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5,排污口55处设置有对排污口55进行密封的密封塞56,密封塞56与排污口55采用螺纹连接。进液管1的接口端设置有截止阀6。液体由进液管1进行入到壳体51中,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跟随液体一起向前运动,在遇到挡板52时,液体从挡板52之间的过流间隙53通过,液体中固体杂质颗粒,与挡板52发生碰撞而失去动能,大部分的固体杂质颗粒会向下掉落,沉积到收集腔54中,一些体积较小的固定杂质颗粒跟随液体继续向前运动。通过将收集腔54设置成横截面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进而使失去动能的固体杂质颗粒容易掉落到收集腔54中,并且由于收集腔54的上部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下部横截面积较小,使收集腔54中的固定杂质颗粒不易受壳体51内液体流动的影响,进而减小由于液体的流动将收集腔54中的固体杂质颗粒带出。在对收集腔54中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理时,通过将截止阀6进行关闭,进而停止液体进入到液体增压系统,进而将密封塞56打开,从排污口55对收集腔54中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理。

参照图4和图5,壳体51的靠近出液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壳体51内部连通的插槽511。插槽511处设置有置于壳体51内并且与插槽511插接的吸附过滤网57。吸附过滤网57沿竖直方向与壳体51滑动连接。吸附过滤网57采用含有竹炭等吸附材质,进而能够对通过吸附过滤网57中液体的杂质固体颗粒进行吸附过滤。通过在壳体51内部的靠近出液端设置吸附过滤网57,从而对经过挡板52仍然跟随液体流动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吸附,进而进一步降低液体中固体杂质颗粒的含量,从而减小液体中的杂质固体颗粒对增压泵4造成损坏。

参照图4和图5,吸附过滤网57的上端固定有密封盖571,密封盖571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垫572,壳体51的上表面设置有对密封盖571进行定位的定位槽512,密封垫572与定位槽512的底面抵接。密封盖571与壳体5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进而将过滤网固定在壳体51中。通过在吸附过滤网57的上部设置密封盖571,并且在密封盖571的底面固定密封垫572,进而通过定位槽512对密封盖571进行容置限位且密封垫572与定位槽512底面抵接,从而增强吸附过滤网57和插槽511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液体从插槽511处泄露。

具体工作方法原理如下:

将进液管1与供液管道相连,将出液管2与使用终端管道相连。液体从进液管1进入,进而进入到壳体51内。当携带固体杂质颗粒的液体流经挡板52时,液体从而挡板52之间的过流间隙53通过。液体中体积较大固体杂质颗粒由于惯性与挡板52发生碰装置,失去动能,向下掉落,沉积到收集腔54中。液体中体积较小的固体杂质颗粒,跟随液体继续向前运动。当流经挡板52的液体遇到吸附过滤网57时,吸附过滤网57对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再次进行吸附。通过壳体51中挡板52和吸附过滤网57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小进入增压泵4内液体中固体杂质颗粒的含量,从而减小因液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而对增压泵4造成的损坏。液体增增压泵4进行增压后,经连通管3进入到处液管,进而实现对液体的增压处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截止阀6闭合,将密封塞56从排污口55拆卸,对收集腔54内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理。将密封板与壳体51进行拆卸,进而将吸附过滤网57从壳体51内抽出,对吸附过滤网57清洁或更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