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509发布日期:2019-10-13 00:35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武器装备研制和保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炮复进机是火炮反后坐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在炮身后坐时储存能量,炮身后坐到位后释放能量将炮身推回原位。大中口径火炮通常采用液体气压式复进机,即采用气体(通常为氮气)作为储能介质,采用液体(驻退液)来密封气体。其结构通常采用双筒结构,复进杆和复进活塞位于内筒,气体位于复进机外筒,液体将内筒完全淹没。

采用液体气压式复进机的火炮经常要进行的一项勤务工作是检查复进机的液量和气压,当液量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液,当气压不正常时就要及时补气或者放气。在火炮射击场上,经常看到维护人员抬着气瓶、拎着油桶四处走动。

对火炮复进机放气最为简单,借助气压表即可完成。补气操作稍微复杂,需要接上气压表和气瓶。但是补液操作就要麻烦得多,由于复进机内液体处于高压环境,补液要用双用唧筒将液体一点点注入复进筒,效率很低。另外,不管是补液还是调整气体都需要临时连接管子,旋动各种密封阀门,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了复进机补液补气操作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火炮阵地保障的勤务工作量的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其包括储油罐、储气罐和压油筒;所述压油筒内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将压油筒分隔为油腔和空腔,所述密封活塞尾部设置有连杆,连杆贯穿空腔与液压泵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储油罐通过输油管依次连接油泵、流量计、可控注油阀门、油腔、可控补油阀门和复进机外筒;所述储气罐通过输气管依次连接可控补气阀门、气压计和复进机外筒;所述可控补气阀门和气压计之间的输气管上设置有输气支管,所述输气支管上设置有可控放气阀门;所述油泵、流量计、可控注油阀门、液压泵、可控补油阀门、可控补气阀门、可控放气阀门以及气压计均与控制器通过线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活塞外侧面设置有环向凹槽,所述环向凹槽内设置有活塞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火炮自带储油罐和储气罐,在控制器控制下自动完成补液和补气操作,实现了火炮复进机补液补气操作的自动化,减轻了勤务保障工作量,可用于院校、科研所和武器生产厂的火炮研制以及部队的火炮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油管和输气管与复进机外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油罐、2储气罐、3压油筒、4密封活塞、5油腔、6空腔、7连杆、8液压泵、9活塞杆、10输油管、11油泵、12流量计、13可控注油阀门、14可控补油阀门、15输气管、16可控补气阀门、17气压计、18输气支管、19可控放气阀门、20控制器、21线缆、22电源、23环向凹槽、24活塞密封圈、25复进机外筒、26复进杆、27复进机内筒、28复进活塞、29液体、30气体、31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火炮复进机自动补液补气装置,其包括储油罐1、储气罐2和压油筒3。储油罐和储气罐安装在火炮炮架或者车体上,作为补液和补气的“仓库”。所述压油筒3内设置有密封活塞4,所述密封活塞4将压油筒3分隔为油腔5和空腔6,所述密封活塞4尾部设置有连杆7,连杆7贯穿空腔6与液压泵8的活塞杆9连接;所述储油罐1通过输油管10依次连接油泵11、流量计12、可控注油阀门13、油腔5、可控补油阀门14和复进机外筒25;所述储气罐2通过输气管15依次连接可控补气阀门16、气压计17和复进机外筒25;所述可控补气阀门16和气压计17之间的输气管15上设置有输气支管18,所述输气支管18上设置有可控放气阀门19;所述油泵11、流量计12、可控注油阀门13、液压泵8、可控补油阀门14、可控补气阀门16、可控放气阀门19以及气压计17均与控制器20通过线缆21连接。所述控制器20连接有电源22。

图2描述了液体气压式复进机与输油管和输气管的连接关系,该复进机采用气体30(通常为氮气)作为储能介质,采用液体29(驻退液)来密封气体。其结构采用双筒结构,复进杆26和复进活塞28位于复进机内筒27内,气体位于复进机外筒25,液体将复进机内筒完全淹没,复进机内筒与复进机外筒之间通过连通孔31连通,使得液体可以在内筒和外筒中流动。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活塞4外侧面设置有环向凹槽23,所述环向凹槽23内设置有活塞密封圈24。

整个装置又可按照功能划分为补液机构和补气机构,两套机构均由控制器控制。补液机构包括油泵、流量计、可控注油阀门、压油筒、液压泵、可控补液阀门、输油管。通过输油管,储液罐依次连接到油泵、流量计、可控注油阀门和压油筒的油腔。补气机构包括储气罐、气压计、可控补气阀门、可控放气阀门和输气管。通过输气管,储气罐依次连接到气压计、可控补气阀门和复进机外筒;另外可控放气阀门一端连接在可控补气阀门和气压计之间的输气管上设置的输气支管上,另一端为开端。

其动作原理为:

加电后,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不影响火炮复进机的正常工作。

经过复进机液量和气压检查需要补液补气时,将需要补液量数值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油泵,从储油罐泵油,用流量计和可控注油阀门控制泵进压油筒的油量;泵油结束后,开启液压泵,开启可控补油阀门,用密封活塞将压油筒的油腔中的液体压入复进机外筒,关闭可控补油阀门,完成补液。需要补气时,控制器打开可控补气阀门,用气压计控制补气量,当气压达到正常值时,控制器关闭可控补气阀门完成补气;需要放气时,控制器打开可控放气阀门,当气压达到正常值时,关闭可控放气阀门,完成放气。

应指出的是,液量只可能泄漏,所以只有补液机构,而气压可能随着温度变化、漏气等或高或低,所以有时候需要补气,有时候需要放气。补液后,由于气体体积变化,通常都要对气压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作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