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型低压离心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7697发布日期:2019-09-20 21:3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大型低压离心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中大型低压离心空压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离心空压机市场一般均为中小型流量的,而中大型的也只能使用轴流式离心空压机,而高效中大型水平剖分式低压离心空压机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现有技术条件不足,没有可供选择的高效中大型水平剖分式低压离心空压机。

为此设计一种高效中大型水平剖分式低压离心空压机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高效中大型水平剖分式低压离心空压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中大型低压离心空压机,包括:进气导叶阀、气动压缩组件、齿轮箱、电控系统、驱动系统、联轴器传功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润滑油泵、油雾分离系统、油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固定有机架,机架后半部分的上方固定有驱动系统,机架前半部分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系统,驱动系统的后表面连接有润滑油泵,驱动系统的旁边位置固定设有油雾分离系统,油雾分离系统的下方位置设有油冷冷却系统,所述油雾分离系统、油冷冷却系统均固定在机架上,驱动系统的前表面与联轴器传动系统的一端相固定,联轴器传动系统的另一端则连接在齿轮箱内部,齿轮箱架设在冷却系统的上方,齿轮箱的前表面安装有进气导叶阀和气动压缩组件,气动压缩组件的进气管道与进气导叶阀连通,气动压缩组件的排气管道的下通口与冷却系统连通,气动压缩组件的排气管道的上通口与排气系统相连通,电控系统安装在冷却系统的旁边位置。

所述油雾分离系统、油冷冷却系统、润滑油泵均利用连接管道分别与驱动系统、联轴器传动系统、齿轮箱、冷却系统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缩机全等效率达到75%以上,压力范围为0.2~1.6MpaG,流量范围:21000~180000m³/h,模块化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方向的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方向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1. 一种中大型低压离心空压机,包括:进气导叶阀1、气动压缩组件2、齿轮箱3、电控系统4、驱动系统5、联轴器传动系统6、冷却系统7、排气系统8、润滑油泵9、油雾分离系统10、油冷冷却系统11,其特征在于:底板12上固定有机架13,机架13后半部分的上方固定有驱动系统5,机架13前半部分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系统7,驱动系统5的后表面连接有润滑油泵9,驱动系统5的旁边位置固定设有油雾分离系统10,油雾分离系统10的下方位置设有油冷冷却系统11,所述油雾分离系统10、油冷冷却系统11均固定在机架13上,驱动系统5的前表面与联轴器传动系统6的一端相固定,联轴器传动系统6的另一端则连接在齿轮箱3内部,齿轮箱3架设在冷却系统7的上方,齿轮箱3的前表面安装有进气导叶阀1和气动压缩组件2,气动压缩组件2的进气管道与进气导叶阀1连通,气动压缩组件2的排气管道的下通口与冷却系统7连通,排气系统8的进气口与冷却系统7相连通,电控系统4安装在冷却系统7的旁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油雾分离系统10、油冷冷却系统11、润滑油泵9均利用连接管道分别与驱动系统5、联轴器传动系统6、齿轮箱3、冷却系统7相连通,给各个装置进行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进气导叶阀1、气动压缩组件2安装在齿轮箱3上,电控系统4安装在冷却系统7的侧边,驱动系统5 、油雾分离系统10安装在冷却系统7上面 、联轴器传动系统6连接齿轮箱3,排气系统8位于气动压缩组件2的排气上端;润滑油泵9在驱动系统5的后侧,油冷冷却系统11位于冷却系统7的侧边,空气由进气导叶阀1进入气动压缩组件2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经过排气管道排入冷却系统7后经排气系统8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则由驱动系统通过联轴器驱动,完成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