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0623发布日期:2019-07-27 09:3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



背景技术:

常规的变量轴向柱塞泵包括主体壳体和变量壳体,在主体壳体与变量壳体之间设置有将变量壳体内腔与轴向柱塞泵的泄油口连通的通道,来自变量壳体内腔的油可以通过该通道排泄到泄油口。

常规的变量轴向柱塞泵内无法实时测量泄油通道中泄油的流量,因此,在由于泄油通道堵塞或其他故障等导致泄油通道中的泄油流量减小时,在柱塞泵高速转动、高压的情况下,容易使变量壳体内腔压力变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这使得泵本身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以解决变量轴向柱塞泵内无法实时测量泄油通道中泄油的流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包括主体壳体和变量壳体,主体壳体与变量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道,通道用于使变量壳体的内腔与轴向柱塞泵的泄油口流体连通,在通道中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流经通道的泄油的流量。

可选地,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挡板、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挡板的一端可枢转地固定在通道的壁上,挡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挡板与壁的接合部转动,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壁上并且位于挡板的靠近泄油口的一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的靠近泄油口的一侧上,并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压力传感器上,在通道中无泄油时,挡板完全封堵通道,在存在泄油流经通道时,泄油推动挡板绕接合部转动,从而弹簧被压缩以产生压缩力,压缩力被压力传感器感测。

可选地,通道的壁上用于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区域设置有凹槽,压力传感器被设置在凹槽中。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将所感测到的压缩力转换为流量值。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与设置在轴向柱塞泵外部的警报装置相连,警报装置用于根据压缩力产生对应的警报信号。

可选地,计算模块与警报装置相连,警报装置用于根据流量值产生对应的警报信号。

可选地,警报信号的类型为声音或者灯光中的一者。

可选地,计算模块与设置在轴向柱塞泵外部的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存储和处理流量值。

可选地,通道的与固定挡板的壁相对的另外壁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设置位置满足如下条件:在通道中无泄油时,凸起部与挡板的靠近变量壳体的一侧接触,并且使得挡板完全封堵所述通道。

可选地,凸起部的截面的高度从靠近变量壳体的一侧到远离变量壳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包括主体壳体和变量壳体,主体壳体与变量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道,通道用于使变量壳体的内腔与轴向柱塞泵的泄油口流体连通,在通道中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流经通道的泄油的流量。通过在泄油通道内设置流量测量装置,可以实时测量流经通道的泄油的流量,因此,在泄油流量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对轴向柱塞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在变量壳体内腔产生困油现象,从而提高了轴向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轴向柱塞泵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主体壳体;120-变量壳体;130-通道;140-流量测量装置;141-挡板;142-弹簧;143-压力传感器;200-壁;210-警报装置;220-数据处理装置;230-另外壁;240-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由于常规的变量轴向柱塞泵内无法实时测量泄油通道中泄油的流量,因此为了避免泄油流量异常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导致的变量壳体内腔压力变大以及所产生的困油现象,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测量泄油通道中泄油的流量的变量轴向柱塞泵。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泄油测量的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轴向柱塞泵包括主体壳体110和变量壳体120,主体壳体110与变量壳体120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道130,通道130用于使变量壳体120的内腔与轴向柱塞泵的泄油口流体连通,在通道130中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140,流量测量装置140用于测量流经通道130的泄油的流量。

通过在泄油通道130内设置流量测量装置140,可以实时测量流经通道130的泄油的流量,因此,在泄油流量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对轴向柱塞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在变量壳体120的内腔产生困油现象,从而提高了轴向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轴向柱塞泵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流量测量装置140可以包括挡板141、弹簧142和压力传感器143,挡板141的一端可枢转地固定在通道130的壁200(也就是图2中的上壁)上,挡板14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挡板141与壁200的接合部转动,压力传感器143固定在壁200上并且位于挡板141的靠近泄油口的一侧(也就是图2中挡板141的右侧),弹簧142的一端固定在挡板141的靠近泄油口的一侧上,并且弹簧142的另一端固定在压力传感器143上,在通道130中无泄油时,挡板141完全封堵通道130,在存在泄油流经通道130时,实心箭头的方向为本发明的油流方向,泄油推动挡板141绕接合部转动,从而弹簧142被压缩以产生压缩力,压缩力被压力传感器143感测。

可选地,通道130的壁200上用于设置压力传感器143的区域设置有凹槽,压力传感器143被设置在凹槽中,从而可以确保压力传感器143被牢固地固定在壁200上。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143还可以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将所感测到的压缩力转换为流量值。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143与设置在轴向柱塞泵外部的警报装置210相连,警报装置210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143所感测到的压缩力产生对应的警报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通道130内的泄油流量情况。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143的计算模块与警报装置210相连,警报装置210用于根据流量值产生对应的警报信号,以方便操作人员获知通道130内的泄油流量值信息。

可选地,警报信号的类型为声音或者灯光中的一者。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143的计算模块与设置在轴向柱塞泵外部的数据处理装置220相连,数据处理装置220用于存储和处理压力传感器143的计算模块所得到的流量值。

可选地,通道130的与固定挡板141的壁200相对的另外壁230上设置有凸起部240,凸起部240的设置位置满足如下条件:在通道130中无泄油时,凸起部240与挡板141的靠近变量壳体120的一侧(也就是图2中的左侧)接触,并且使得挡板141完全封堵通道130。通过设置凸起部240,在无泄油时,防止挡板141由于弹簧142的作用而朝向靠近变量壳体120的一侧(也就是图2中的左侧)偏移,从而防止在无泄油时挡板141不能完全封堵通道130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凸起部240的截面的高度从靠近变量壳体120的一侧(也就是图2中的左侧)到远离变量壳体120的一侧(也就是图2中的右侧)逐渐增大,采用这种形状结构的凸起部240,可以减小凸起部240对泄油流动的影响。

另外,数据处理装置220可以与发送器(附图中未示出)连接,发送器可以将来自数据处理装置220的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例如,手机端)以方便用户查看,发送器也可以将来自数据处理装置220的数据发送给该柱塞泵的制造商终端,以供制造商监测分析柱塞泵的工作状态,制造商可以根据监测分析结果来优化柱塞泵的结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