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8907发布日期:2019-08-30 23:00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机、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三种主要的风道用部件之一,离心风机相较于轴流风机及贯流风机具有风量更大的优势,基于此优势离心风机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移动空调、除湿机中,但是其运行产生的气动噪音也较大,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降低离心风机的运行噪音成为产品性能提升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基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家用电器,能够有效提升离心风机的抗阻能力,降低离心风机的运行噪音,提升产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腔中装设有风叶轮,所述蜗壳朝向所述风叶轮一侧具有蜗舌,所述蜗壳的内腔壁体形成所述离心风机的风道,任意垂直于所述风叶轮轴向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所述风道形成风道型线,所述风道型线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沿着所述风叶轮的旋转方向自所述蜗舌处延伸,且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叶轮同心。

优选地,所述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形角为a,15°≤a≤20°。

优选地,所述圆弧段的直径为d,所述风叶轮的最大外径为d,8mm≤d-d≤20mm。

优选地,所述风道具有出风口,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所述风道型线还包括处于所述风叶轮切向上的第一切向段、第二切向段,所述第一切向段与第二切向段平行,且所述第一切向段与所述风叶轮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切向段与所述风叶轮的距离,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二切向段处于所述第一切向段的下游,所述第一切向段与所述第二切向段的相近两端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第一切向段之间具有夹角b,15°≤b≤30°。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一切向段的连接处为圆滑弧线,和/或,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切向段的连接处为圆滑弧线。

优选地,所述风叶轮的叶片为前向式叶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优选地,所述家用电器为空气净化器、空调器、除湿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风机、家用电器,由于所述蜗舌处的风道型线包括了圆弧段,而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叶轮同心设置,由原有蜗舌与风叶轮距离最近处位置的点改进为本发明的同心设置的圆弧线,能够更好地对气流进行引导,发挥飞流锥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所述风道的抗阻能力,气流的稳定性更强,这也使离心风机的运行噪音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离心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风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蜗壳;11、蜗舌;12、风道型线;121、圆弧段;122、第一切向段;123、第二切向段;124、过渡段;13、出风口;2、风叶轮;21、叶片;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内腔中装设有风叶轮2,所述风叶轮2在电机3的驱动下旋转,所述蜗壳1朝向所述风叶轮2一侧具有蜗舌11,所述蜗壳1的内腔壁体形成所述离心风机的风道,任意垂直于所述风叶轮2轴向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所述风道形成风道型线12,所述风道型线12包括圆弧段121,所述圆弧段121沿着所述风叶轮2的旋转方向自所述蜗舌11处延伸,且所述圆弧段121与所述风叶轮2同心。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蜗舌11处的风道型线12包括了圆弧段121,而所述圆弧段121与所述风叶轮2同心设置,由原有蜗舌与风叶轮距离最近处位置的点改进为本发明的同心设置的圆弧线,能够更好地对气流进行引导,发挥飞流锥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所述风道的抗阻能力,气流的稳定性更强,这也使离心风机的运行噪音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圆弧段121为同一圆上截取的一个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弧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段121所对应的圆形角为a,15°≤a≤20°,采用该技术方案对所述圆弧段121的跨度进行合理限定,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离心风道的抗阻能力,增大风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运行噪音。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段121的直径为d,所述风叶轮2的最大外径为d,8mm≤d-d≤20mm,也即对所述圆弧段121与所述风叶轮2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限定,防止间隙过小导致引流不畅,间隙过大导致蜗舌的作用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离心风机的运行噪音,优选地,所述风道具有出风口13,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所述风道型线12还包括处于所述风叶轮2切向上的第一切向段122、第二切向段123,所述第一切向段122与第二切向段123平行,且所述第一切向段122与所述风叶轮2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切向段123与所述风叶轮2的距离,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二切向段123处于所述第一切向段122的下游,所述第一切向段122与所述第二切向段123的相近两端之间通过过渡段124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理解为所述出风口13为变截面结构,且为缩口结构,而所述的缩口结构则采用所述过渡段124进行气流的出流方向引导,能够有效防止出气气流在所述出气口13处产生湍流进而诱发运行噪音;更进一步地,由于该技术方案中的出气口为缩口结构,对出气气流形成节流增压,这能加长出气气流在电器外侧的过流距离。优选地,所述过渡段124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第一切向段122之间具有夹角b,15°≤b≤30°。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124与所述第一切向段122的连接处为圆滑弧线,和/或,所述过渡段124与所述第二切向段123的连接处为圆滑弧线。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所述过渡段124与所述第一切向段122或者第二切向段123相较处的圆滑处理,能够明显减小由于型线突变对出风气流的阻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离心风机的风量,优选地,所述风叶轮2的叶片21为前向式叶片,此处的前向式叶片如图3所示,风叶21的末端(远离所述风叶轮2的轴心一端)朝向于所述风叶轮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一侧,也即所述叶片21的朝向与所述风叶轮2的旋转方向一致,更具体的,所述风叶21的末端延伸方向与所述风叶轮2的切线方向在所述第一平面上投影形成夹角c,90°<c<180°。

为了充分验证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确定前述的风叶轮2的直径为210mm,所述圆弧段121的直径为220mm,a=20°,b=25°,c=130°,并将所述离心风机装设于具有多层过滤网的空气净化器中,运行所述空气净化器对其噪音水平及风量进行测试试验,得到表1、表2中的数据。

表1

表2

根据噪音测试实验结果表1可知,使用了本发明的离心风机的空气净化器最低噪音为37.7db,较现有空气净化器产品最低噪音水平降低2db;

根据风量测试实验结果表2可知,使用了本发明的离心风机的空气净化器,抗阻能力显著提高,在静压小于50pa时,安装和取消过滤网,风量基本无变化,抗阻能力好,风量高,且在相同工况运行时,风量水平高于现有产品,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噪音更低。

本发明的离心风机还可以被用于其他对风量及噪音有苛刻要求的家用电器中,例如空调器尤其是移动式空调器、除湿机中的任意一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