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030发布日期:2019-11-13 01:3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组合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风扇类型多样,主要以落地扇和台扇为主,两者的根本区别是应对的送风高度不同,消费者通常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购买不同类别的风扇,大多情况下需要分别购买落地扇和台扇,从而增加非必要成本,而且在不同使用场所,由于送风高度的不同,还需同步更换为不同类别的风扇,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市场上的风扇造型千篇一律,无新意,易审美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以通过简单拆装拼接组合,可实现落地扇和台扇之间的功能切换,志在扩大本风扇的使用范围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感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块组合框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组合框架,用于安装风扇的机头,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左、右框架,左、右框架分别形成有左安装位和右安装位;左、右安装位拼合成一个安装位,用于安装一个机头;和/或左、右安装位各作为一个独立的安装位,分别用于安装一个机头。

进一步的,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呈半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框架在端部至少分别设有两个拼合点,左、右框架在拼接点左右拼合;左框架和右框架在拼合点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使左框架和右框架在相互拼合处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连接件将左、右框架不同的拼合点拼合。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最下侧的连接件固接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两端形成有销槽,而左框架和右框架在拼接点形成插块,插块和销槽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组合框架,还包括下辅助件,下辅助件末端形成有插头,下辅助件的插头插入连接件外露的销槽内,且下辅助件侧壁用于支撑机头。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组合框架,还包括上辅助件,上辅助件末端形成有销槽;上辅助件的销槽套设在左框架或右框架外露的插块外,且上辅助件侧壁用于压住机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风扇,包括机头以及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组合框架,机头安装在模块组合框架的安装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在内部壁上均形成有卡槽,机头包括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卡入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左框架和左安装位内的机头固死,右框架固死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不同应用场所,实现落地扇与台扇的功能互换,以达到一扇多用的效果。

2.能够应对复杂场所的需求,从一个风扇可组装成两个,加大送风量的同时扩大送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s”型落地扇形态下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o”型台式风扇形态下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下双风扇头模块落地扇形态下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底座;2、左框架;3、右框架;4、连接件;5、下辅助件;6、上辅助件;7、机头;71、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模块组合框架及风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风扇,包括模块组合框架和机头7。模块组合框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简单拆卸,变化状态,以提供不同的安装位来安装机头7,从而根据客户需求改变模块组合框架。通过组合框架的变型,风扇共有三种状态,“s”型落地扇形态、“o”型台式风扇形态、上下双风扇头模块落地扇形态。

为了实现组合框架的变型,组合框架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左、右框架2、3。为了美观和方便,左框架2和右框架3均呈半圆弧形。这样,左、右框架2、3在端部分别设有两个拼合点,左、右框架2、3在拼接点左右拼合;且左框架2和右框架3在拼合点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使左框架2和右框架3在相互拼合处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装卸连接件4,使左、右框架2、3两者不同的拼合点相互拼合,使得组合框架变型。如左、右框架2、3在相互镜像设置的拼接点拼合,则模块组合框架和机头7呈“o”型;如左、右框架2、3在相互错位的拼接点拼合,则模块组合框架和机头7呈“s”型。

为了安装机头7,左、右框架2、3分别形成有左安装位和右安装位。当模块组合框架呈“o”型,左、右安装位拼合成一个安装位,用于安装一个机头7,从而在此安装位安装机头7,则风扇为“o”型台式风扇形态。而当模块组合框架呈“s”型,左、右安装位各作为一个独立的安装位,分别用于安装一个机头7;从而仅在上侧的独立的安装位安装机头7,则风扇为“s”型落地扇形态,而在两个安装位均安装机头7,则风扇为上下双风扇头模块落地扇形态。

为了便于组装和拆卸连接件4,连接件4为钣金件,其两端形成有销槽。而左框架2和右框架3在拼接点形成插块,通过插块插入销槽中,连接件4连接左、右框架2、3。为了固定底座1和左、右框架2、3,位于最下侧的连接件4固接在底座1上。

而左框架2和右框架3在内部壁上均形成有卡槽,机头7包括电机支架71,电机支架71卡入卡槽中,从而将机头7安装在安装位上。模块组合框架还包括下辅助件5和上辅助件6,当风扇为“s”型落地扇形态或“s”上下双风扇头模块落地扇形态,需安装上、下辅助件5,用于装饰以及固定。下辅助件5呈弧形,下辅助件5末端形成有插头,下辅助件5的插头插入连接件4外露的销槽内,且下辅助件5侧壁用于支撑机头7,保证下侧机头7稳固。而上辅助件6也呈弧形,上辅助件6末端形成有销槽;上辅助件6的销槽套设在左框架2或右框架3外露的插块外,且上辅助件6侧壁用于压住机头7,保证上侧机头7稳固。

除了上述完全采用上述插接结构连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全可拆卸的方式也不便于客户安装。因为可以将右框架3通过连接件4固死在底座1上,并将左框架2和左安装位内的机头7固死,固死可以为螺栓连接、粘接或者焊接等等不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不便于拆卸的方式,这样在变换形态过程中,减少可拆结构,便于拆卸安装。

为实现电连接,左、右框架2、3均内置电路,并在插块上形成有位于电路末端的金属触点,而连接件4也设有相应的金属触点,随插块插入连接件4,实现电路连接。而机头7包括插头,插头插入框架的插座上,实现风扇机头7的控制。

这样整个转换过程操作简单便捷,用户可按需随时转换形态,以应对不同需求。同时,本风扇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一扇多用,应用范围更广,无需消费者为单一送风功能购买多种类型风扇,且本风扇造型新颖,更切合现代社会的装修风格,打破传统风扇千篇一律的外观设计。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如除了本实施例所述的半圆弧形的左、右框架2、3外,也可以采用如“3”型,以拼接呈“8”型的双风扇头模块落地扇形态等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