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009发布日期:2019-11-13 01:3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电流体流动(electrohydrodynamicflow)自从1709年被f.hauksbee提出以来,这种因为电晕放电使空气电离引发的气体流动现象开始被世界各地学者所关注。经过300多年来无数学者的艰辛探索,其机理逐渐离被揭示,并且被广泛用于流动控制领域、强化传热领域、常温干燥领域和动力领域。

在强化传热领域,离子风强化散热技术相比传统的机械风扇散热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灵活、体积小、重量轻、无机械运动部件、噪音低、功率低等优点。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离子风散热产品多用于对高端电子产品进行散热,并没有用于对人进行散热的离子风散热风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使得在解决用户散热问题的同时,改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包括:电源、升压电路和离子风发生装置;

所述电源与所述升压电路电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电连接;

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支架和第二绝缘支架;

所述第一绝缘支架上设置有针状发射极阵列;

所述第二绝缘支架上设置有接收极;

所述针状发射极阵列接地。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高频振荡电路、变压器和三倍压整流电路;

所述高频振荡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与所述三倍压整流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为离子风散热风扇提供雾气的雾化器。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用于提供液体的水箱;

所述雾化器的喷雾口上设置有雾气输送管道;

所述雾气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雾气输送管道的管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雾气出口。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为网式雾化器。

可选地,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还包括绝缘外壳;

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由里到外依次平行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内。

可选地,所述针状发射极阵列由多个针状发射极组成。

可选地,所述针状发射极包括金属针和碗状绝缘导流结构;

所述金属针固定在所述碗状绝缘导流结构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接收极为网状接收极。

可选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一般家庭用电的条件无法使离子风产生,通过设置有电源、升压电路和离子风发生装置,电源与升压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与离子风发生装置电连接,通过对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得到满足离子风发生装置所需的直流负高压;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支架和第二绝缘支架,第一绝缘支架上设置有针状发射极阵列,第二绝缘支架上设置有接收极,针状发射极阵列接地,通过将针状发射极阵列接地,使发射极为负高压,离子风发生装置在发射极周围产生高强度电场使附近的空气电离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电晕效应产生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与空气中的中性分子发生碰撞交换动量和能量,最终形成定向运动的离子风,从而实现对用户散热的问题,同时,由于负电极电晕离子风中含有大量负离子,空气中氧气分子与水分子最容易捕抓电晕放电产生的电子形成小粒径负离子,而研究表明,负离子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健康条件,因此,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不仅能够能够带走人体的热量,还能为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负离子,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的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状接收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针状接收极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针状接收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离子风发生装置,2-立柱,3-电源,4-雾化器,5-水箱,6-雾气输送管道,7-针状发射极,11-第一绝缘支架,12-第二绝缘支架,13-针状发射极阵列,14-网状接收极,15-底壳,16-面盖,21-上盖板,22-下盖板,61-雾气出口,71-金属针,72-碗状绝缘导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人发现,目前并没有用于对人进行散热的离子风散热风扇,由于离子风散热技术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对于一般家庭用电的条件是无法满足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一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2。

本实施例中的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包括:电源3、升压电路和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源3与升压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与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连接;离子风发生装置1包括第一绝缘支架11和第二绝缘支架12;第一绝缘支架11上设置有针状发射极阵列13;第二绝缘支架12上设置有接收极;针状发射极阵列13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般家庭用电的条件无法使离子风产生,通过设置有电源3、升压电路和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源3与升压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与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连接,通过对电源3电压进行升压,得到满足离子风发生装置1所需的直流负高压;离子风发生装置1包括第一绝缘支架11和第二绝缘支架12,第一绝缘支架11上设置有针状发射极阵列13,第二绝缘支架12上设置有接收极,针状发射极阵列13接地,通过将针状发射极阵列13接地,使发射极为负高压,离子风发生装置1在发射极周围产生高强度电场使附近的空气电离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电晕效应产生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与空气中的中性分子发生碰撞交换动量和能量,最终形成定向运动的离子风,从而实现对用户散热的问题,同时,由于负电极电晕离子风中含有大量负离子,空气中氧气分子与水分子最容易捕抓电晕放电产生的电子形成小粒径负离子,而研究表明,负离子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健康条件,因此,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不仅能够能够带走人体的热量,还能为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负离子,能起到杀菌、加速甲醛等有毒物质降解、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的空气环境。

与现有的机械式散热风扇相比,本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还具有结构简单、灵活、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具有更高的便携性,同时,由于无机械部件,噪声低,具有更高的使用舒适度。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7。

本实施例中的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包括:电源3、升压电路和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源3与升压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与离子风发生装置1电连接;离子风发生装置1包括第一绝缘支架11和第二绝缘支架12;第一绝缘支架11和第二绝缘支架12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第一绝缘支架11上设置有针状发射极阵列13;第二绝缘支架12上设置有接收极;针状发射极阵列13接地,针状发射极阵列13和接收极组成的离子风发生装置1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离子风,为用户进行散热的同时,改善环境的空气质量。

具体地,还包括:立柱2,立柱2为空心结构,电源3和升压电路均设置在立柱2内,立柱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密封,可以理解的是:上盖板21与下盖板22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立柱2内设备的更换和维修。

升压电路包括高频振荡电路、变压器和三倍压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与变压器电连接;变压器与三倍压整流电路电连接

具体地,高频振荡电路可以将电源3产生的5v直流电压转换成20khz左右的高频交流电,变压器将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低压高频交流电转换成1000v左右的高频交流电,三倍压整流电路将1000v左右的高频交流电转放大整流成能够满足离子风发生器所需的直流负电压,以此解决家用电压无法使离子风产生的问题。

如图7所示,其详细工作过程为:当按下电源3开关sb时,由三极管vt和高频变压器tu构成的高频振荡器通电工作,把电源3产生的5v直流电变成20khz左右的高频交流电,经tu升压大约1000v,再经二极管vd2~vd4、电容c1~c3的三倍整流升压到3000v左右,加到离子风发生装置1上。通过将发射极接地(从中引出一条电线接在三角插头的地线上)使发射极为负高压,最终实现将5v直流电转化成可以满足离子风发生装置1所需的3000v直流电。

还包括:用于为离子风散热风扇提供雾气的雾化器4,通过采用雾化技术给针状发射极7局部增湿,以升高针状发射极7区域的相对湿度,最终实现降低离子风发生装置1启动电压的功能,这也解决了离子风发生装置1工作电压过高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器4能够按用户需求改变来风湿度,同时来风中水雾的蒸发也能吸收周围空气一定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散热性能。此外,针状发射极7周围局部地高湿度能够降低电晕放电的起晕电压,使离子风散热风扇更为安全。

雾化器4包括用于为雾化器4提供液体来源的水箱5;雾化器4的喷雾口上设置有雾气输送管道6;雾气输送管道6与第一绝缘支架11固定连接;雾气输送管道6的管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雾气出口61。

具体地,如图6所示,立柱2上设置有通孔,雾气输送管道6穿过通孔并与第一绝缘支架11固定连接,雾气输送管道6与通孔固定连接,雾气输送管道6的管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雾气出口61,使得家用离子风散热风扇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雾化器4产生的雾气在抽吸作用下往针状发射极7方向移动最终实现加湿的功能。

雾化器4为网式雾化器,兼具了压缩式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的特点。其作用在于为离子风散热风扇提供小尺度液滴,提高针状发射极7周围的相对湿度。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自身需求手动调节雾化器4的雾化量。

离子风发生装置1还包括绝缘外壳;第一绝缘支架11和第二绝缘支架12由里到外依次平行设置于绝缘外壳内,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外壳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网孔,防止使用者身体接触到针状发射极7的同时尽量降低绝缘外壳对离子风的阻碍作用。

具体地,绝缘外壳包括底壳15和面盖16,底壳15和面盖16可拆卸连接,底壳1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雾气输送管道6的开口,雾气输送管道6通过开口穿入到底壳15内并与第一绝缘支架11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针状发射极阵列13由多个针状发射极7组成,针状发射极阵列13可以为3×3的方阵,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产生的离子风风量比较均匀。

如图5所示,针状发射极7包括金属针71和碗状绝缘导流结构72;金属针71固定在碗状绝缘导流结构72的中心位置,碗状绝缘导流结构72位于金属针71的底端,通过碗状绝缘导流结构72可以改变反向离子风的风向,从而充分利用反向离子风的动能,以提高离子风发生装置1的离子风风量,满足用户散热的需求。

如图3所示,接收极为网状接收极14,网状接收极14的材质为高导电率的铜。

电源3为可充电电池,具体地,可以为锂电池,电池容量为2000mah,可循环充电500次以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