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480发布日期:2020-04-21 22:0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空液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液压系统经常是一套液压系统控制一套液压负载,但飞机等受空间、重量,以及安全性要求高的液压系统中,会利用两套以上的液压系统共同作用在一套液压负载上,这就需要通过双系统转换装置实现在两套液压系统之间的切换,同时需要保证在切换前后,两系统之间不允许有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实现两系统之间的切换,同时保证在切换前后,两系统之间不允许有泄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包括阀体、驱动装置,阀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阀体连接两套液压能源系统,分别为液压能源系统a和液压能源系统b,阀体包括阀套和转化滑阀副,转化滑阀副与液压能源系统a的连接侧为a侧,设有进油管口pa、回油管口ra、环槽口pa’,转化滑阀副与液压能源系统b的连接侧为b侧,设有进油管口pb、回油管口rb、环槽口pb’;转化滑阀副中部与阀套之间设有中间空腔,中间空腔上设有负载管口pl和负载管口rl;转化滑阀副在上设有两个隔离结构,一个隔离结构在液压能源系统a连通时封堵中间空腔与转化滑阀副b侧的连通,另一个隔离结构在液压能源系统b连通时封堵中间空腔与转化滑阀副a侧的连通。

进一步的,转化滑阀副为分体式结构,包括a侧转换阀套、b侧转换阀套、a侧转换阀芯和b侧转换阀芯。

进一步的,a侧转换阀套是转化滑阀副设在a侧的筒状部分,a侧转换阀芯一端设在a侧转换阀套内,另一端设在中间空腔中与b侧转换阀芯连接,a侧转换阀芯上设有一个台阶结构,与a侧转换阀套配合形成a侧的隔离结构。

进一步的,a侧转换阀芯的台阶面是平面,a侧转换阀套与a侧转换阀芯台阶的接触面是平面,a侧的隔离结构是端面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b侧转换阀套是转化滑阀副设在b侧的筒状部分,b侧转换阀芯一端设在b侧转换阀套内,另一端设在中间空腔中与a侧转换阀芯连接,b侧转换阀芯上设有一个台阶结构,与a侧转换阀套配合形成b侧的隔离结构。

进一步的,b侧转换阀芯的台阶面是锥面,b侧转换阀套与b侧转换阀芯台阶的接触面是锥面,b侧的隔离结构是锥面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还设有a侧单向阀和b侧单向阀;a侧单向阀设在环槽口pa’与负载管口pl的通路上,b侧单向阀设在环槽口pb’与负载管口pl的通路上;a侧单向阀开启时b侧单向阀关闭,b侧单向阀开启时a侧单向阀关闭。

进一步的,阀体为分体式阀体,包括分阀体和分阀体,a侧转换阀套和a侧转换阀芯设在分阀体内,b侧转换阀套和b侧转换阀芯设在分阀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所涉及的零泄漏双系统转换装置,可以可靠的实现两系统之间的转换,并保证在切换前后,两系统之间不允许有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a液压系统工作时图1的a-a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a液压系统工作时图1的b-b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b液压系统工作时图1的a-a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b液压系统工作时图1的b-b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a液压系统工作时图2所示的锥面密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a液压系统工作时图4所示的端面密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2—驱动装置、3—反馈装置、4—复位装置、5—转化滑阀副、6—单向阀、5-a—a侧转换阀套、5-b—b侧转换阀套、5-c—a侧转换阀芯、5-d—b侧转换阀芯,6-a—a侧单向阀、6-b—b侧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零泄漏双液压系统转换装置,包括阀体1、驱动装置2,阀体1与驱动装置2连接,阀体1连接两套液压能源系统,分别为液压能源系统a和液压能源系统b,阀体1包括阀套和转化滑阀副5,转化滑阀副5与液压能源系统a的连接侧为a侧,设有进油管口pa、回油管口ra、环槽口pa’,转化滑阀副5与液压能源系统b的连接侧为b侧,设有进油管口pb、回油管口rb、环槽口pb’;转化滑阀副5中部与阀套之间设有中间空腔,中间空腔上设有负载管口pl和负载管口rl;转化滑阀副5在上设有两个隔离结构,一个隔离结构在液压能源系统a连通时封堵中间空腔与转化滑阀副5b侧的连通,另一个隔离结构在液压能源系统b连通时封堵中间空腔与转化滑阀副5a侧的连通。

其中,转化滑阀副5为分体式结构,包括a侧转换阀套5-a、b侧转换阀套5-b、a侧转换阀芯5-c和b侧转换阀芯5-d。

a侧转换阀套5-a是转化滑阀副5设在a侧的筒状部分,a侧转换阀芯5-c一端设在a侧转换阀套5-a内,另一端设在中间空腔中与b侧转换阀芯5-d连接,a侧转换阀芯5-c上设有一个台阶结构,与a侧转换阀套5-a配合形成a侧的隔离结构。a侧转换阀芯5-c的台阶面是平面,a侧转换阀套5-a与a侧转换阀芯5-c台阶的接触面是平面,a侧的隔离结构是端面密封结构。

b侧转换阀套5-b是转化滑阀副5设在b侧的筒状部分,b侧转换阀芯5-d一端设在b侧转换阀套5-b内,另一端设在中间空腔中与a侧转换阀芯5-c连接,b侧转换阀芯5-d上设有一个台阶结构,与a侧转换阀套5-a配合形成b侧的隔离结构。b侧转换阀芯5-d的台阶面是锥面,b侧转换阀套5-b与b侧转换阀芯5-d台阶的接触面是锥面,b侧的隔离结构是锥面密封结构。

还设有a侧单向阀6-a和b侧单向阀6-b;a侧单向阀6-a设在环槽口pa’与负载管口pl的通路上,b侧单向阀6-b设在环槽口pb’与负载管口pl的通路上;a侧单向阀6-a开启时b侧单向阀6-b关闭,b侧单向阀6-b开启时a侧单向阀6-a关闭。

阀体1为分体式阀体,包括分阀体1-a和分阀体1-b,a侧转换阀套5-a和a侧转换阀芯5-c设在分阀体1-a内,b侧转换阀套5-b和b侧转换阀芯5-d设在分阀体1-b内。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装置总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驱动装置2、反馈装置3、复位装置4、转化滑阀副5和单向阀6,驱动装置2、反馈装置3、复位装置4、转化滑阀副5和单向阀6安装在阀体1上。转换装置连接两套液压能源系统a和液压能源系统b,a液压能源长期工作,b液压能源备份,当a液压能源失效时,通过转换装置切换至b能源系统。回油油路由转换滑阀副5上的端面、锥面密封结构保持零泄漏,进油路通过单向阀6实现a、b系统切换前后,a、b系统之间泄漏为零。

阀体1为分体式阀体,包括阀体1-a和1-b,阀体1-a上安装有系统a的进油管口pa和回油管口ra,以及负载管口pl和rl;阀体1-b上安装有系统b的进油管口pb和回油管口rb,以及驱动装置2和反馈装置3;

转换滑阀副5为分体式结构,包括转换阀套5-a、转换阀套5-b、转换阀芯5-c和转换阀芯5-d;

转换阀套5-a一侧端面与转换阀芯5-d一侧端面形成端面密封;

转换阀芯5-d一侧台阶与转换阀套5-b形成锥面密封;

单向阀6包含一组成对的单向阀6-a和6-b;

系统a、b的进油管口分布在两侧,回油管口分布在相邻侧。

本部分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其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及结构实施方式。

正常工作时,如图2所示,系统a的进油压力pa作用在滑阀副5左侧,滑阀副5右侧压力为0,滑阀副5在压力pa和复位装置4的弹簧力作用下使pa与pl连通,rl与ra连通。同时,pl通过阀体1内部油路开启单向阀6-a与负载相连,如图3所示。

此时,滑阀副5-b和5-d之间的锥面密封形成的线性密封段实现回油侧的零泄漏密封(如图6所示),同时,具有零泄漏功能的单向阀6-b关闭,实现了进油侧的零泄漏密封。

当液压系统a由于系统管路破裂等原因压力降低时,转换装置通过驱动装置2使转换滑阀副5-d压力上升至b系统进油压力pb,由于转化滑阀副5-d右侧端面直径大于5-c左侧端面直径,在此压力差作用下,滑阀副5压缩复位装置4使pb与pl连通,rl与rb连通。同时,pl通过阀体1内部油路开启单向阀6-b与负载相连,如图2、4所示。

此时,滑阀副5-a和5-d之间的端面密封形成的面性密封段实现回油侧的零泄漏密封(如图7所示),同时,具有零泄漏功能的单向阀6-a关闭,实现了进油侧的零泄漏密封。

当a系统故障消除后,由上位机通过驱动装置2使转化滑阀副5切换回图2所示位置,系统a与负载连通。

当两系统地面停车时,转换滑阀副5在复位装置4的作用下默认系统a与负载连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