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644发布日期:2019-11-29 18:2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



背景技术:

在某些领域,在承受高速重载时需要柱塞泵。现有的柱塞泵无法承受重载工况,在高速重载情况下使用时,活塞杆和泵体之间的密封容易破坏,寿命低,故障率居高不下,需要有大量的保障条件才能保障可靠实用,一旦密封失效,就会造成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相关其他设备无法工作,同样在高速重载情况下使用时,活塞杆就会受到径向分力的作用,使活塞杆疲劳弯曲,从而降低使用寿命。

公告号为cn201621484861.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包括盘式电机和柱塞泵本体,所述盘式电机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盘式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塞泵本体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对的螺孔,所述盘式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榫头部,所述柱塞泵本体的泵主轴末端设置有与榫头部相配对的榫眼,所述榫头部插入于榫眼内。

通过使用了具有外形扁平、轴向尺寸短的特点的盘式电机,再加上盘式电机的转轴与柱塞泵本体的泵主轴的连接采用了榫卯结构,盘式电机的转轴一部分插入到柱塞泵本体的泵主轴内,从而与传统的电机驱动的柱塞泵相比轴向尺寸短,对于轴向尺寸受限制的地方适用性好,体积小,此外,连接管与盘式电机焊接,连接管与盘式电机连接稳定可靠。外螺纹为细牙外螺纹,细牙螺纹具有升角小﹐自锁性能好的特点,防松效果好。外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可以有效的保证连接管与柱塞泵本体之间的紧密性。连接管的长度为榫头部的长度的三分之二,由于榫头部比连接管长,在安装时可以方便使用者先将榫头部插入到榫眼后再将连接管与柱塞泵本体拧紧,可以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盘式电机的转轴与榫头部为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连接管与柱塞泵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生胶带层,可以有效的提升连接管与柱塞泵本体的连接处的密闭性,防止因油液渗进螺孔内而导致出现连接管与柱塞泵本体在使用中存在脱离的隐患。

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柱塞泵在受到与活塞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荷载时,会存在活塞杆发生形变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柱塞泵的密封效果。

公告号为cn200920069026.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高压轴向柱塞泵结构,一种高压轴向柱塞泵结构,柱塞泵与电动机组合构成电机组合泵,柱塞泵内设流道和传动轴,传动轴由轴承支撑,并在轴承处由油封密封,其中,所述的柱塞泵与电动机轴向连接,柱塞泵的传动轴经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撑与电动机轴连接,在泵体上先安装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再由双唇骨架油封密封柱塞泵,即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外侧设置双唇骨架油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轴向载荷,适用于高速、有较大轴向力的场合,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震动能力;双唇骨架油封置于轴承外侧,使油液可对轴承进行润滑并提高轴承的散热功能,还便于维修时更换;流道采用流线型铸造使进出油口液流更加通畅,降低主泵运行噪音;在柱塞泵与电动机的连接端面采用纸垫柔性连接,达到减震的目的;此结构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对泵运行时的性能、噪音等都得到了优化。

本实用新型受力机构的位置不可移动,不能根据不同的荷载情况进行调整受力机构的位置,对荷载及动力机构要求较高,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包括泵体、活塞杆、进油孔及出油口,在泵体内部底端设有复位弹簧,活塞杆与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泵体的上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滑靴,在滑靴内侧滑动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推动筒,所述推动筒可沿滑靴的侧壁精密配合滑动,所述推动筒与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筒上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销轴连接,在销轴上套设有用于与外部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轴承,所述轴承两侧的销轴上分别套设有调整轴套。

优选的,所述滑靴与泵体的上端通过螺钉紧密连接,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

优选的,所述推动筒与活塞杆顶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销轴上套设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的,所述推动筒与滑靴间填充润滑脂。

优选的,在泵体内侧端部设有多层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销轴上套设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滚动轴承,其特点是摩擦阻力小,转速高,能用于承受径向负荷或径向和轴向同时作用的联合负荷的机件上,也可用于承受轴向负荷的机件上;

(2)通过滑靴的设置,在该装置受到重载时产生的径向分力由推动筒传递到滑靴承担,避免了径向分离对活塞杆产生形变,从而影响活塞杆与泵体间的密封性;

(3)当外部的动力机构(如凸轮传动机构)的受力位置不在正中位置时,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宽度的调整轴套,从而改变轴承在销轴上的位置,使得轴承与凸轮的接触面积最大,动能传递效果最优,之间产生的应力最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柱塞泵能承受高速重载的外力作用,可以避免柱塞泵在高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径向分力会使活塞杆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装置的密封性;滑靴和传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该柱塞泵发生损坏时进行零部件更换,大大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传动装置详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速重载柱塞泵,包括泵体1、活塞杆2、进油口3及出油口4,在泵体1内部底端设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顶端与活塞杆2固定连接,在泵体1的上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滑靴6,在滑靴6内侧滑动连接有传动装置7,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推动筒71,所述推动筒71可沿滑靴7的侧壁精密配合滑动,所述推动筒71与活塞杆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筒71上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两个连接臂72,所述连接臂72通过销轴73连接,在销轴73上套设有用于与外部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轴承74,所述轴承74两侧的销轴73上分别套设有调整轴套75。当外部的动力机构(如凸轮传动机构)的受力位置不在正中位置时,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宽度的调整轴套75,从而改变轴承74在销轴上的位置,使得轴承74与凸轮的接触面积最大,动能传递效果最优,之间产生的应力最小。

在泵体1内侧端部设有多层密封圈,所述滑靴6与泵体1的上端通过螺钉紧密连接,所述推动筒71与活塞杆2顶部螺纹连接,通过滑靴6的设置,在该装置受到重载时产生的径向分力由推动筒71传递到滑靴6承担,避免了径向分离对活塞杆2产生形变,影响活塞杆2与泵体1间的密封性。

所述推动筒71与滑靴7间填充润滑脂,利于推动筒71在滑靴7内的滑动。

在销轴73上套设的轴承74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滚动轴承,其特点是摩擦阻力小,转速高,能用于承受径向负荷或径向和轴向同时作用的联合负荷的机件上,也可用于承受轴向负荷的机件上。

所述轴承74受到外部动力机构的作用力后与推动筒71在滑靴6内壁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活塞杆2向下滑动,将泵体1内的液压油从出油口4推出;外力消除后,复位弹簧5推动活塞杆2复位;在高速重载情况下,外力中的径向分力由推动筒71传递到滑靴7承受;可以改善活塞杆2的密封条件和受力状况,避免活塞杆2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径向分力对密封产生破坏;在高速重载的恶劣条件下,滑靴6及传动装置7中的零部件发生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可以大大延长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柱塞泵能承受高速重载的外力作用,可以避免柱塞泵在高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径向分力会使活塞杆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装置的密封性;滑靴和传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该柱塞泵发生损坏时进行零部件更换,大大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