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028发布日期:2020-01-21 22:0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齿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锯齿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压电片在交流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周期性弯曲变形,无阀压电泵利用压电片的振动变形,使泵腔体积产生周期性变化,达到液体连续输出的效果,无阀压电泵因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然而无阀压电泵却存在着回流的问题,导致了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使无阀压电泵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无阀压电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缓解回流效果好、输出流量高的无阀压电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锯齿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由下泵体(1)、上泵体(2)、压电片(3)、拆卸上盖(4)、密封圈(5)、螺母(6)、螺钉(7)和半环形密封圈(8)组成;

所述下泵体(1)开设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进口(1-1)右侧内部开设锯齿形阻流体(1-3),出口(1-2)左侧也开设锯齿形阻流体(1-3),所述下泵体(1)开设上半环形密封槽(1-4),上泵体(2)开设下半环形密封槽(2-4),在上半环形密封槽(1-4)和下半环形密封槽(2-4)之间安装半环形密封圈(8),并利用螺钉(7)和螺母(6)在下泵体(1)开设的螺孔(1-5)和上泵体(2)开设的螺钉孔(2-3)之间进行配合,达到固定下泵体(1)和上泵体(2)的效果,所述上泵体(2)开设环形密封槽(2-2),在此环形密封槽(2-2)内部安装密封圈(5),所述拆卸上盖(4)下方开设圆形密封槽(4-3),在此圆形密封槽(4-3)内部也安装密封圈(5),通过上泵体(2)开设的螺纹槽(2-1)和拆卸上盖(4)侧边开设的螺纹(4-2)进行配合,达到固定上泵体(2)和拆卸上盖(4)之间的压电片(3)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泵体(1)内部开设的锯齿形阻流体(1-3)包括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当液体流经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时可以减少液体的碰撞能量损失,使更多液体通过泵腔(1-6)流向出口(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泵体(1)开设的锯齿形阻流体(1-3)包括锯齿形阻流体峭面(1-3-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拆卸上盖(4)开设拆卸横梁(4-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新型锯齿形阻流体的使用,当液体正向流经锯齿形阻流体坡面时,可以减少液体的损失量,增大正向流通量,反向流动时,回流的液体撞击至锯齿形阻流体峭面时,可以损失更多的能量,使回流量大大减小;

此新型密封圈的使用可以提供很好的减震效果,减少了压电片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泵体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泵体的结构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泵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包括:

一种锯齿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由下泵体(1)、上泵体(2)、压电片(3)、拆卸上盖(4)、密封圈(5)、螺母(6)、螺钉(7)和半环形密封圈(8)组成;所述下泵体(1)开设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进口(1-1)右侧内部开设锯齿形阻流体(1-3),出口(1-2)左侧也开设锯齿形阻流体(1-3),所述下泵体(1)开设上半环形密封槽(1-4),上泵体(2)开设下半环形密封槽(2-4),在上半环形密封槽(1-4)和下半环形密封槽(2-4)之间安装半环形密封圈(8),并利用螺钉(7)和螺母(6)在下泵体(1)开设的螺孔(1-5)和上泵体(2)开设的螺钉孔(2-3)之间进行配合,达到固定下泵体(1)和上泵体(2)的效果,所述上泵体(2)开设环形密封槽(2-2),在此环形密封槽(2-2)内部安装密封圈(5),所述拆卸上盖(4)下方开设圆形密封槽(4-3),在此圆形密封槽(4-3)内部也安装密封圈(5),通过上泵体(2)开设的螺纹槽(2-1)和拆卸上盖(4)侧边开设的螺纹(4-2)进行配合,达到固定上泵体(2)和拆卸上盖(4)之间的压电片(3)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泵体(1)内部开设的锯齿形阻流体(1-3)包括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当液体流经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时可以减少液体的碰撞能量损失,使更多液体通过泵腔(1-6)流向出口(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泵体(1)开设的锯齿形阻流体(1-3)包括锯齿形阻流体峭面(1-3-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拆卸上盖(4)开设拆卸横梁(4-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分为第一工作过程和第二工作过程:

第一工作过程:施加正向交流电信号于压电片(3),压电片(3)向拆卸上盖(4)弯曲变形,泵腔(1-6)体积增大,内部压力减小,液体由进口(1-1)和出口(1-2)同时被吸入泵腔(1-6),由进口(1-1)进入泵腔(1-6)的液体撞击至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损失的能量低于由出口(1-2)进入泵腔(1-6)的液体撞击至锯齿形阻流体峭面(1-3-2)损失的能量,更多的液体由进口(1-1)吸入泵腔(1-6);

第二工作过程:压电片(3)在反向交流电信号的激励下,向泵腔(1-6)弯曲变形,泵腔(1-6)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大,液体同时由进口(1-1)和出口(1-2)被排出泵腔(1-6),液体撞击出口(1-2)处的锯齿形阻流体坡面(1-3-1)产生的能量损失低于撞击进口(1-1)处的锯齿形阻流体峭面(1-3-2)产生的能量损失,对比进口(1-1)流出的液体量,更多的液体由出口(1-2)流出泵腔(1-6),经过上述两个工作过程的循环工作,实现了液体的连续输出。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