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杆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6196发布日期:2020-02-11 09:45阅读:1057来源:国知局
导杆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导杆气缸。



背景技术:

目前导杆气缸以占用空间小、结构轻巧、外观美观、价格低廉、能承受较大的横向负载、无需安装附件可直接安装于各种夹具和专用设备上等特点而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中,其中一些导杆气缸在承载较大压力的同时还需要保持运动的平稳性,现有技术中,大都将导杆直接安装在缸筒内,导杆直接与缸筒接触,会产生较大磨损,而且各导杆与活塞杆的同轴度误差较大,在运动时容易产生晃动,使得运动不平稳,让气缸的使用寿命减短,从而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运动平稳、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导杆气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杆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导向杆以及连接面板,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腔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活塞腔两侧的导向孔,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所述活塞腔一端固定有前盖,所述活塞腔另一端固定有后盖;所述两个导向孔内均穿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两个导向孔内均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套,所述每个导向杆上均设有两个导向套,所述相邻导向套之间均设有隔套;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上铆接有耐磨环,所述连接面板连接活塞杆那一侧还与所述每个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缸筒外侧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孔以及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横向设置在缸筒内,所述每个导向杆与所述活塞杆平行设置,保证导向杆以及活塞杆在运动时能够稳定在同一轴线,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还套设有用于密封的c型圈,活塞上套设有用于感应的磁环,c型圈保证了活塞腔的气密性,不产生气体的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上套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与所述缸筒相适配,所述前盖中间固定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与所述活塞杆相适配,o型圈保证了活塞腔的气密性,不产生气体的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内侧设有第一防撞垫,所述后盖内侧设有第二防撞垫,在活塞运动时,起到缓冲作用,不产生刚性碰撞,不损伤各部件,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每个导向杆上均设有两个导向套,且相邻导向套之间设有隔套,避免了导向杆与缸筒直接接触,减轻了磨损,使得导向杆与活塞杆的同轴度误差减小,让气缸在运载时能够平稳运动,其次在活塞上铆接有耐磨环,让活塞的耐磨性能更佳,故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备了运动平稳、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切示意图。

图中所示:1-缸筒;11-活塞腔;12-导向孔;13-进气孔;14-出气孔;2-活塞杆;3-导向杆;4-连接面板;5-导向套;6-隔套;7-活塞;71-耐磨环;72-c型圈;73-磁环;8-前盖;81-o型圈;82-防尘圈;83-第一防撞垫;9-后盖;91-第二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导杆气缸,包括缸筒1、活塞杆2、导向杆3以及连接面板4,缸筒1内设有活塞腔11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活塞腔11两侧的导向孔12,活塞杆2活动设置于活塞腔11内,活塞腔11一端设有通过孔用卡簧固定的前盖8,活塞腔11另一端设有通过孔用卡簧固定的后盖9;两个导向孔12内均穿设有导向杆3,两个导向孔12内均设有与导向杆3相适配的导向套5,两个导向杆3上均设有两个导向套5,相邻导向套5之间均设有隔套6;活塞杆2一端与连接面板4用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另一端固定有活塞7,活塞7上铆接有耐磨环71,连接面板4连接活塞杆2那一侧还与两个导向杆3固定连接,均采用螺钉将连接面板4固定在导向杆3上;缸筒1外侧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孔13以及出气孔14。

相邻导向套5之间用一个隔套6分隔开,使得导向杆3所受的力均匀的分布在四个导向套5上,即保证了导向杆3与活塞杆2之间的同轴度,也使得气缸所抵的物体受力均匀,从而让气缸运载平稳。

活塞杆2横向设置在缸筒1内,每个导向杆3与活塞杆2平行设置,进一步的保证导向杆3以及活塞杆2在运动时能够稳定在同一轴线,从而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

活塞7上还套设有用于密封的c型圈72,保证活塞腔11内的气密性,不产生气体的泄露,让运动平稳有力;活塞7上套设有用于感应的磁环73,可以感知且控制活塞7运动的位置,实现运动的精准性。

前盖8上套设有o型圈81,o型圈81与缸筒1相适配,前盖8中间固定有防尘圈82,防尘圈82与活塞杆2相适配,o型圈81保证了活塞腔11的气密性,不产生气体的泄露,让运动更加平稳有力。

前盖8内侧设有第一防撞垫83,后盖9内侧设有第二防撞垫91,在活塞7运动到前盖8或后盖9时,起到缓冲作用,不产生刚性碰撞,不损伤各部件,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