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9165发布日期:2020-03-31 16:5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引风机。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风轮包括前风盘1a、后风盘2a以及安装连接在前风盘1a和后风盘2a之间的若干叶片3a,前风盘1a中间设置进风口11a,相邻两叶片3a之间形成风道4a,所述每一个叶片3a都是一样的,且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叶片3a包括压力面31a和负压面32a。这样结构的风轮的叶片3a的压力面31a的气体压力和流速比风轮的叶片3a的负压面32a的压力和流速要大得多,使整个风轮的出风口的压力和流速不均匀,容易产生喘流,当风轮应用到引风机时,不均匀的气流在风机壳体内容易损失,从而使得引风机运行效率低及引风机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引风机,通过改善风轮叶片的结构来解决风轮出风口的压力和流速不均匀,容易产生喘流,整机运行效率低及整机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轮,包括风轮后盘和叶片组,风轮后盘的底面中间凸出转轴安装座,风轮后盘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伸入到安装座,在风轮后盘的底面凸出若干叶片组,所述的叶片组围绕安装座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叶片组之间形成风道,其特征在于:叶片组包括主叶片和副叶片,所述副叶片的末端连接在主叶片的中段部分,所述主叶片和副叶片往出风口处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叶片组的主叶片和副叶片之间的风轮后盘上带有缺口。

所述叶片组的主叶片和副叶片之间的顶端部上覆盖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风轮后盘相隔一段距离。

所述主叶片的外径d1和副叶片的外径d2是相同的。

所述副叶片的内径d3>主叶片的内径d4。

副叶片的出口端与相邻两侧的主叶片的出口端的距离不同,副叶片的出口和转向相同的下一个主叶片的出口之间的距离s1<副叶片的出口和转向相反的下一个主叶片的出口之间的距离s2。

所述风轮后盘和叶片组是一体注塑成形的。

所述风轮后盘、叶片组和连接板是一体注塑成形的。

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风机壳体和风轮,所述风机壳体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和用于容纳风轮的内部空腔,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和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电机安装在风机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是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包括风轮后盘和叶片组,风轮后盘的底面中间凸出转轴安装座,风轮后盘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伸入到安装座,在风轮后盘的底面凸出若干叶片组,所述的叶片组围绕安装座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叶片组之间形成风道,其特征在于:叶片组包括主叶片和副叶片,所述副叶片的末端连接在主叶片的中段部分,所述主叶片和副叶片往出风口处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叶片组的主叶片和副叶片之间的风轮后盘上带有缺口,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提高引风机产生的压力,压力和流速较为均匀减少喘流,可以减少气流不均匀在风机壳体内的损失,从而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及减小引风机噪音和振动;

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风轮,包括风轮后盘1和叶片组2,风轮后盘1的底面10中间凸出转轴安装座11,风轮后盘1中间设置有轴孔12,轴孔12伸入到安装座11,在风轮后盘1的底面10凸出若干叶片组2,所述的叶片组2围绕安装座11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叶片组2之间形成风道3,其特征在于:叶片组2包括主叶片21和副叶片22,所述副叶片22的末端连接在主叶片21的中段部分,所述主叶片21和副叶片22往出风口处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叶片组2的主叶片21和副叶片22之间的风轮后盘1上带有缺口13,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提高引风机产生的压力,压力和流速较为均匀减少喘流,可以减少气流不均匀在风机壳体内的损失,从而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及减小引风机噪音和振动。

所述主叶片21的外径d1和副叶片22的外径d2是相同的,这样设置使整个风轮出风口的压力和流速更均匀,可以减少喘流,当风轮应用到引风机时,可以减少气流不均匀在风机壳体内的损失,从而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及减小引风机噪音和振动,效果更好。

所述副叶片22的内径d3>主叶片21的内径d4,当风轮应用在引风机时,这样的设置使得引风机运行效率最高,噪音和振动最低。

副叶片22的出口端与相邻两侧的主叶片21的出口端的距离不同,副叶片22的出口和转向相同的下一个主叶片21的出口之间的距离s1<副叶片22的出口和转向相反的下一个主叶片21的出口之间的距离s2,通过增加副叶片22给气体提供能量,因此增加了主叶片的气体压力和流速,,使整个风轮出风口的压力和流速更均匀,可以减少喘流,当风轮应用到引风机时,可以减少气流不均匀在风机壳体内的损失,从而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及减小引风机噪音和振动。

所述风轮后盘1和叶片组2是一体注塑成形的,制造工艺简单,降低成本,风轮整体稳定性好。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进,所述叶片组2的主叶片21和副叶片22之间的顶端部上覆盖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与风轮后盘1相隔一段距离,当风轮和风机壳体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防止风轮出风口的压力向风轮进风口处泄露,提高风机的效率,在达到相同的风量和静压目标下,需要更低的转速即可,从而还可降低噪音和整机的振动。

所述风轮后盘1、叶片组2和连接板4是一体注塑成形的,制造工艺简单,降低成本,风轮整体稳定性好。

实施例三:

一种引风机,包括电机、风机壳体和风轮,所述风机壳体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和用于容纳风轮的内部空腔,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和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电机安装在风机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是实施例一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轮。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