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1272发布日期:2020-08-25 19:1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泵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



背景技术:

在压力式咖啡机、胶囊咖啡机、蒸汽地拖、地毯清洗机、蒸汽清洁机、蒸汽电熨斗、蒸汽熨刷、自动饮料机和工业领域中的冷却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医疗设备等非常广泛的领域中,柱塞式电磁泵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耐温耐洗涤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市场需求量大,产品前景广阔。

目前,市面上的柱塞式电磁泵是一种由电磁驱动的微型高压柱塞泵,它不同于纯机械结构的柱塞泵,它利用自身的电磁线圈在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感应得到交变磁场,通过交变磁场驱动作为活动泵芯的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往复振动,并且在柱塞往复振动的过程中引起与之配合的密封腔压强不断变化,使两只单向阀门交替且间隔性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泵的功能。

但是,由于装有上述柱塞式电磁泵的电器产品大部分是隔段时间才会使用一次,存在较长的储存期,并且,上述柱塞式电磁泵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定时长的库存期,导致柱塞式电磁泵相邻两次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但是,现有的柱塞式电磁泵由于结构的限制,在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后,泵体中起单向阀作用的橡胶堵头极易与相应的配合件之间发生粘连的问题,从而导致再次使用时因长期储存而出现橡胶堵头不动作、泵不抽水的问题,使得泵性能失效,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以在出水结构上设置活动连接的防粘连出水嘴,同时,将出水堵头固定于出水弹簧上,并将出水弹簧固定于防粘连出水嘴上并跟随防粘连出水嘴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在泵正常使用时,能带动出水堵头向套筒靠近来实现对套筒上的过水孔的堵住,从而实现正常的泵水作业,而当需要对泵进行储存时,通过防粘连出水嘴带动出水堵头远离套筒,从而防止堵头在存储过程中与套筒发生粘连问题,避免了泵在长时间储存的情况下因粘连而导致的泵性能失效的问题,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电磁结构以及出水结构,进水结构的一端和出水结构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套设于进水结构外,并于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之间设置有带过水孔的套筒,出水结构内且位于套筒背离进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并于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具有这样的特征,出水结构背离所述进水结构的一端设有防粘连出水嘴,防粘连出水嘴与出水结构活动连接并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并且,出水堵头与出水弹簧固定连接,出水弹簧背离出水堵头的一端固定于防粘连出水嘴上,且出水弹簧和出水堵头跟随防粘连出水嘴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出水结构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出水结构的一端套接于进水结构外,套筒设置于通孔内并与进水结构连接,出水堵头设置于通孔内并可在通孔内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防粘连出水嘴包括套接端和出水端,套接端内设置有带开口的空腔,套接端的空腔的开口套接于出水结构背离进水结构的一端外,出水端设置于套接端背离出水结构的一侧,出水端内设置有连通空腔的出水孔,且空腔横截面大于出水孔横截面并于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台阶结构上且位于空腔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出水弹簧背离出水堵头的一端套接并紧固于固定凸台外;或台阶结构上且位于空腔一侧开设有固定卡孔,出水弹簧背离出水堵头的一端卡入固定卡孔内并固定。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为直接抽拉式卡接连接,

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开设有避让槽,且避让槽内设置有一端固定于避让槽内且另一端倾斜翘起的第一倒扣,第一倒扣翘起的一端为靠近防粘连出水嘴的一端,同时,出水结构的外壁上且位于非避让槽的区域设置有若干限位卡槽;

防粘连出水嘴的空腔的侧壁上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开设有与避让槽对应的避让开口,避让开口内且位于靠近出水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倒扣对应的第二倒扣,同时,于空腔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卡槽对应的限位凸块。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为旋转抽拉式卡接连接,

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同时,出水结构的外壁上且位于非定位凸起的区域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位于定位凸起靠近进水结构的一侧并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布置;

防粘连出水嘴的空腔的侧壁上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开设有与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包括直槽和若干横槽,且直槽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设置,若干横槽均设置于直槽背离进水结构的一端并与直槽连通,同时,于空腔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滑槽对应的限位滑块。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为螺纹连接,

出水结构与防粘连出水嘴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调节螺纹,同时,出水结构的外壁上且位于非外调节螺纹的区域开设有限位环形槽,且限位环形槽位于外调节螺纹靠近进水结构的一侧并绕设于出水结构的外壁上;

防粘连出水嘴的空腔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调节螺纹配合的内调节螺纹,同时,于空腔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环形槽对应的限位防脱块。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泵芯、进水堵头、复位弹簧以及进水弹簧,进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进水管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且泵芯与进水管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同时,泵芯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并于泵芯背离进水口的一端的中空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且泵芯的中空内设置有进水弹簧并拉住进水堵头,且泵芯设置有进水堵头的一端伸出进水管外,并于泵芯伸出进水管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电磁结构包括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套设于进水管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泵芯的位置。

上述的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其中,进水管与出水结构之间、泵芯与套筒之间、套筒与出水结构之间以及泵芯与进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于泵的出水结构上活动连接有防粘连出水嘴,并将出水结构内的出水堵头固定于出水弹簧上,同时,将出水弹簧与防粘连出水嘴固定连接,使得出水堵头和出水弹簧均能跟随防粘连出水嘴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出水堵头远离或靠近套筒,使得在需要泵正常使用时,将出水堵头靠近套筒并堵住套筒的过水孔,而在对泵进行储存时,通过防粘连出水嘴带动出水堵头远离套筒,从而防止了泵在长时间储存的情况下发生出水堵头粘连于套筒上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结构图。

附图中:1、进水结构;11、进水管;12、泵芯;13、进水堵头;14、复位弹簧;15、进水弹簧;121、中空;2、电磁结构;21、线圈结构;3、出水结构;31、通孔;32、避让槽;33、限位卡槽;34、定位凸起;35、限位滑槽;36、外调节螺纹;37、限位环形槽;321、第一倒扣;4、套筒;5、出水堵头;51、出水弹簧;6、防粘连出水嘴;61、套接端;62、出水端;63、台阶结构;611、空腔;621、出水孔;631、固定凸台;632、固定卡孔;6111、避让开口;6112、第二倒扣;6113、限位凸块;6114、定位槽;6115、直槽;6116、横槽;6117、限位滑块;6118、内调节螺纹;6119、限位防脱块;7、密封结构;8、头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以及出水结构3以及防粘连出水嘴6。

具体的,进水结构1的一端和出水结构3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2套设于进水结构1外,通过电磁结构2驱动进水结构1内的部件运动,来实现泵水。并且,于进水结构1和出水结构3之间设置有带过水孔的套筒4,出水结构3内且位于套筒4背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5,并于出水堵头5背离套筒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51,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出水弹簧51将出水堵头5压紧于套筒4的过水孔上,实现对套筒4上的过水孔的间隔性封堵,满足泵水需求。另外,出水结构3背离进水结构1的一端设有防粘连出水嘴6,防粘连出水嘴6与出水结构3活动连接并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防粘连出水嘴6能在出水结构3上做远离或靠近出水结构3的运动,从而实现远离或靠近套筒4,并且,出水堵头5与出水弹簧51固定连接,出水弹簧51背离出水堵头5的一端固定于防粘连出水嘴6上,且出水弹簧51和出水堵头5跟随防粘连出水嘴6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在防粘连出水嘴6做远离出水结构3的情况下,出水堵头5和出水弹簧51能跟随防粘连出水嘴6远离套筒4,从而防止在泵储存期间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使用寿命。而在需要正常使用时,只需将防粘连出水嘴6靠近出水结构3,使得出水堵头5和出水弹簧51能跟随着靠近套筒4,实现对套筒4上的过水孔的密封,体现原有泵水的功能。

更加具体的,与进水结构1连接的出水结构3设置有贯穿的通孔31,出水结构3的一端套接于进水结构1外,套筒4设置于通孔31内并与进水结构1连接,出水堵头5设置于通孔31内并可在通孔31内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套筒4能作为进水结构1和出水结构3之间的连接部件,同时,可通过堵头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套筒4上的过水孔的间隔性封堵,从而实现正常的泵水功能。

更加具体的,套接于出水结构3上的防粘连出水嘴6包括套接端61和出水端62,套接端61内设置有带开口的空腔611,套接端61的空腔611的开口套接于出水结构3背离进水结构1的一端外,方便防粘连出水嘴6与出水结构3的连接,同时,出水端62设置于套接端61背离出水结构3的一侧,出水端62内设置有连通空腔611的出水孔621,使得从出水结构3中排出的水能进入到空腔611内,并通过出水孔621排出。另外,空腔611横截面大于出水孔621横截面,并于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63,既能方便出水孔621的设置,同时也能为出水弹簧51的固定提供固定基准,方便了出水弹簧51的固定,且为出水弹簧51的抵靠提供了支撑,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防粘连出水嘴6的台阶结构63上且位于空腔611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631,出水弹簧51背离出水堵头5的一端套接并紧固于固定凸台631外,实现了出水弹簧51与防粘连出水嘴6的连接固定。或者,于防粘连出水嘴6的台阶结构63上且位于空腔611一侧开设有固定卡孔632,出水弹簧51背离出水堵头5的一端卡入固定卡孔632内并固定,同样实现了出水弹簧51与防粘连出水嘴6的连接固定,保证了出水弹簧51和出水堵头5能跟随防粘连出水嘴6做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防止在泵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为直接抽拉式卡接连接,使得操作者可直接抽拉防粘连出水嘴6,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出水堵头5与套筒4之间距离的调节,满足正常工作情况以及储存时出水堵头5与套筒4之间不同距离的设置,既能保证泵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防止在泵储存时出现防粘连的问题,避免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使用寿命,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开设有避让槽32,且避让槽32内设置有一端固定于避让槽32内且另一端倾斜翘起的第一倒扣321,第一倒扣321翘起的一端为靠近防粘连出水嘴6的一端,同时,出水结构3的外壁上且位于非避让槽32的区域设置有若干限位卡槽33,另外,防粘连出水嘴6的空腔611的侧壁上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开设有与避让槽32对应的避让开口6111,避让开口6111内且位于靠近出水端6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倒扣321对应的第二倒扣6112,使得使用者在抽拉防粘连结构时,出水结构3上的第一倒扣321和第二倒扣6112能形成固定用的可拆卸结构,使得在需要在正常作业时,通过第一倒扣321和第二倒扣6112的作用,实现将防粘连出水嘴6固定于出水结构3上的相应位置,使得出水堵头5能封堵套筒4的过水口,实现泵的正常泵水功能。同时,于空腔611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卡槽33对应的限位凸块6113,使得在泵储存时,使用者解开第一倒扣321和第二倒扣6112,并抽拉防粘连出水嘴6,使得防粘连出水嘴6带动出水堵头5远离套筒4,并通过限位凸块6113和限位卡槽3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了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另外,防粘连出水嘴6既能作为外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外,同时也能作为内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内,实现了多种组装方式,提高了结构的适应性。

更加具体的,与出水结构3连接的进水结构1又包括进水管11、泵芯12、进水堵头13、复位弹簧14以及进水弹簧15,进水管11的一端为进水口,进水管11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11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12,且泵芯12与进水管11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的壁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复位弹簧14,同时,泵芯12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121,并于泵芯12背离进水口的一端的中空121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13,且泵芯12的中空121内设置有进水弹簧15并拉住进水堵头13,且泵芯12设置有进水堵头13的一端伸出进水管11外,并于泵芯12伸出进水管11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4,使得能通过泵芯12在进水管11内做往复运动,并结合复位弹簧14、进水堵头13以及进水弹簧15的作用,实现对水的抽取,并通过套筒4和出水堵头5实现对水的排出,从而实现泵水。

更加具体的,电磁结构2又包括线圈结构21,且线圈结构21套设于进水管11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14和泵芯12的位置,即在线圈结构21通电的情况下,且结合复位弹簧14的共同作用,能推动泵芯12沿进水管11轴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泵水。

更加具体的,进水管11与出水结构3之间、泵芯12与套筒4之间、套筒4与出水结构3之间以及泵芯12与进水管1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7,防止了水从进水管11与出水结构3、泵芯12与套筒4之间、套筒4与出水结构3之间以及泵芯12与进水管11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防粘连出水嘴6的台阶结构63上还设置有与出水结构3的通孔31的孔口对应的头部密封圈8,使得在正常情况下,防粘连出水嘴6靠近出水结构3时,头部密封圈8能将出水结构3和防粘连出水嘴6之间的间隙密封,防止泵水时出现泄漏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结构图。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公开了另一种出水结构3和防粘连出水嘴6的连接方式,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出水结构3以及防粘连出水嘴6,并且,进水结构1和电磁结构2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关结构一致,同时,出水弹簧51和出水堵头5在防粘连出水嘴6上的安装固定结构同样一致。

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为旋转抽拉式卡接连接,使用者需先转动防粘连出水嘴6后才能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位置的调节。

更加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4,同时,出水结构3的外壁上且位于非定位凸起34的区域开设有限位滑槽35,且限位滑槽35位于定位凸起34靠近进水结构1的一侧并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布置。另外,防粘连出水嘴6的空腔611的侧壁上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开设有与定位凸起34对应的定位槽6114,通过定位槽6114与定位凸起34配合,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的固定和调节。并且,定位槽6114又包括直槽6115和若干横槽6116,且直槽6115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设置,若干横槽6116均设置于直槽6115背离进水结构1的一端并与直槽6115连通,且横槽6116在直槽6115上的布置位置和方向均不限定,使得定位槽6114能适应不同的调节需求,优选的,定位槽6114呈“f”字形设置,并且,在泵正常使用时,定位凸起34卡于一横槽6116内,防止防粘连出水嘴6与出水结构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保证出水堵头5能压紧套筒4,保证泵水性能;当泵需要储存时,使用者先转动防粘连出水嘴6,使得定位凸起34从一横槽6116内转移至直槽6115内,再抽拉防粘连出水嘴6,使得定位凸起34在直槽6115内移动,从而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和出水结构3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出水堵头5能远离套筒4,防止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而导致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并且再次旋转防粘连出水嘴6,使得定位凸起34进入到另一横槽6116内,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的定位和固定,防止出水堵头5回复至抵靠于套筒4上的状态,结构设计更合理。同时,于空腔611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滑槽35对应的限位滑块6117,可防止在旋转或抽拉防粘连出水嘴6时出现过度旋转或过度抽拉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同样的,防粘连出水嘴6既能作为外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外,同时也能作为内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内,实现了多种组装方式,提高了结构的适应性。

实施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正常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的实施例的储存状态下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公开了不同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出水结构3和防粘连出水嘴6的连接方式,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出水结构3以及防粘连出水嘴6,并且,进水结构1和电磁结构2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相关结构一致,同时,出水弹簧51和出水堵头5在防粘连出水嘴6上的安装固定结构同样一致。

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防粘连出水嘴6,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出水堵头5封堵或远离套筒4的目的,防止在泵储存时出现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更加具体的,出水结构3与防粘连出水嘴6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调节螺纹36,同时,出水结构3的外壁上且位于非外调节螺纹36的区域开设有限位环形槽37,且限位环形槽37位于外调节螺纹36靠近进水结构1的一侧并绕设于出水结构3的外壁上;另外,防粘连出水嘴6的空腔611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调节螺纹36配合的内调节螺纹6118,不仅实现了出水结构3和防粘连出水嘴6的螺纹连接,同时,在使用者旋转防粘连出水嘴6时,能实现防粘连出水嘴6在出水结构3上的相对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防粘连出水嘴6带动出水堵头5和出水弹簧51做远离或靠近套筒4的运动,当泵正常工作时,外调节螺纹36和内调节螺纹6118配合,防粘连出水嘴6与出水结构3之间的相对位置最靠近,使得出水堵头5能封堵套筒4的过水孔,实现正常泵水功能,而在泵储存时,使用者可通过旋转防粘连出水嘴6,使得防粘连出水嘴6逐渐远离套筒4,从而使得出水堵头5逐渐远离套筒4,从而避免了泵因长时间储存而导致的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防止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于空腔611的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环形槽37对应的限位防脱块6119,通过限位防脱块6119和限位环形槽37的配合,防止过度旋转防粘连出水嘴6而导致脱落或损坏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同样的,防粘连出水嘴6既能作为外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外,同时也能作为内套件套设于出水结构3内,实现了多种组装方式,提高了结构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连的柱塞式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以及出水结构3以及防粘连出水嘴6;通过将出水结构3和防粘连出水嘴6活动连接且使得防粘连出水嘴6能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同时,将出水结构3内的出水堵头5和出水弹簧51固定于防粘连出水嘴6上,使得在防粘连出水嘴6做往复运动时能带动出水堵头5跟随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在泵储存时,可调节防粘连出水嘴6来实现出水堵头5与出水结构3内的套筒4的分离,防止了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且在调节防粘连出水嘴6靠近出水结构3时,能实现出水堵头5对套筒4的封堵,实现正常的泵水性能,结构更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