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开合装置及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0028发布日期:2020-10-09 22:2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开合装置及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开合装置及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风行业中,风机是必不可少的组件,风机起到了加快流体流通的作用,在现有的通风场所尤其是畜牧养殖场所中,在通风口处设有风机及开合装置,并且对通风有一定的要求:1、风机在运行时风口面积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大,进风口阻力尽可能小;2、风机在不工作时,风口要有良好的密闭性和较好的防漏光效果,隔绝室内外之间的空气流动。

现有技术中,开合装置一般采用百叶窗结构或双开阀门结构,但是这两种结构都存在以下的缺陷:1、两种结构的开合装置不带有集流器结构,进风效率差;2、受百叶窗结构以及双开阀门结构安装的影响,实际进风面积比进风口面积小;3、风阻大;4、风机能效比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开合装置,其包括卷帘外框、卷帘门及驱动机构,该风机开合装置具有提高进风量、降低风阻、提高进风效率、提高风机能效比、闭合时密闭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机开合装置,所述风机开合装置设置在风机的进风口处;

所述风机开合装置包括卷帘外框、卷帘门及驱动机构,所述卷帘外框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卷帘外框沿所述风机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及出风端,所述卷帘外框包括第一端面、内壁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进风端,所述第二端面位于所述出风端,所述内壁面分别与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内壁面呈弧面设置,且所述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处的切面与所述第一端面重合,所述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处的切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垂直,所述内壁面设有安装所述卷帘门的凹槽;

所述卷帘门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卷帘门由多片卷帘片组成,所述卷帘片包括卷帘片主体,所述卷帘片主体的上部右侧设有向内凹陷的上挂钩,所述卷帘片主体的下部设有向外凸伸的下挂钩,相邻的两片所述卷帘片通过所述上挂钩与所述下挂钩扣合连接,且所述下挂钩包括与所述卷帘片主体连接的垂直段,所述下挂钩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垂直段的右侧,所述卷帘片主体的下部位于所述垂直段的左侧设有凹陷的第一台阶,所述卷帘片主体上部的左侧设有凸起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上挂钩的间距等于所述垂直段的厚度;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卷帘外框的开口处,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卷帘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包括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卷帘门的厚度大,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卷帘门的厚度的比值范围在1.1:1~1.3:1之间,通过这样设置,所述卷帘门嵌入所述凹槽后,由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卷帘门的厚度大,使得所述卷帘门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避免所述卷帘门在开卷或收卷时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存在抵触摩擦,使得所述卷帘门在动作时能更加顺畅;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卷帘门的厚度的比值在1.1:1~1.3:1之间,在避免所述卷帘门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抵触摩擦的前提下,保证所述卷帘门开卷后的密闭性好;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卷帘门的厚度的比值小于1.1:1,虽然能更好的保证卷帘门收卷后的密闭性,但是所述卷帘门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的间隙过小,所述卷帘门在开卷或收卷时存在震动的现象,卷帘门可能会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抵触摩擦;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卷帘门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3:1,虽然能很好避免所述卷帘门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抵触摩擦,但是所述卷帘门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的间隙过大,卷帘门收卷后的密闭性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进风端,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出风端,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密封毛条,通过这样设置,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卷帘门通常会被流体压力压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密封毛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密封毛条与所述卷帘门抵触可以很好地避免所述卷帘门与侧壁存在摩擦的情况,并且可以降低所述卷帘门动作时的阻力,降低噪音以及提高所述卷帘门开卷后的密闭性。

作为优选,所述卷帘外框由型材组成,所述型材内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一腔体,所述卷帘外框还包括外壁面,所述型材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壁面呈45°角设置,通过这样设置,设有所述第一腔体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卷帘外框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所述卷帘外框的整体重量,还减少了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所述型材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壁面呈45°角设置,便于将所述型材拼接成所述卷帘外框。

作为优选,所述下挂钩的内壁呈u型设置,所述上挂钩的端部设有椭圆柱,所述椭圆柱与所述下挂钩的内壁相适配,通过这样设置,当所述上挂钩与所述下挂钩扣合连接时,通过所述上挂钩的所述椭圆柱与所述下挂钩的内壁配合,所述下挂钩可绕着所述椭圆柱的轴线相对所述上挂钩转动,便于所述下挂钩相对所述上挂钩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挂钩上设有防脱钩,所述第二台阶包括平直段及弯折段,所述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卷帘片主体连接,所述平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折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折段的另一端可与所述防脱钩抵触,通过这样设置,当所述下挂钩相对所述上挂钩绕着所述椭圆柱的轴线旋转90°时,所述弯折段与所述防脱钩抵触,从而限制了所述下挂钩相对所述上挂钩进一步转动,所述防脱钩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也避免所述上挂钩转动角度过大而脱钩。

作为优选,所述卷帘片主体内设有中空的第二腔体,所述卷帘片主体包括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多片第一加强筋,多片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卷帘片主体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及所述右侧壁连接,通过这样设置,设有所述第二腔体能提高所述卷帘门的隔音降噪效果及保温效果,且设有所述第一加强筋能提高所述卷帘门的结构强度及抗风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轴、电机及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及支架侧板,所述支架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支架侧板,所述支架侧板与所述卷帘外框连接,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卷轴的一端内,所述卷轴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架底板一端的所述支架侧板连接,所述电机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架底板另一端的所述支架侧板连接,所述卷帘门与所述卷轴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卷帘外框连接提高了所述卷帘外框的结构强度,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卷轴绕着所述卷轴的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卷帘门进行收卷或开卷动作,从而控制所述风机开合装置的开启与闭合。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侧板位于所述卷帘外框的开口处设有导向块,通过这样设置,所述导向块给位于开口处的所述卷帘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所述卷帘门进行开卷或收卷时更加灵活顺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及上述的风机开合装置,在建筑墙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建筑墙体的外侧,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通风口对接,所述风机开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建筑墙体的内侧,且所述出风端与所述通风口对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当风机运行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帘门收卷动作,所述卷帘门收卷后,即所述风机开合装置开启时的实际进风面积相对较大,并且所述卷帘外框的内壁面呈弧面设置,所述卷帘外框具有集流作用,能提高进风量。

2、当风机运行时,所述卷帘外框的内壁面由于呈弧面设置,所述内壁面对流体具有导向作用,降低风阻,当流体从所述进风端流向所述出风端时,所述内壁面形成渐缩形流道,使流体逐渐加速,在风机的进风口前建立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减少紊乱气流,降低流动损失,从而提高进风效率及提高风机能效比。

3、当风机不工作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帘门开卷动作,所述卷帘门开卷后,由于相邻的两片所述卷帘片之间通过所述上挂钩与所述下挂钩扣合连接,且相邻的两片所述卷帘片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的凹凸配合,所述垂直段嵌入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上挂钩之间,使得相邻的两片所述卷帘片之间的缝隙小,且所述卷帘门嵌入所述凹槽中,从而保证所述卷帘门开卷后,即所述风机开合装置闭合时的密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型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卷帘门部分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卷帘片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0、卷帘门;11、卷帘片;11.1、卷帘片主体;11.1.1、左侧壁;11.1.2、右侧壁;11.1.3、底壁;11.2、下挂钩;11.2.1、垂直段;11.2.2、连接段;11.2.3、开口段;11.3、上挂钩;11.3.1、椭圆柱;11.3.2、横向段;11.4、第一台阶;11.5、第二台阶;11.5.1、弯折段;11.5.2、平直段;11.6、防脱钩;11.6.1、限位段;11.6.2、外侧段;11.7、第一加强筋;11.8、第二加强筋;11.9、定位槽;20、卷帘外框;21、型材;21.1、第一端面;21.2、第二端面;21.3、内壁面;21.4、外壁面;21.5、凹槽;21.6、第一腔体;22、密封毛条;30、驱动机构;31、卷轴;32、电机;32.1、定子;32.2、转子;32.3、凸台;33、尾插;34、支架侧板;35、支架底板;36、电机固定板;37、上导向块;38、下导向块;40、风机;50、建筑墙体;60、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机开合装置,风机开合装置设置在风机40的进风口处;

参考图1、2及5,风机开合装置包括卷帘外框20、卷帘门10及驱动机构30,卷帘外框20呈型,卷帘外框20由三根型材21组成,卷帘外框20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开口,卷帘外框20沿风机40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及出风端,卷帘外框20包括第一端面21.1、内壁面21.3、第二端面21.2及外壁面21.4,第一端面21.1与第二端面21.2相对设置,且第一端面21.1位于进风端,第二端面21.2位于出风端,内壁面21.3沿风机40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面21.1及第二端面21.2连接,外壁面21.4沿风机40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面21.1及第二端面21.2连接,内壁面21.3为位于卷帘外框20内的面,内壁面21.3与外壁面21.4相对设置,三根型材21的两端与对应的外壁面21.4呈45°角设置,即型材21的两端与自身的外壁面21.4呈45°角设置,便于将型材21拼接形成卷帘外框20,相邻的两根型材21拼接形成90°夹角,且相邻的两根型材21通过角铁60固定连接,角铁60与型材2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保证卷帘外框20的结构强度,并且卷帘外框20可以通过角铁60与建筑墙体50固定连接,内壁面21.3呈弧面设置,且内壁面21.3与第一端面21.1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一端面21.1重合,内壁面21.3与第二端面21.2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二端面21.2垂直,内壁面21.3设有安装卷帘门10的凹槽21.5;

参考图1-2及6-7,卷帘门10嵌入凹槽21.5内,卷帘门10由多片卷帘片11组成,卷帘片11包括卷帘片主体11.1,卷帘片主体11.1的上部右侧设有向内凹陷的上挂钩11.3,卷帘片主体11.1的下部设有向外凸伸的下挂钩11.2,上挂钩11.3与下挂钩11.2相适配,相邻的两片卷帘片11通过上挂钩11.3与下挂钩11.2扣合连接,下挂钩11.2包括与卷帘片主体11.1连接的垂直段11.2.1,下挂钩11.2的开口设置在垂直段11.2.1的右侧,卷帘片主体11.1的下部位于垂直段11.2.1的左侧设有凹陷的第一台阶11.4,卷帘片主体11.1上部的左侧设有凸起的第二台阶11.5,第一台阶11.4与第二台阶11.5相适配,且第二台阶11.5与上挂钩11.3的间距等于垂直段11.2.1的厚度,上挂钩11.3及第二台阶11.5与卷帘片主体11.11之间形成可供上挂钩11.3安装的挂钩槽;

驱动机构30设置在卷帘外框20的开口处,且驱动机构30与卷帘门10连接;

从图2的方向看,优选的,卷帘外框20位于开口处的端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卷帘外框20位于开口处的端部通过角铁60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位于卷帘门10的下方,在不妨碍卷帘门10收卷或开卷的情况下,提高卷帘外框20的整体结构强度。

当风机40运行时,驱动机构30驱动卷帘门10收卷动作,卷帘门10收卷后,即风机开合装置开启时的实际进风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卷帘外框20的内壁面21.3呈弧面设置,卷帘外框20具有集流作用,能提高进风量;且内壁面21.3对流体具有导向作用,降低风阻,当流体从进风端流向出风端时,内壁面21.3形成渐缩形流道,使流体逐渐加速,在风机40的进风口前建立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减少紊乱气流,降低流动损失,从而提高进风效率及提高风机40能效比;

当风机40不工作时,驱动机构30驱动卷帘门10开卷动作,卷帘门10开卷后,由于相邻的两片卷帘片11之间通过上挂钩11.3与下挂钩11.2扣合连接,且相邻的两片卷帘片11之间通过第一台阶11.4与第二台阶11.5的凹凸配合,使得相邻的两片卷帘片11之间的缝隙小,且卷帘门10嵌入凹槽21.5中,垂直段11.2.1嵌入第二台阶11.5与上挂钩11.3之间,从而保证卷帘门10开卷后,即风机开合装置闭合时的密闭性好。参考图5,进一步具体描述,内壁面21.3的半径在80-90mm之间,使得卷帘外框20结构合理,进一步减少紊乱气流,降低流动损失,提高风机40效率;凹槽21.5包括第一侧壁、底壁11.1.3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比卷帘门10的厚度大,将卷帘门10安装在凹槽21.5时,由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比卷帘门10的厚度大,使得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卷帘门10在开卷或收卷时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之间抵触摩擦,使得卷帘门10在动作时能更加顺畅。

参考图5,具体而言,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卷帘门10的厚度的比值范围在1.1:1~1.3:1之间,在避免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抵触摩擦的前提下,保证卷帘门10收卷后的密闭性好;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卷帘门10的厚度的比值小于1.1:1,虽然能更好的保证卷帘门10收卷后的密闭性,但是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间隙过下,卷帘门10在开卷或收卷时存在震动的现象,卷帘门10可能会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抵触摩擦;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卷帘门10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3:1,虽然能很好避免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抵触摩擦,但是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间隙过大,卷帘门10收卷后的密闭性差。

图中未示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密封毛条22,密封毛条22通过粘贴方式设置在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上,密封毛条22可与安装在凹槽21.5内的卷帘门10抵触,密封毛条22可以很好的避免卷帘门10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存在抵触摩擦的情况,并且可以降低卷帘门10动作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提高卷帘门10收卷后的密闭性。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靠近进风端,第二侧壁靠近出风端,第二侧壁上设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凸条,位于两条第一凸条之间设有密封毛条22,密封毛条22通过粘贴方式设置在第二侧壁上,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卷帘门10通常会被压向第二侧壁,密封毛条22设置在第二侧壁上,卷帘门10被压第二侧壁时,密封毛条22与卷帘门10抵触,避免卷帘门10与第二侧壁抵触摩擦,在降低卷帘门10动作时的阻力,降低噪音及提高卷帘门10开卷后的密闭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5,型材21内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一腔体21.6,不仅可以保证卷帘外框20整体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卷帘外框20的整体重量,还减少了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考图7,下挂钩11.2的内壁呈u型设置,上挂钩11.3的端部设有椭圆柱11.3.1,椭圆柱11.3.1与下挂钩11.2的内壁相适配,具体而言,下挂钩11.2还包括连接段11.2.2及开口段11.2.3,垂直段11.2.1的一端与卷帘片主体11.1连接,垂直段11.2.1的另一端与连接段11.2.2的一端连接,连接段11.2.2的另一端与开口段11.2.3的一端连接,开口段11.2.3的另一端与卷帘片主体11.1之间存在间隙形成开口,垂直段11.2.1与连接段11.2.2及开口段11.2.3与连接段11.2.2均垂直设置,垂直段11.2.1、连接段11.2.2及开口段11.2.3组成下挂钩11.2,垂直段11.2.1、连接段11.2.2及开口段11.2.3的内侧形成上述下挂钩11.2的内壁,上挂钩11.3包括椭圆柱11.3.1及横向段11.3.2,横向段11.3.2的一端与卷帘片主体11.1连接,横向段11.3.2的另一端与椭圆柱11.3.1的顶端连接,横向段11.3.2及椭圆柱11.3.1形成下挂钩11.2,当上挂钩11.3与下挂钩11.2扣合连接时,椭圆柱11.3.1抵触与下挂钩11.2的内壁抵触,通过上挂钩11.3的椭圆柱11.3.1与下挂钩11.2的内壁配合,下挂钩11.2可绕着椭圆柱11.3.1的轴线相对上挂钩11.3转动,使得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能顺畅转动,便于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进行转动,且椭圆柱11.3.1与下挂钩11.2的内壁抵触时,开口段11.2.3的另一端与横向段11.3.2抵触,提高卷帘门10的抗拉强度。

参考图7,下挂钩11.2上设有防脱钩11.6,第二台阶11.5包括平直段11.5.2及弯折段11.5.1,平直段11.5.2的一端与卷帘片主体11.1连接,平直段11.5.2的另一端与弯折段11.5.1的一端连接,且平直段11.5.2与弯折段11.5.1垂直连接,弯折段11.5.1的另一端可与防脱钩11.6抵触,当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绕着椭圆柱11.3.1的轴线旋转90°时,弯折段11.5.1与防脱钩11.6抵触,从而限制了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进一步转动,防脱钩11.6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上挂钩11.3转动角度过大而脱钩;上述第二台阶11.5与上挂钩11.3的间距具体指弯折段11.5.1与椭圆柱11.3.1之间的最小间距,由于椭圆柱11.3.1的表面为弧面,沿弯折段11.5.1的垂线方向,弯折段11.5.1与椭圆柱11.3.1之间的间距有不同数值,其中弯折段11.5.1与椭圆柱11.3.1之间的最小间距等于垂直段11.2.1的厚度,当上挂钩11.3与下挂钩11.2扣合连接时,垂直段11.2.1的两侧可分别与弯折段11.5.1及椭圆段抵触,保证卷帘门10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并且使得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绕着椭圆柱11.3.1的轴线旋转时具有方向性,从图6的方向看,下挂钩11.2只能相对上挂钩11.3做顺时针转动。

参考图7,防脱钩11.6包括外侧段11.6.2及与弯折段11.5.1抵触的限位段11.6.1,限位段11.6.1的一端与下挂钩11.2连接,限位段11.6.1的另一端与外侧段11.6.2的一端连接,具体而言,限位段11.6.1的一端与连接段11.2.2的中部连接,限位段11.6.1与外侧段11.6.2组成防脱钩11.6,且限位段11.6.1与外侧段11.6.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当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转动时,避免外侧段11.6.2与弯折段11.5.1发生碰撞干涉。

参考图7,弯折段11.5.1的另一端右侧及下挂钩11.2的外壁左侧均设有圆角结构,当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转动时,弯折段11.5.1与下挂钩11.2的圆角结构相互配合起到过渡作用,提高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转动的灵活性,进一步便于下挂钩11.2相对上挂钩11.3进行转动。

参考图7,卷帘片主体11.1内设有中空的第二腔体,提高卷帘门10的降隔音降噪效果及保温效果。

参考图7,卷帘片主体11.1包括左侧壁11.1.1、右侧壁11.1.2及底壁11.1.3,底壁11.1.3的一端与左侧壁11.1.1的底端垂直连接,底壁11.1.3的另一端与右侧壁11.1.2的底端垂直连接,垂直段11.2.1的一端底壁11.1.3的中部垂直连接,且底壁11.1.3与垂直段11.2.1之间形成凹陷的第一台阶11.4,平直段11.5.2的一端与左侧壁11.1.1的顶端垂直连接,左侧壁11.1.1、平直段11.5.2及弯折段11.5.1之间形成凸起的第二台阶11.5,横向段11.3.2的一端与右侧壁11.1.2垂直连接,腔体内设有多片第一加强筋11.7,多片第一加强筋11.7沿卷帘片主体11.1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加强筋11.7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壁11.1.1及右侧壁11.1.2连接,第一加强筋11.7可以提高卷帘门10的结构强度及抗风能力。

参考图7,左侧壁11.1.1及右侧壁11.1.2的内侧均设有多条沿卷帘片主体11.1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11.8,进一步提高卷卷帘门10的结构强度和抗风能力。

参考图7,左侧壁11.1.1及右侧壁11.1.2的外侧设有多个定位槽11.9,且定位槽11.9与第一加强筋11.7一一对应设置,卷帘片11需要通过自攻螺钉与卷轴31连接,由于定位槽11.9与第一加强筋11.7一一对应设置,定位槽11.9标志着第一加强筋11.7的位置,避免采用自动螺钉将卷帘片11与卷轴31连接时,能避开第一加强筋11.7的位置,也便于拧入自攻螺钉。

参考图1-4,驱动机构30包括卷轴31、电机32及支架,支架包括支架底板35及支架侧板34,支架底板3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支架侧板34,支架侧板34包括面板及四周向外的翻边,支架侧板34的翻边包括上翻边、下翻边、左翻边及右翻边,支架侧板34的下翻边与支架底板3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提高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且两端的支架侧板34分别与卷帘外框20位于开口处的端部通过角铁60及螺钉固定连接,使得卷帘外框20及支架形成整体,提高了卷帘外框20的结构强度,电机32的一端设置在卷轴31的一端内,卷轴31的另一端与位于支架底板35一端的支架侧板34连接,电机32的另一端与位于支架底板35另一端的支架侧板34连接,具体而言,上述的电机32为管状电机,管状电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电机32包括呈柱状的定子32.1及设置在定子32.1两端的转子32.2,转子32.2呈八角形,卷轴31内设有与转子32.2相适配的通孔,电机32的一端设置在卷轴31的一端内,且转子32.2与卷轴31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卷轴31的另一端套设有尾插33,尾插33包括转动体与固定轴,转动体套设在固定轴外,转动体穿设于卷轴31内,转动体与卷轴31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固定轴穿设于位于支架底板35一端的支架侧板34内,电机32的定子32.1位于卷轴31外的端部上设有矩形的凸台32.3,位于支架底板35另一端的支架侧板34设有电机固定板36,电机固定板36上设有与凸台32.3相适配的定位孔,定子32.1穿设于位于支架底板35另一端的支架侧板34内,且凸台32.3穿设于定位孔内,凸台32.3上设有销孔,销孔的轴线与定子32.1的轴线相互垂直,凸台32.3穿设于定位孔后,销孔位于电机固定板36的外侧,采用销孔穿设于凸台32.3内对电机32及卷轴31进行定位,限制电机32及卷轴31不能沿轴线方向进行移动,卷帘门10顶端的卷帘片11与卷轴31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通过电机32驱动卷轴31绕着卷轴31的轴线转动,从而驱动卷帘门10进行收卷或开卷动作,从而控制风机开合装置的开启与闭合。

参考图1-4,支架侧板34位于卷帘外框20的开口处设有导向块,具体而言,导向块包括上导向块37及下导向块38,上导向块37到设置在支架侧板34的左翻边上,且上导向块37与卷帘片11的左侧壁11.1.1抵触,下导向块38设置在支架侧板34的下翻边上,且下导向块38与卷帘片11的右侧壁11.1.2抵触,且抵触在上导向块37及下导向块38之间的卷帘片11与位于卷帘外框20内的卷帘片11之间呈夹角设置,当驱动机构30驱动卷帘门10进行收卷时,卷帘门10位于卷帘外框20的开口处脱离凹槽21.5,上导向块37及下导向块38为卷帘门10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卷帘门10能很好地从开口处过渡到卷轴31上;当驱动机构30驱动卷帘门10进行开卷时,卷帘门10位于卷帘门10外框的开口处进入凹槽21.5,上导向块37及下导向块38为卷帘门10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卷帘门10能更好地从开口处过渡到凹槽21.5内,即使得卷帘门10进行开卷或收卷时更加灵活顺畅。

参考图1-4,卷帘门10底端的卷帘片11上设有卷帘下摆,卷帘下摆的上部设有上挂钩11.3,卷帘下摆的上挂钩11.3与卷帘门10底端的卷帘片11的下挂钩11.2扣合连接,由于卷帘下摆有一定的重量,使得位于卷帘外框20内的卷帘门10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并且卷帘门10开卷后,卷帘下摆嵌入远离开口处的型材21的凹槽21.5内,进一步提高风机开合装置闭合时的密闭性。

参考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包括风机40及上述的风机开合装置,在建筑墙体50上设有通风口,风机40设置在建筑墙体50的外侧,且风机40的进风口与通风口对接,风机开合装置设置在建筑墙体50的内侧,且出风端与通风口对接。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