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泵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8322发布日期:2020-12-08 15:1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增压泵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泵,可应用在净水机中用于提高水压。



背景技术:

随着净水产品的发展,用户对于流量、滤芯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净水机上使用的增压泵的流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增压泵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增压泵工作时发热问题更加明显。尤其是为了降低噪音,增压泵外部会设计隔音用的壳体和一些吸引材料,这更不利于增压泵的散热。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诸多技术方案,参考申请号为201410709479.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增压泵》(申请公布号cn109404247a),该文献在电机机壳的壁内设置一些流体通道,在电机运行时,,流过这条流体通道的流体如水、油、气等可以带走由于电流流过定子所产生的热量,给电机带来良好的散热效果。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20192071482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增压泵减震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10371811u),该专利通过支撑板、水袋、冷却水、出水管、弧形散热管和进水管的配合能够对增压泵本体的晃动起到良好的缓冲并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另外一种增压泵散热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增压泵的泵轴驱动风扇或风轮对泵壳进行降温的增压泵散热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压泵散热结构,至少包括泵壳、转子及泵轴,前述转子位于泵壳内,前述泵轴轴向能转动地设于泵壳上并一端设有前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的另一端伸出泵壳;

该散热结构还包括

风扇或风轮,与前述泵轴的另一端驱动连接并位于泵壳外;

聚风罩,设于前述风扇或风轮外周;以及

导风罩,设于前述聚风罩的外侧并与导风罩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导风罩的排风口沿着泵壳外壁吹送。

进一步,所述的泵壳包括圆筒部及设于圆筒部一端的端盖部,所述泵轴的一端伸出端盖部并设有风扇或风轮,所述聚风罩设于端盖部外侧,所述导风罩的排风口沿着圆筒部的外壁吹送。

所述聚风罩侧向具有进风口并前端中部形成口径逐步缩小的出风口。有利于提高风速。

所述导风罩的内壁中部具有轴向凸起的导风柱,该导风柱呈锥状且外壁光滑,所述导风柱伸入聚风罩的出风口并与聚风罩的出风口内壁之间具有供空气流出的间隙。导风柱将空气导到四周,沿着圆筒部的外壁流走。

进一步,所述导风罩包括套筒部及成型于套筒部上的锥体部,所述的导风柱则成型于锥体部内侧,所述的排风口则形成于套筒部的端口上。

导风罩优选如下设置:所述聚风罩围绕进风口成型有卡接部,对应地,所述导风罩具有与前述卡接部卡接配合的卡口。

聚风罩的设置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端盖部的外壁设置有卡勾,对应地,所述聚风罩的内壁设有与卡勾卡接配合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增压泵末端设置风扇或风轮,利用增压泵的泵轴转动时的动力驱动风扇或风轮,不需要额外配比电机。同时,结合聚风罩和导风罩,可以保证空气沿着泵壳外壁吹送,可以有效的加快增压泵散热,避免增压泵温度过高而导致增压泵寿命降低,或引起一些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局部放大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包括泵壳1、转子3、泵轴2、风扇4、聚风罩5和导风罩6,转子3位于泵壳1内,泵壳1包括圆筒部11及设于圆筒部11一端的端盖部12。

泵轴2轴向能转动地设于泵壳1上并一端设有转子3,泵轴2的另一端伸出端盖部12;风扇4设于泵轴2的另一端并位于泵壳1外。当然风扇也可以通过变速机构与泵轴连接,如齿轮组等。本实施例中的风扇还可以采用风轮替代。

聚风罩5设于端盖部12外侧套设于风扇4外周;聚风罩5侧向具有进风口51并前端中部形成口径逐步缩小的出风口52。

导风罩设于聚风罩5的外侧并与导风罩6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导风罩6的排风口65沿着圆筒部11的外壁吹送。导风罩6包括套筒部61及成型于套筒部61上的锥体部62,结合图3所示,锥体部62的内侧轴向凸起的导风柱63,该导风柱63呈锥状且外壁光滑,导风柱63伸入聚风罩5的出风口52并与聚风罩5的出风口52内壁之间具有供空气流出的间隙。排风口65形成于套筒部61的端口上。

聚风罩5围绕进风口51成型有卡接部53,导风罩6具有与卡接部53卡接配合的卡口64。

端盖部12的外壁设置有卡勾121,聚风罩5的内壁设有与卡勾121卡接配合的卡槽54。

利用增压泵的泵轴转动时的动力驱动风扇,不需要额外配比电机。同时,结合聚风罩和导风罩的设置,可以保证空气沿着泵壳外壁吹送,可以有效的加快增压泵散热,避免增压泵温度过高而导致增压泵寿命降低,或引起一些安全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泵散热结构,至少包括泵壳(1)、转子(3)及泵轴(2),前述转子(3)位于泵壳(1)内,前述泵轴(2)轴向能转动地设于泵壳(1)上并一端设有前述的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2)的另一端伸出泵壳(1);

该散热结构还包括

风扇(4)或风轮,与前述泵轴(2)的另一端驱动连接并位于泵壳(1)外;

聚风罩(5),设于前述风扇(4)或风轮外周;以及

导风罩(6),设于前述聚风罩(5)的外侧并与导风罩(6)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导风罩(6)的排风口(65)沿着泵壳(1)外壁吹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1)包括圆筒部(11)及设于圆筒部(11)一端的端盖部(12),所述泵轴(2)的一端伸出端盖部(12)并设有风扇(4)或风轮,所述聚风罩(5)设于端盖部(12)外侧,所述导风罩(6)的排风口(65)沿着圆筒部(11)的外壁吹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5)侧向具有进风口(51)并前端中部形成口径逐步缩小的出风口(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6)的内壁中部具有轴向凸起的导风柱(63),该导风柱(63)呈锥状且外壁光滑,所述导风柱(63)伸入聚风罩(5)的出风口(52)并与聚风罩(5)的出风口(52)内壁之间具有供空气流出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6)包括套筒部(61)及成型于套筒部(61)上的锥体部(62),所述的导风柱(63)则成型于锥体部(62)内侧,所述的排风口(65)则形成于套筒部(61)的端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5)围绕进风口(51)成型有卡接部(53),对应地,所述导风罩(6)具有与前述卡接部(53)卡接配合的卡口(6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12)的外壁设置有卡勾(121),对应地,所述聚风罩(5)的内壁设有与卡勾(121)卡接配合的卡槽(54)。


技术总结
一种增压泵散热结构,至少包括泵壳、转子及泵轴,前述转子位于泵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的另一端伸出泵壳;风扇或风轮与前述泵轴的另一端驱动连接并位于泵壳外;聚风罩设于前述风扇或风轮外周;导风罩设于前述聚风罩的外侧并与导风罩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导风罩的排风口沿着泵壳外壁吹送。利用增压泵的泵轴转动时的动力驱动风扇或风轮,不需要额外配比电机。同时,设置聚风罩和导风罩,空气沿着泵壳外壁吹送,可以有效的加快增压泵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飞;陈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