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246发布日期:2020-09-08 14:1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音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广泛用于空气调节设备、家用电器设备等领域中的冷却和通风。风机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噪音,这与叶轮的旋转有关,叶轮在高速、低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风机的噪声尤为突出。现有的消音风机多为在风机内设置吸引材料,通过吸音材料的吸音作用,起到了减少噪音的效果。此类风机在使用时至少存在如下不足:吸音材料单一,设置方式简单且不够科学合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噪音,但消音后仍能感受到引起听觉不适的噪音,消声效果不够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风机,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消声风机吸音材料单一、吸音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导致的消声效果不佳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音风机,包括消声仓,所述消声仓包括壳体、孔板、消音棉和消声锥,所述壳体左右贯通,孔板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孔板与壳体之间填充有消音棉,消声锥的左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左端,消声锥的右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右端;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进风筒,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出风筒,进风筒的中部通过支架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形状与壳体内腔形状相配合,孔板铆接于壳体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锥由吸音板材制成,消声锥设置于壳体内腔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锥的细端位于壳体内腔左端,消声锥的粗端位于壳体内腔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锥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导流帽,导流帽呈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帽的底面与消声锥铆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锥左端的支撑杆、消声锥右端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电机的支架均分别呈圆形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音风机具有以下优点:电机驱动叶轮旋转,风体从进风筒进入消声仓内部,并在消声仓内沿孔板与消声锥之间的通道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孔板进行一级消音,经消声锥进行二级消音,经消音棉进行三级消音,由于风体在消声腔内呈环形通道流动,风体被削薄,结合上述三级消音,消音的效果增强,尤其是消声锥由进风筒端向出风筒端逐渐变粗,风体通道相应变窄,风体被削至更薄,从而极大提高了风体的消音效果,使得从出风筒排出的风达到令人听觉上能够接受的分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孔板、3消音棉、4消声锥、5支撑杆、6进风筒、7出风筒、8支架、9电机、10叶轮、11导流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消音风机,包括消声仓,所述消声仓包括壳体1、孔板2、消音棉3和消声锥4,所述壳体1左右贯通,孔板2固定在壳体1的内腔,孔板2与壳体1之间填充有消音棉3,消声锥4的左端通过支撑杆5固定于壳体1内腔的左端,消声锥4的右端通过支撑杆5固定于壳体1内腔的右端;所述壳体1的左端设置有进风筒6,壳体1的右端设置有出风筒7,进风筒6的中部通过支架8固定有电机9,电机9的转轴上安装有叶轮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孔板2形状与壳体1内腔形状相配合,孔板2铆接于壳体1内腔。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锥4由吸音板材制成,消声锥4设置于壳体1内腔的中心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锥4的细端位于壳体1内腔左端,消声锥4的粗端位于壳体1内腔的右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锥4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导流帽11,导流帽11呈半球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帽11的底面与消声锥4铆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锥4左端的支撑杆5、消声锥4右端的支撑杆5和用于固定电机9的支架8均分别呈圆形阵列排布。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音风机,使用时电机9驱动叶轮10旋转,风体从进风筒6进入消声仓内部,并在消声仓内沿孔板2与消声锥4之间的通道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孔板2进行一级消音,经消声锥4进行二级消音,经消音棉3进行三级消音,由于风体在消声腔内呈环形通道流动,风体被削薄,结合三级消音,消音的效果增强,尤其是消声锥4由进风筒6端向出风筒7端逐渐变粗,风体通道相应变窄,风体被削至更薄,从而极大提高了风体的消音效果,使得从出风筒7排出的风达到令人听觉上能够接受的分贝。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仓,所述消声仓包括壳体、孔板、消音棉和消声锥,所述壳体左右贯通,孔板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孔板与壳体之间填充有消音棉,消声锥的左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左端,消声锥的右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右端;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进风筒,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出风筒,进风筒的中部通过支架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形状与壳体内腔形状相配合,孔板铆接于壳体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锥由吸音板材制成,消声锥设置于壳体内腔的中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锥的细端位于壳体内腔左端,消声锥的粗端位于壳体内腔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锥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导流帽,导流帽呈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的底面与消声锥铆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锥左端的支撑杆、消声锥右端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电机的支架均分别呈圆形阵列排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音风机。该种消音风机,包括消声仓,消声仓包括壳体、孔板、消音棉和消声锥,壳体左右贯通,孔板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孔板与壳体之间填充有消音棉,消声锥的左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左端,消声锥的右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右端;壳体的左端设置有进风筒,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出风筒,进风筒的中部通过支架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叶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音风机,风体从进风筒进入消声仓内部,并在消声仓内沿孔板与消声锥之间的通道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孔板进行一级消音,经消声锥进行二级消音,经消音棉进行三级消音,消音的效果增强,使得排出的风达到令人听觉上能够接受的分贝。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利勃登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