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格栅板、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113发布日期:2021-02-03 13:2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导风格栅板、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导风格栅板及应用其的出风阵列机构和出风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器领域具有出风功能的设备种类很多,如风扇、空调、暖风机和空气净化器等等,其中立柱式风扇和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外形整体设计美观,占地空间小,出风性能相对传统出风设备更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立柱式风扇和空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由于有圆柱形外壳,内部出风结构固定灵活性不够高,不能同时对多个不同方向或区域实现吹风,只能通过设置可摆动的导风格栅来往复摆动向不同方向实现轮流吹风,这种往复摆动的吹风方式在很多使用场景下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对出风操作的使用需求。
[0003]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出现了多种技术方案:
[0004]
如专利号为cn201520561551.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一种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该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有上下多段摆叶,每段摆叶可以独立摆动向不同方向吹风。如专利号为cn201710425073.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设有三个出风口,出风设有摆动导风板可向不同方向吹风;再如专利号为cn20152069294.6,其公开了一种塔扇,其机身采用多段式设计,每段设有独立的驱动和进出风结构,每段机身能独立转动向不同方向吹风。
[0005]
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多段摆叶,多个出风口还是多段机身独立摆动的方案,其只是在传统立柱式风扇或空调的基础上,将传统单一出风口或方向的出风设备从结构上增多到具有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独立出风口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出风设备实现多个方向独立或同时吹风,但是因为这些出风设备完成组装后,一旦出厂,出风设备的结构已经固定,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已经固定,无法再根据使用场景或用户的实际情况不同实时变换出风口和方向的数量和使用参数。因此在使用结构的灵活性上,现有出风设备的使用模式很有限,而且吹风参数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吹风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导风格栅板及应用其的出风阵列机构和出风设备,使得所述出风设备能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灵活切换出风口数量及出风方向。
[0007]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导风格栅板,其包括环形板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内的圆弧形风道沿;所述圆弧形风道沿设有所述出风窗口部。
[0009]
更优的,所述导风格栅板还设有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窗口部对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环形板呈环形,所述环形板具有内环边和外环边;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为内环边以内的区域;所述环
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为外环边以外的区域;所述环形板在自身所在平面内将空间分割成内环区域和外环外侧的区域这两个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将这两个区域连通。
[0010]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呈环形,且其环边各个位置的宽度不完全相等。
[0011]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椭圆形。
[0012]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内环边内切于内圆,其外环边外切于外圆,且所述内圆的圆心和所述外圆的圆心在所述环形板的法向方向上不重合。
[0013]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平行分布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
[0014]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平行分布于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
[0015]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包括正对设置的上环板和下环板,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圆弧形风道沿设置于所述上环板和所述下环板之间。
[0016]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构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滑动接触。
[0017]
更优的,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设有滚珠。
[0018]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应用如上所述的导风格栅板,其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所述导风格栅板或多层所述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中相邻的所述导风格栅板设有的所述圆弧形风道沿拼接,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中部竖直设有管状的中部风道。
[0019]
一种出风设备,其应用如上所述出风阵列机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导风格栅板及应用其的出风阵列机构和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设有的用于驱动气流流动的所述出风装置;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具有多层风道层结构,每层风道层结构可以独立或组合转动,可调整所述出风设备的出风方向、风量或紊流度,所述出风设备不设置设备外壳,可实现全周边出风;所述出风设备能根据使用环境及用户情况,实时快速的调整出风工作情况,相对于现有的出风设备而言,所述出风设备的结构简单巧妙且使用状态更加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能给用户更好的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图2中虚线圈p圈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与所述驱动组件组装时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其中:离心风轮a10,风轮驱动装置a11,导风外壳a12,底部安装座a13,顶部安装座a14,进风管道a15,热交换器a16,出风阵列机构a20,导风格栅板 a21,环形板a22,风道结构a23,风道板a24,圆弧形风道沿a25,出风窗口部 a251,中部风道a26,支撑柱a27,滚珠a28,泵体a31,驱动管道a32,驱动组件a33,滑块a34,环形轨道a35,环形通槽a36,卡槽a37,弹性伸缩件a38。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2]
如图1-9所示,一种出风设备,其具体为离心出风设备,所述导风格栅板应用于所述离心出风设备中,但并不局限只应用于改类型的出风设备中。具体的,所述出风设备包括出风装置和出风阵列机构a20;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层结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的中部竖直设有中部风道a26;所述中部风道a26在所述风道层结构处沿水平方向设有出风窗口部a251;且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安装位置保持相对固定;所述中部风道a26的一端与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其另一端封堵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单元驱动装置和与所述单元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
[0033]
如图2和4所示,所述出风装置包括:离心风轮a10、风轮驱动装置a11和导风外壳a12;所述风轮驱动装置a11与所述离心风轮a10传动连接,所述离心风轮a10设置于所述导风外壳a12内,所述导风外壳a12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很多样化,可以驱动固定方向的气流进入所述中部风道a26即可。采用所述离心风轮a10的离心出风装置,可以让所述出风设备的具有足够要求的出风参数的前提下,让所述出风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所需安装空间更小。
[0034]
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设备的顶部安装座a14或底部安装座a13。所述出风装置具体安装位置可多样选择;将其设置在出风设备的顶部或底部,能使得所述中部风道a26位于更加适合对人体吹风的机身段,其该段机身段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设备中部的实施方案更长。最优的实施方案是,将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设备的底部安装座a13,这样可以将所述出风设备的重心尽可能设置在一端,当所述出风设备树立放置使用时,可以保持机身的稳定,不易出现晃动和倾倒。
[0035]
所述顶部安装座a14或底部安装座a13设有进风外壳;所述进风外壳呈管状格栅结构;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进风外壳内,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出风装置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外壳的管壁区域设置。所述进风外壳能对所述出风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另外,管状格栅结构使得所述出风装置能在所述出风设备的顶部或者底部实现360度大范围进风,能尽可能增大进风区域,有利于提高所述出风设备的进风量。
[0036]
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中部风道a26通过进风管道a15连通;所述进风管道a15内设有热交换器a16。具体的,所述热交换器a16可以与其他温度调节设备配合,如与空调外机或发热设备配合,可以对经过所述出风设备的气流进行温度调节,可以实现空调或暖风机的功能;将所述热交换器a16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a15内,能进一步提高所述热交换
器a16对气流的温度调节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是,所述热交换器a16呈板状,倾斜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a15 的内部,使得流经所述进风管道a15的气流均可与所述热交换器a16接触。
[0037]
如图7-9所示,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a21。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整体呈管状,其一方面将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上方的区域罩起,形成所述中部风道a26,也起到保护出风设备内部结构的作用,可以避免用户将肢体伸入所述出风装置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包括多层可以单独或者组合水平转动的风道层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不仅能实现水平出风方向的调整,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不同出风高度的调节。
[0038]
所述导风格栅板a21包括环形板a22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板a22的内环的圆弧形风道沿a25;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设有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所述出风阵列机构a20中相邻的所述导风格栅板a21设有的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拼接形成所述中部风道a26。每块所述导风格栅板a21均设有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相邻的导风格栅板a21之间设有的圆弧形风道沿a25的端面紧贴,使得多个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拼接成管状的所述中部风道a26,且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 可以根据需要绕着相同的轴心相对水平转动;所述中部风道a26的一端被封堵,进入所述中部风道a26的气流,最终从各个所述导风格栅处设有的出风窗口部 a251流出,从而利用所述导风格栅板a21设置了所述中部风道a26和出风方向调节结构。
[0039]
所述导风格栅板a21还设有风道结构a23;所述风道结构a23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对接,其另一端与与所述环形板a22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和风道结构a23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出风设备的出风需要设置;所述出风装置开始工作时,气流会先进入所述中部风道a26,再从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流出,最终经过所述环形板a22的环面区域向所述出风设备周边流出;在所述环形板a22的环面上设置所述风道结构a23可以进一步划分限定气流从所述环形板a22的内环区域向周边辐射流出的方向,同时所述风道结构 a23随着所述环形板a22转动,可以实现气流方向的快速精准调整。
[0040]
所述环形板a22呈环形,且其环边各个位置的宽度不完全相等。所述风道结构a23是设置在环形板a22上的,因此不同位置的风道结构a23长度是根据所述环形板a22对应位置的环边的宽度来设置;将所述环形板a22设置成各个位置宽度不一致的环状,可以让所述风道结构a23长度是不一致的;而当出风装置出风参数固定时,每个所述风道结构a23流出气流的紊流度是与风道结构 a23的长度相关的,因此将所述环形板a22设置成椭圆环或者其他宽度不一的形状,可以使得所述出风设备出风紊流度更加多样,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或组合。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环形板a22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椭圆形。或所述环形板a22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圆形,且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的圆心在所述环形板a22的法向方向上不重合。所述内环边和外环边的形状很多样,可以是多边环形也可以规则的圆形,无论所述内环边和外环边具体是什么形状,两者必定内切或外切一个虚拟的圆,对应的圆即分别为内圆或外圆;所述环形板使环状的,即内圆必定小于外圆,所述内圆和所述外圆圆心不重合,即使得进一限定了所述环形板板a22的环边各处宽度之间,可以是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是不可是完全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安装所述环形板板a22的环边的宽度设置风道结构长度存在变化,使得出风参数可以根据所述环形板板a22的转动而变化。
[0041]
如图4和9所示,所述环形板a22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a24,多块所述风
道板a24平行分布于所述环形板a22的下表面。所述风道结构a23的具体设置方式很多样,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所述环形板a22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出风道板a24,多块所述风道板a24平行分布于所述环形板a22的上表面。或所述环形板a22包括正对设置的上环板和下环板,所述风道结构a23和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设置于所述上环板和所述下环板之间。风道结构a23为管状结构;本方案中采用了一种简化方案,所述风道结构a23是由两侧的风道板a24 和两个上下相邻的环形板a22组合而成的管道结构,使得所述导风格栅板a21 的生产制造成本更低,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优的,当所述风道板a24设置在环形板a22的下表面时,所述环形板a22的槽状结构是倒扣设置的,不容易积灰尘,灰尘会更容易落在环形板a22的上表面,在清理时对环形板a22上表面清理会比清理下表面更加容易。
[0042]
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柱a27,所述支撑柱a27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a22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a27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a22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柱a27可以保证上下叠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高度固定,进而保证所述风道结构a23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如风道板a24等线形或者面结构与环形板a22滑动接触,采用所述支撑柱a27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a22的点接触,可以减小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的滑动摩擦,使得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更加顺畅。
[0043]
所述支撑柱a27的滑动端设有滚珠a28。所述支撑柱a27的滑动端设有滚珠 a28。所述滚珠a28与相邻的所述环形板a22对应位置滚动接触,将支撑柱a27 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表面点面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可以进一步减小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驱动负荷,使得所述风道层结构驱动转动更加顺畅灵活。
[0044]
如图4-6所示,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包括:泵体a31、驱动安装支架、控制阀和驱动组件a33;所述驱动组件a33包括:环形轨道a35、滑块a34和弹性伸缩件a38;所述滑块a34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a35;所述弹性伸缩件a38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a35两侧的半圆环内;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 的一端为封闭端,且两个所述封闭端分别顶压于所述滑块a34的两侧;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a35内,且均通过驱动管道a32均匀与所述泵体a31连通;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泵体a31向所述伸缩腔体泵入的介质流量,进而控制所述弹性伸缩件a38沿所述环形轨道a35的伸缩长度;所述驱动组件a33设置于所述驱动安装支架,所述滑块a34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具体的所述驱动支架和所述驱动组件a33设置于所述中部风道a26 内,且相对于所述出风设备的底部安装座a13或顶部安装座a14固定。所述单元驱动装置采用液泵、控制阀和所述驱动组件配合的方案,不仅使得所述出风设备的中风道层结构的驱动结构更加精准便于控制,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0045]
所述驱动安装支架的内部设有所述驱动管道a32,所述安装支架外壁设有接头部,所述环形轨道a35插合连接于所述接头部,使得所述弹性伸缩件a38的伸缩腔体与所述驱动管道a32连通。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连接所述泵体a31 和驱动组件a33的驱动管道a32及用于安装支撑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驱动安装支架设置成一体,即所述驱动管道a32为刚性材料支撑的管道支架,可进一步简化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结构,也能提高结构稳定性;此外,所述环形轨道a35 与所述驱动安装支架采用插合接头插合固定,可以简化所述驱动组件a33与所述驱动安装支架的组装或拆卸操作,便于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生产组装和后续拆卸维修保养。
[0046]
所述环形轨道a35内部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外壁设有环形通槽a36;所述滑块a34的滑动端滑动限位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滑块a34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环形通槽a36延伸至所述环形轨道a35外部,并与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驱动部连接。所述滑块a34沿着所述环形通槽a36可更加进准稳定的沿所述环形轨道a35滑动,于此同时所述风道层结构与所述滑块a34连接,所述风道层结构也相当于所述环形轨道a35位置固定,所述滑块a34沿所述环形腔滑动时,所述风道层结构也相对于所述环形腔稳定精准转动,从而既提高了所述出风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也提高可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对所述风道层结构的驱动精准性和稳定性。
[0047]
如图5和8所示,所述滑块a34的连接端设有卡槽a37;所述导风格栅板 a21包括环形板a22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板a22的内环的圆弧形风道沿a25;所述圆弧形风道沿a25设有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所述环形板a22设有风道板a24,所述滑块a34的连接端穿过所述出风窗口部a251将任意一块所述风道板a24卡合至所述卡槽a3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驱动部即为某块所述风道板a24,在将所述滑块a34与所述风道层结构连接时,只需将所述卡槽 a37与任意一块所述风道板a24卡合固定即可,使得驱动组件a33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组装更加快捷简单,同时也让所述风道层结构的结构设置更加简化,节约生产成本。
[0048]
所述泵体a31为液泵或气泵;所述弹性伸缩件a38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件。所述泵体a31泵入所述伸缩腔体中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液体,因此所述泵体a31的具体也可以是液泵或者液泵;所述弹性伸缩件a38具体可以是弹性橡胶制成的管状件,其一端封堵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泵体a31连通,所述泵体a31向所述环形轨道a35内的一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中泵入介质,使得该组弹性伸缩件a38伸长,同时另外一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中的介质回流至外部,从而实现收缩;所述环形轨道a35内部的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一组伸长另一组收缩,从而带动设置于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a38之间的滑块a34向一侧滑动,利用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实现了精准灵活驱动各个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的目的,使得所述风道层结构的转动控制操作更加精准和快速。
[0049]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0]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52]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53]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5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