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4247发布日期:2021-03-23 11:30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机液压元件,尤其是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是机械模锻件生产中起到安全保护和定压作用的液压元件;主要包括直动式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比例溢流阀、插装式溢流阀等类型,目前,市场上的用于高压的溢流阀主要使用插装式溢流阀;其不足之处在于,当锻压机处于高压或超高压状态时,普通的插装式溢流阀无法满足其压力要求;使用的弹簧刚度较硬,导致出现调压不便,压力波动大的现象。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弹簧式减压溢流阀,其公开号cn206429713u。包括丝杆,丝杆顶部装有设有内螺纹的圆筒,气流挡板底部设有气流阀座,气流阀座右侧设有气流孔,水流孔下部设有溢流阀座,圆柱阀芯内设有装在丝杆底部的气囊密封装置,气囊密封装置下部设有溢流通孔,丝杆中部包覆有一端固定在阀壳孔下部的第一调压弹簧,第一调压弹簧外侧设有包覆在l形杆上的第二调压弹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利用滚动丝杠螺母副实现弹簧的调节,无法实现超高压系统压力的调节,且调压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一般溢流阀无法满足高压或超高压的压力要求,弹簧刚度较硬,导致调压不便和压力波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插装阀弹簧腔压力,满足超高压的压力要求的插装式溢流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包括插装溢流阀的插装阀阀体、插装阀增压阀芯以及插装阀弹簧,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在插装阀弹簧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设有外控溢流阀,所述的外控溢流阀包括工字形的外控溢流阀阀芯,包裹外控溢流阀阀芯的外控溢流阀阀体,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同一侧依次设有外部控制孔,入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入油孔与插装溢流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在出油孔一侧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通过连接孔连接设有伺服缸缸体,所述的伺服缸缸体在外控溢流阀阀体内设有伺服缸活塞部,伺服缸活塞部与外控溢流阀阀芯之间设有外控溢流阀弹簧;所述伺服缸缸体设有换向槽和活塞槽,所述的换向槽内设有王字形换向阀阀芯,所述的换向槽一侧依次设有换向阀左侧孔,换向阀中部孔和换向阀右侧孔,所述的出油孔与换向阀左侧孔和换向阀右侧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换向槽在另一侧设有活塞连接左孔和活塞连接右孔,所述的活塞槽内设有伺服活塞,所述的活塞槽在活塞连接左孔一侧设有活塞左孔和活塞右孔,所述的活塞左孔与活塞连接右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活塞右孔与活塞连接左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换向阀中部孔通过管道连接设有高压变量泵,所述的出油孔和高压变量泵均与内部油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高压变量泵与外部控制油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油箱与外部控制孔通过管道连接;当负载油压过大,当插装阀无法有效调节的时候,可以根据高压变量泵的数值,移动换向阀的阀芯向外控溢流阀移动,油液可以通过管道和活塞孔流入一侧的活塞槽,另一侧的则通过另一个活塞孔经过换向阀流回油箱,从而推动伺服缸缸体向外控溢流阀阀体一侧移动;通过外控溢流阀弹簧的压缩,最终打开外部控制孔的开关,油液进入到外控溢流阀阀体后,外控溢流阀阀体内部产生一定的油压,并通过管道作用在插装阀增压阀芯,用来平衡负载的压力,通过整体的结构,使得溢流阀不仅仅通过弹簧的压力来保持油压平衡,提高了可以进行油压平衡的上限,满足超高压时的溢流阀要求,且调节比较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装阀增压阀芯成t字形,且与插装阀弹簧连接的一端面积是下端面积的1.5至2.5倍;将插装阀阀芯的上端面积设置成比下方的面积大,使得阀芯平衡时两端压力之比为两者面积的反比,从而实现了用较小的压力控制较大压力的目的,起到了增压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向阀中部孔通过管道连接设有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负载端与内部油箱相连,所述的高压变量泵和直动式溢流阀均与压力表相连;换向阀阀芯移动的过程中,油压在控制装置内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为速度较快导致油压过大,在油液回流的管道上加装直动式溢流阀来控制油压,并且通过与压力表相连,实时监控压力,保证系统不因为油压过大而被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装阀阀体、出油孔和直动式溢流阀连接的内部油箱为同一个油箱,所述的高压变量泵连接的油箱为外部油箱;外控式溢流阀和插装阀相连接,控制油液来自外部,插装阀、外控溢流阀、直动式溢流阀共用一处油箱,当过载时候,系统压力超过插装阀上部油液压力,溢流阀阀芯移动实现溢流,外控溢流阀也可以移动,不会出现因为油压不同而无法工作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伺服缸缸体在换向槽左孔一侧设有手柄槽,所述的手柄槽内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换向阀阀芯固定连接;通过手柄来拨动换向阀阀芯,使得整体结构能够手动进行调压,将一个很小的位移转化成一个比较大的液压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装阀增压阀芯内设有插装阀阻尼孔,所述的插装阀阻尼孔由负载端向弹簧端延伸;由于插装溢流阀弹簧一侧的内部压力低于插装阀的进口压力,在插装阀增压阀芯设置插装阀阻尼孔,可以有效保持插装阀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芯内设有外控溢流阀阻尼孔,所述的阻尼孔呈t字形,由外控溢流阀阀芯靠近外部控制孔的一端向工字形的外控溢流阀阀芯两侧延伸;由于外控溢流阀弹簧一侧的内部压力,在压缩的过程中低于左侧的压力,在外控溢流阀阀芯内设置外控溢流阀阻尼孔,可以让压缩部分的油液压出阀体,有效保持外控溢流阀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满足高压或超高压锻压机的使用需求;(2)调压便捷;(3)压力波动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装式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控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伺服缸缸的结构示意图。

1,插装溢流阀;2,外控溢流阀;3,管道;4,伺服缸缸体;5,换向阀阀芯;6,伺服活塞;7,高压变量泵;8,内部油箱;9,外部控制油箱;10,直动式溢流阀;11,压力表;101,插装阀阀体;102,插装阀增压阀芯;103,插装阀弹簧;104,插装阀阻尼孔;201,外控溢流阀阀芯;202,外控溢流阀阀体;203,外部控制孔;204,入油孔;205,出油孔;206,连接孔;207,外控溢流阀弹簧;208,外控溢流阀阻尼孔;401,伺服缸活塞部;402,换向槽;403,活塞槽;404,换向阀左侧孔;405,换向阀中部孔;406,换向阀右侧孔;407,活塞连接左孔;408,活塞连接右孔;409,活塞左孔;410,活塞右孔;411,手柄槽;4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插装式溢流阀,如图2所示,包括插装溢流阀1的插装阀阀体101、插装阀增压阀芯102以及插装阀弹簧103,所述的插装阀增压阀芯成t字形,且与插装阀弹簧连接的一端面积是下端面积的2倍,所述的插装阀增压阀芯内设有插装阀阻尼孔104,所述的插装阀阻尼孔由负载端向弹簧端延伸,所述的插装溢流阀在插装阀弹簧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设有外控溢流阀2,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控溢流阀包括工字形的外控溢流阀阀芯201,包裹外控溢流阀阀芯的外控溢流阀阀体202,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同一侧依次设有外部控制孔203,入油孔204和出油孔205,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芯内设有外控溢流阀阻尼孔208,所述的阻尼孔呈t字形,由外控溢流阀阀芯靠近外部控制孔的一端向工字形的外控溢流阀阀芯两侧延伸,所述的入油孔与插装溢流阀通过管道3连接;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在出油孔一侧端部设有连接孔206,所述的外控溢流阀阀体通过连接孔连接设有伺服缸缸体4,如图4所示,所述的伺服缸缸体在外控溢流阀阀体内设有伺服缸活塞部401,伺服缸活塞部与外控溢流阀阀芯之间设有外控溢流阀弹簧207;所述伺服缸缸体设有换向槽402和活塞槽403,所述的换向槽内设有王字形换向阀阀芯5,所述的伺服缸缸体在换向槽左孔一侧设有手柄槽411,所述的手柄槽内设有手柄412,所述的手柄与换向阀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换向槽一侧依次设有换向阀左侧孔404,换向阀中部孔405和换向阀右侧孔406,所述的出油孔与换向阀左侧孔和换向阀右侧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换向槽在另一侧设有活塞连接左孔407和活塞连接右孔408,所述的活塞槽内设有伺服活塞6,所述的活塞槽在活塞连接左孔一侧设有活塞左孔409和活塞右孔410,所述的活塞左孔与活塞连接右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活塞右孔与活塞连接左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换向阀中部孔通过管道连接设有高压变量泵7,所述的出油孔和高压变量泵均与内部油箱8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高压变量泵与外部控制油箱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油箱与外部控制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换向阀中部孔通过管道连接设有直动式溢流阀10,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负载端与内部油箱相连,所述的高压变量泵和直动式溢流阀均与压力表11相连,所述的插装阀阀体、高压变量泵和直动式溢流阀连接的内部油箱为同一个油箱,所述的高压变量泵连接的油箱为外部油箱。

使用中,当负载油压过大,插装阀无法有效调节的时候,启动高压变量泵,向外控溢流阀一侧拨动手柄,带动换向阀阀芯向前移动,油液通过管道和活塞孔流入一侧的活塞槽,另一侧的则通过另一个活塞孔经过换向阀流回油箱,因为活塞固定,所以推动伺服缸缸体向外控溢流阀阀体一侧移动;通过外控溢流阀弹簧的压缩,从而推动外控溢流阀阀芯的移动,打开外部控制孔的开关,从而使得油液进入到外控溢流阀阀体内部,外控溢流阀阀体内部产生一定的油压,作用在插装阀增压阀芯,用来平衡负载的压力,当负载压力仍然大于上部弹簧和油液压力之和时,阀芯移动实现溢流;而当换向阀阀芯向外控溢流阀移动后,外控溢流阀阀芯在油液压力作用下也跟随移动,换向阀的孔随之减小直到阀口关闭,使得外控溢流阀阀芯停止移动,而当当换向阀阀芯回复以后,油由出油孔通过管道进入油箱,最终完成整体结构的回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