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172发布日期:2021-04-13 21:5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


背景技术:

2.统一规格的泵体上会有额定的螺栓需要装配。在螺栓装配时首要保证泵体的稳定。为了方便装配,螺栓一般大头朝上,但这样摆布时有些泵体的底部恰恰不是规则平整的,泵体难以稳定的摆放,自然也影响螺栓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让泵体朝向合适的方向压紧,方便泵体的装配,优化人机工程。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包括:工作桌,包括由桌脚支撑的平台;侧立板,固定在桌脚上,侧立板的上边沿与平台垂直接触;侧立板的形心处具备向背离工作桌方向凸起的承压块,侧立板上在承压块四周具备水平凸出的定位销,承压块两侧具备水平延伸的压紧块,压紧块内具备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镂空槽,镂空槽内穿有与定位销平行布置的伸缩杆,伸缩杆连接有直线气缸,伸缩杆上具备直径大于镂空槽宽度的膨大头,侧立板上还具备与压紧块活动连接的直线导槽;压紧块具备在镂空槽长度范围内的水平平移自由度,压紧块还具备随伸缩杆伸缩运动而靠近或远离侧立板的平移自由度;当侧立板接触有泵体,泵体具备供定位销穿过的通孔,承压块与泵体面接触,此时泵体顶部具备开口朝上的螺纹孔。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个方便泵体上螺纹孔与螺栓装配的工位,整个泵体的高度、螺纹孔的朝向较合理,优化了人机工程,保证装配的效率。平台上还可以用于摆放泵体等零件。特别适用泵体上的平整面不位于螺纹孔端口的对面上的情况。通过将泵体的一侧与侧立板固定,实现螺纹孔朝上的状态,方便人员从上往下进行螺栓装配。承压块能与泵体上面积相对大、结构强度相对大的部位接触。定位销能与泵体上固有的一些通孔接触,实现泵体的精准定位。压紧块则实现对泵体的快速压紧,方便后续的螺栓装配。当需要对泵体压紧时,压紧块移动到尽量靠近泵体的位置,伸缩杆回缩,膨大头带动压紧块压紧泵体;当替换新的泵体时,伸缩杆伸出,压紧块沿直线导槽运动到背离泵体的位置,为泵体的替换让出路径。直线导槽为压紧块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镂空槽使得伸缩杆无需径向移动,便于直线气缸的固定。同时也便于压紧块在任一位置进行压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侧立板上固定有四个定位销,当泵体与侧立板接触时,承压块同一侧的两个定位销之间的泵体具备供压紧块接触的翼边。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翼边是泵体上的固有结构,翼边局部内不具备空腔,能承受压紧块的压紧力。同时压紧块的位置决定了两个压紧块即可以实现对泵体的稳定压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压紧块上一体具备插入直线导槽的凸舌,镂空槽呈腰型孔状;当泵体与侧立板接触时,承压块同一侧的两个定位销的自身轴线重合于一个静止空间平面,承压块同一侧压紧块在自身沿镂空槽长度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中,其中一个极限位置时承压块与静止空间平面相交,另一个极限位置时承压块不与静止空间平面相交。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紧块的平移位置足够对泵体的局部实现压紧,也能够让出足够的路径空间来实现泵体的替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定位销、承压块的刚度大于泵体的刚度。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定位销、承压块在长期与大量泵体的挤压接触中不会轻易形变。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平台的下表面固定有气源,气源与直线气缸连接,气源还连接有气动扳手。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动扳手、直线气缸共用一个气源,节约设备成本。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平台的上表面具备向上延伸的抬高杆,抬高杆的顶部向下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的底部与气动扳手连接,气动扳手通过软管与气源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气动扳手因自重可以悬吊在合适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不低于螺纹孔的高度的,同时弹力绳可以伸缩,不影响人员操作气动扳手,但是却承担了气动扳手大半的重力,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侧立板与两根桌脚连接,两根桌脚上各具备一个按钮,按钮与气源电连接,当两个按钮同时按下时气源对直线气缸供气。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立板至少两侧边沿、顶部边沿共三个边沿实现固定,侧立板固定效果牢固,同时两个按钮便于限定人员双手操作,防止人员手指被压紧块夹伤。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平台的上表面还具备收纳盒,收纳盒内容纳有螺栓。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台上具备足够大面积来布局收纳盒,螺栓是针对与螺纹孔装配的,方便人员随时取用螺栓。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立板的立体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力图的应用示意图。
[0025]1‑
工作桌;2

桌脚;3

平台;4

侧立板;5

收纳盒;6

按钮;7

抬高杆;8

弹力绳;9

气动扳手;10

承压块;11

定位销;12

伸缩杆;13

压紧块;14

镂空槽;15

直线导槽;16


大头;17

泵体;18

翼边;19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泵体的立式装配工位,包括:工作桌1,包括由桌脚支2撑的平台3;侧立板4,固定在桌脚2上,侧立板4的上边沿与平台3垂直接触;侧立板4的形心处具备向背离工作桌1方向凸起的承压块10,侧立板4上在承压块10四周具备水平凸出的定位销11,承压块10两侧具备水平延伸的压紧块13,压紧块13内具备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镂空槽14,镂空槽14内穿有与定位销11平行布置的伸缩杆12,伸缩杆12连接有直线气缸,伸缩杆12上具备直径大于镂空槽14宽度的膨大头16,侧立板4上还具备与压紧块13活动连接的直线导槽15;压紧块13具备在镂空槽14长度范围内的水平平移自由度,压紧块13还具备随伸缩杆12伸缩运动而靠近或远离侧立板4的平移自由度;当侧立板4接触有泵体17,泵体17具备供定位销11穿过的通孔,承压块10与泵体17面接触,此时泵体17顶部具备开口朝上的螺纹孔19。
[00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个方便泵体上螺纹孔与螺栓装配的工位,整个泵体的高度、螺纹孔的朝向较合理,优化了人机工程,保证装配的效率。平台上还可以用于摆放泵体等零件。特别适用泵体上的平整面不位于螺纹孔端口的对面上的情况。通过将泵体的一侧与侧立板固定,实现螺纹孔朝上的状态,方便人员从上往下进行螺栓装配。承压块能与泵体上面积相对大、结构强度相对大的部位接触。定位销能与泵体上固有的一些通孔接触,实现泵体的精准定位。压紧块则实现对泵体的快速压紧,方便后续的螺栓装配。当需要对泵体压紧时,压紧块移动到尽量靠近泵体的位置,伸缩杆回缩,膨大头带动压紧块压紧泵体;当替换新的泵体时,伸缩杆伸出,压紧块沿直线导槽运动到背离泵体的位置,为泵体的替换让出路径。直线导槽为压紧块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镂空槽使得伸缩杆无需径向移动,便于直线气缸的固定。同时也便于压紧块在任一位置进行压紧。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立板4上固定有四个定位销11,当泵体17与侧立板4接触时,承压块10同一侧的两个定位销11之间的泵体17具备供压紧块13接触的翼边18。
[003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翼边是泵体上的固有结构,翼边局部内不具备空腔,能承受压紧块的压紧力。同时压紧块的位置决定了两个压紧块即可以实现对泵体的稳定压紧。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紧块13上一体具备插入直线导槽15的凸舌,镂空槽14呈腰型孔状;当泵体17与侧立板4接触时,承压块10同一侧的两个定位销11的自身轴线重合于一个静止空间平面,承压块10同一侧压紧块13在自身沿镂空槽14长度方向的两个极限位置中,其中一个极限位置时承压块10与静止空间平面相交,另一个极限位置时承压块10不与静止空间平面相交。
[003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紧块的平移位置足够对泵体的局部实现压紧,也能够让出足够的路径空间来实现泵体的替换。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销11、承压块10的刚度大于泵体17的刚度。
[003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定位销、承压块在长期与大量泵体的挤压接触中不会轻易形变。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3的下表面固定有气源,气源与直线气缸连接,气源还连接有气动扳手9。
[003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动扳手、直线气缸共用一个气源,节约设备成本。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3的上表面具备向上延伸的抬高杆7,抬高杆7的顶部向下连接有弹力绳8,弹力绳8的底部与气动扳手9连接,气动扳手9通过软管与气源连接。
[003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气动扳手因自重可以悬吊在合适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不低于螺纹孔的高度的,同时弹力绳可以伸缩,不影响人员操作气动扳手,但是却承担了气动扳手大半的重力,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立板4与两根桌脚2连接,两根桌脚2上各具备一个按钮6,按钮6与气源电连接,当两个按钮6同时按下时气源对直线气缸供气。
[004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立板至少两侧边沿、顶部边沿共三个边沿实现固定,侧立板固定效果牢固,同时两个按钮便于限定人员双手操作,防止人员手指被压紧块夹伤。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3的上表面还具备收纳盒5,收纳盒5内容纳有螺栓。
[004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台上具备足够大面积来布局收纳盒,螺栓是针对与螺纹孔装配的,方便人员随时取用螺栓。
[0043]
当气动扳手9旋钮额定次数后,直线气缸自动前伸,压紧块13实现松开,这个额定次数等于泵体17顶部螺纹孔19的数量。
[0044]
如图2所示,两个压紧块13的位置为相隔最远的状态。如图3所示,两个压紧块13的位置为相隔较近的状态,同时图3比图2还多显示了泵体17的状态。。
[004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