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7307发布日期:2022-01-12 00:2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1.该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利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潜水泵。


背景技术:

2.现今,农村灌溉,以及工程施工用水,多使用潜水泵在地下井中取水,地下井多是混凝土花管,受撞击易损毁,普遍存在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就是潜水泵在井下作业时,潜水泵启动会产生剧烈抖动,壳体冲击井壁,同样,潜水泵停机时,回流水冲击叶轮,也会产生抖动现象,壳体也会冲击井壁。潜水泵壳体冲击井壁的后果是:时日久长,井壁破损,漏沙冒浆机井报废。鉴于此类问题,设计能够使潜水泵在机井中避免冲击的装置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以上所需,特设计这种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就是在潜水泵泵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缓冲圈,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在潜水泵泵体两端固定软质胶体缓冲圈,潜水泵置于机井中;潜水泵的电源线连接到地面上的配电电源上,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管路导引出井口。
5.如上所述,潜水泵两端预留环箍,缓冲圈上预留卡顿槽;卡顿槽卡滞在环箍上。
6.如上所述,潜水泵两端预留固定螺丝孔,缓冲圈预留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螺丝孔对齐,利用紧固螺栓固定。
7.如上所述,缓冲圈能够依靠自身紧固力固定在潜水泵壳体上。
8.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能够规避潜水泵在机井中作业时,开机和关机时泵体抖动的冲击力对井壁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0.附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实用结构示意图。
11.图中
ꢀꢀ
1 缓冲圈
ꢀꢀ
2 潜水泵
ꢀꢀ
3 机井。
具体实施方式
12.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1,在潜水泵2泵体两端固定软质胶体缓冲圈1,潜水泵2置于机井3中;潜水泵2的电源线连接到地面上的配电电源上,潜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管路导引出井口。
14.潜水泵2两端加装缓冲圈1后,潜水泵2开机或关机时,泵体会剧烈抖动,但无论怎样抖动,泵体都不会直接与井壁接触,缓冲圈1质地柔软,及时与井壁发生碰撞摩擦,也会得到有效缓冲,对井壁不会造成伤害,从而保护了机井3。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在潜水泵泵体两端固定软质胶体缓冲圈,潜水泵置于机井中;潜水泵的电源线连接到地面上的配电电源上,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管路导引出井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潜水泵两端预留环箍,缓冲圈上预留卡顿槽;卡顿槽卡滞在环箍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潜水泵两端预留固定螺丝孔,缓冲圈预留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螺丝孔对齐,利用紧固螺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缓冲圈能够依靠自身紧固力固定在潜水泵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利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潜水泵。带有缓冲圈的潜水泵,其特征是:在潜水泵泵体两端固定软质胶体缓冲圈,潜水泵置于机井中;潜水泵的电源线连接到地面上的配电电源上,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管路导引出井口。该实用新型能够规避潜水泵在机井中作业时,开机和关机时泵体抖动的冲击力对井壁造成损伤。击力对井壁造成损伤。击力对井壁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滨州市火努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