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泵泵壳及其污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5247发布日期:2021-07-13 15:0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泵泵壳及其污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泵泵壳及其污水泵。



背景技术:

污水泵属于离心泵的一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粪便或液体中含有纤维的介质,由于这些年国家加大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泵的用量大大增加。为了减少污水泵的故障,要求污水泵的无堵塞性能、通过颗粒和长纤维的能力要强,但大多数厂家满足了上面的性能却降低了泵水的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提高泵的效率并加速液体中纤维或杂质加速打出泵壳的污水泵泵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泵泵壳及其污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泵泵壳,包括泵壳本体,所述泵壳本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所述泵壳本体的前盖板上安装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沿圆周方向旋转间隔布设有多个且多个导流叶片沿朝出水管的方向围成的送水通道依次减小,所述导流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泵叶轮转向的方向相同,所述导流叶片的叶片高度沿导流叶片高度曲线的方向从最低值增大到最大值后再降低到最低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壳本体顶部通过多个螺钉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泵壳本体的一侧为出口法兰(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污水泵,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泵壳,所述泵壳安装在污水泵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旋向与泵叶轮转向相同的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的高度沿着导流叶片高度曲线变化,从开始最小变到最大,再从最大在尾部变为最小,这种高度变化就可以避免泵壳本体内液体中纤维缠绕在导流叶片上。从而实现了对泵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泵壳本体内通过颗粒和长纤维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注释:泵壳本体1、前盖板2、导流叶片3、泵叶轮转向4、介质流向5、导流叶片高度曲线6、螺钉7、出口法兰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污水泵泵壳,包括泵壳本体1,所述泵壳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所述泵壳本体1的前盖板2上安装有导流叶片3,所述导流叶片3沿圆周方向旋转间隔布设有多个且多个导流叶片3沿朝出水管的方向围成的送水通道依次减小,所述导流叶片3的旋转方向与泵叶轮转向4的方向相同,所述导流叶片3的叶片高度沿导流叶片高度曲线6的方向从最低值增大到最大值后再降低到最低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壳本体1顶部通过多个螺钉7安装。

作为优选的,泵壳本体1的一侧为出口法兰8。便于泵壳本体1的法兰安装。

工作原理:在泵壳本体1的前盖板2上安装与泵叶轮转向4旋向相同的导流叶片3,从而使得泵壳本体1液体中纤维或杂质沿介质的流向5加速打出泵壳本体1的泵壳,同时泵叶轮转向4与介质流向5相同,泵叶轮转向4再和泵内旋转的叶轮耦合就可以回收泵壳本体1泵壳内的部分旋涡,从而提升泵的效率。

进一步的,导流叶片3的高度沿着导流叶片高度曲线6变化,作为优选的,导流叶片3高度从开始0变到最大,再从最大在尾部变为0,这种高度变化就可以避免泵壳本体1内液体中纤维缠绕在导流叶片3上。从而实现了对泵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泵壳本体1内通过颗粒和长纤维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污水泵,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泵壳,所述泵壳安装在污水泵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泵泵壳,包括泵壳本体(1),所述泵壳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1)的前盖板(2)上安装有导流叶片(3),所述导流叶片(3)沿圆周方向旋转间隔布设有多个且多个导流叶片(3)沿朝出水管的方向围成的送水通道依次减小,所述导流叶片(3)的旋转方向与泵叶轮转向(4)的方向相同,所述导流叶片(3)的叶片高度沿导流叶片高度曲线(6)的方向从最低值增大到最大值后再降低到最低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泵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1)顶部通过多个螺钉(7)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泵泵壳,其特征在于,泵壳本体(1)的一侧为出口法兰(8)。

4.一种污水泵,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安装在污水泵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泵泵壳及其污水泵,涉及污水泵相关技术领域;该污水泵泵壳包括泵壳本体,所述泵壳本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所述泵壳本体的前盖板上安装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沿圆周方向旋转间隔布设有多个且多个导流叶片沿朝出水管的方向围成的送水通道依次减小,所述导流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泵叶轮转向的方向相同,所述导流叶片的叶片高度沿导流叶片高度曲线的方向从最低值增大到最大值后再降低到最低值通过设置旋向与泵叶轮转向相同的导流叶片,这种高度变化就可以避免泵壳本体内液体中纤维缠绕在导流叶片上;从而实现了对泵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泵壳本体内通过颗粒和长纤维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川;李小强;梁祖涛;殷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浦川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