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448发布日期:2022-01-26 22: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2.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其可将原动力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轴承作为连接曲轴与连杆、连杆与活塞的重要零部件,其需要良好的润滑条件以保证其长期可靠的工作。
3.专利文件[cn201210290117.9]公开了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曲轴曲拐部位轴承润滑脂的自动补充方法,其中提到:“在全无油空压机曲轴曲拐部位中心设置润滑脂存脂腔,润滑脂存脂腔一端设置堵头位置来密封润滑脂,在全无油空压机曲轴曲拐外围部位设置润滑脂通道,用来连通润滑脂存脂腔与轴承内部”、“当无油空压机运转时,曲轴旋转就会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脂存脂腔的润滑脂产生一定压力通过润滑脂通道与轴承连通并补充润滑脂”,然而,现有技术的此方案,当润滑脂存脂腔内的润滑脂不足需要添加时,需要将空压机拆机,将曲轴取出,再向润滑脂存脂腔内添加润滑脂,添加后,再将空压机重新组装,浪费人力,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添加润滑脂的空气压缩机。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缸体,缸体内形成空腔;缸体的一侧壁体内设有用于存储润滑脂的存脂腔,存脂腔与所述壁体形成开口;
[0007]
还包括曲轴,曲轴设置于空腔内,曲轴内设置有润滑通道,润滑通道一端与存脂腔连通;
[0008]
还包括多个第一轴承,曲轴由多个曲拐组成,任一曲拐的外表面套设有1个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内圈上设有多个第一润滑孔,多个第一润滑孔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槽相互连通;
[0009]
曲拐外表面设有出油孔,第一过渡槽与润滑通道通过出油孔相通。
[0010]
进一步的,第一轴承还包括第一轴承外圈和多个第一滚动体,第一轴承外圈与第一轴承内圈同心设置,第一轴承外圈与第一轴承内圈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多个第一滚动体;每相邻两个第一滚动体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第一轴承外圈设有多个第二润滑孔,所述第一缝隙将第一润滑孔和第二润滑孔相连通。
[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活塞组件、多个连杆和多个第二轴承,任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任一个连杆的首端通过其中一个第一轴承与其中一个曲拐活动连接,任一个连杆的末端通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塞组件活动连接。
[0012]
进一步的,第一轴承外圈还设有第二过渡槽,多个第二润滑孔之间通过第二过渡
槽相互连通;第二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外圈,第二轴承外圈设有第三过渡槽和多个第三润滑孔,多个第三润滑孔通过第三过渡槽相互连通;连杆的首端套设于第一轴承外圈,末端套设于第二轴承外圈;连杆内设有排油通道,排油通道将第二过渡槽和第三过渡槽连通。
[0013]
进一步的,第二轴承还包括与第二轴承外圈相连的多个第二滚动体,每相邻两个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与第三润滑孔相通。
[0014]
进一步的,还包括堵头,堵头可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可与所述开口紧密配合。
[0015]
进一步的,空腔内设置多个压缩腔,每个压缩腔内活动设置个活塞组件。
[0016]
进一步的,还包括缸盖和下壳体,空腔与缸体可形成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所述第一口部被缸盖遮挡,所述第二口部被下壳体遮挡。
[0017]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扇;缸盖和缸体的结合处为第一结合处,风扇至第一结合处之间可限制形成增压通道,其中,所述增压通道的轮廓可覆盖所述第一结合处。
[0018]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设置于第二基座与缸盖之间,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缸盖和下壳体相互平行,缸体安装于第一基座,电机安装于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簧,任一个弹簧的轴线方向为第一基座指向第二基座的方向;任一个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基座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基座相连;第二基座远离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橡胶减震垫。
[0019]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0]
1、本方案中,空气压缩机包括缸体,存脂腔开设在缸体的侧壁上,存脂腔可用于存放润滑脂,曲轴内的润滑通道将存脂腔与多个第一轴承连通,存脂腔顶部设置开口;当存脂腔内的润滑脂不足时,可从所述开口处注入润滑脂,进而通过润滑通道对多个第一轴承进行润滑,无需拆机即可完成润滑脂的添加,方便快捷。
[0021]
2、还包括堵头,在不需要添加润滑脂时,堵头可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开口紧密配合,可有效防止灰尘、杂质等从所述开口处进入存脂腔内,本方案可避免污染润滑脂。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4]
图3为曲轴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连杆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7]
图6为第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图1省略电机后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9]
图8为图7角度下空压机省略缸盖后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1-电机,2-上壳体,3-联轴器,4-风扇,5-滚动轴承,6-曲轴,601-曲拐,7-第一轴承,8-连杆,9-第二轴承,14-缸盖,16-堵头,17-下壳体,18-弹簧,19-橡胶减震垫,20-进气口,21-排气口,22-润滑通道,23-存脂腔,24-缸体,241-一级冷却腔,242-二级冷却腔,25-空腔,27-出油孔,28-第一基座,29-第二基座,701-第一轴承内圈,702-第一轴承外圈,703-第一滚动体,704-第一安装空间,7011-第一润滑孔,7012-第一过渡槽,7021-第二润滑孔,
7022-第二过渡槽,801-排油通道,901-第二轴承外圈,902-第二滚动体,9011-第三润滑孔,9012-第三过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缸体24,缸体24内形成空腔25;缸体24的一侧壁体内设有用于存储润滑脂的存脂腔23,存脂腔23与壁体形成开口;还包括曲轴6,曲轴6设置于空腔25内,曲轴6内设置有润滑通道22,润滑通道22一端与存脂腔23连通;还包括多个第一轴承7,曲轴6由多个曲拐601组成,任一曲拐601的外表面套设有1个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的第一轴承内圈701上设有多个第一润滑孔7011,多个第一润滑孔7011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槽7012相互连通;曲拐601外表面设有出油孔27,第一过渡槽7012与润滑通道22通过出油孔27相通。
[0033]
本方案中,空气压缩机包括缸体24,存脂腔23开设在缸体24的侧壁上,存脂腔23用于存放润滑脂,曲轴6内的润滑通道22将存脂腔23与多个第一轴承7连通,存脂腔23顶部设置开口;当存脂腔内的润滑脂不足时,可从开口处注入润滑脂,进而对多个第一轴承进行润滑,无需拆机即可完成润滑脂的添加,方便快捷。
[0034]
进一步的参照图4,第一轴承7还包括第一轴承外圈702和多个第一滚动体703,第一轴承外圈702与第一轴承内圈701同心设置,第一轴承外圈702与第一轴承内圈70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704,第一安装空间704内设置多个第一滚动体703;每相邻两个第一滚动体703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第一轴承外圈702设有多个第二润滑孔7021,第一缝隙将第一润滑孔7011和第二润滑孔7021相连通。
[0035]
具体的,第一轴承7为半月轴承,其包括第一轴承内圈701、第一轴承外圈702、第一保持架(图未示)和多个第一滚动体703,第一轴承外圈702与第一轴承内圈701同心设置,第一轴承外圈702与第一轴承内圈70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704,第一保持架设置于第一安装空间704内并分别与第一轴承内圈701、第一轴承外圈702连接,多个第一滚动体703等距离排列并设置于第一保持架上,并与第一保持架活动连接;第一滚动体703为圆柱状结构,多个第一滚动体703可在第一安装空间704内滚动,从而使得第一轴承内圈701和第一轴承外圈702可相对转动。第一轴承外圈702设有多个第二润滑孔7021,第一缝隙将第一润滑孔7011和第二润滑孔7021相连通,即润滑脂可通过第一缝隙在第一润滑孔7011和第二润滑孔7021之间流动;润滑通道22内预先设置润滑脂,当曲轴6转动,曲拐601环绕着曲轴6轴线旋转产生离心力,润滑通道22通过多个出油孔27将润滑脂甩出至第一过渡槽7012内,润滑脂
再通过第一过渡槽7012、第一润滑孔7011进入多个第一缝隙,进而对第一滚动体703进行润滑;当润滑通道22内的润滑脂逐渐进入多个第一缝隙后,润滑通道22内将产生负压,此时,润滑通道22与存脂腔23连通的一端可从存脂腔23主动吸取润滑脂,进而促进了润滑脂从存脂腔23向润滑通道22源源不断的输送。
[0036]
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5,还包括多个活塞组件、多个连杆8和多个第二轴承9,任一个连杆8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任一个连杆8的首端通过其中一个第一轴承7与其中一个曲拐601活动连接,任一个连杆8的末端通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9与其中一个活塞组件活动连接。
[0037]
具体的,连杆8设置于曲拐601与活塞组件之间,每根连杆8的首端通过第一轴承7与曲拐601活动连接,末端通过第二轴承9与活塞组件活动连接,当曲轴6旋转,曲轴6通过连杆8带动活塞组件上下运动,进而完成吸气和压缩工作。
[0038]
进一步参照图4~图6,第一轴承外圈702还设有第二过渡槽7022,多个第二润滑孔7021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槽7022相互连通;第二轴承9包括第二轴承外圈901,第二轴承外圈901设有第三过渡槽9012和多个第三润滑孔9011,多个第三润滑孔9011通过第三过渡槽9012相互连通;连杆8的首端套设于第一轴承外圈702,末端套设于第二轴承外圈901;连杆8内设有排油通道801,排油通道801将第二过渡槽7022和第三过渡槽9012连通。
[0039]
进一步的参照图6,第二轴承9还包括与第二轴承外圈901相连的多个第二滚动体902,每相邻两个第二滚动体902之间形成第二缝隙;第二缝隙与第三润滑孔9011相通。
[0040]
具体的,第二轴承9为滚针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外圈901、第二保持架(图未示)和多个第二滚动体902,第二轴承外圈901与第二保持架连接,多个第二滚动体902设置于第二保持架上并与第二保持架活动连接,第二滚动体902为圆柱体形状,多个第二滚动体902可相对第二轴承外圈901的内壁滚动。排油通道801将第二过渡槽7022和第三过渡槽9012连通,润滑脂可通过排油通道801在第二过渡槽7022和第三过渡槽9012之间流动;具体的,当曲轴6转动时,曲拐601环绕着曲轴6轴线旋转产生离心力,第一缝隙内的润滑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进入第二润滑孔7021,第二润滑孔7021内的润滑脂可流至第二过渡槽7022,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第二过渡槽7022与排油通道801结合处甩至排油通道801内,规定第一轴承7指向第二轴承9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当连杆8在曲轴6的带动下朝着第一方向运动时,进入到排油通道801内的油脂受到第一方向的惯性力而朝着第一方向甩动,部分润滑脂可甩至第三过渡槽9012内,由第三过渡槽9012流入多个第三润滑孔(9011),然后由第三润滑孔(9011)进入第二缝隙,进而对第二滚动体902进行润滑,未甩至第三过渡槽9012内的润滑脂则继续存储至排油通道801内。
[0041]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还包括堵头16,堵头16可设置于开口内,并可与开口紧密配合。
[0042]
具体的,在不需要添加润滑脂时,堵头16设置于开口内,并与开口紧密配合,可有效防止灰尘、杂质等从开口处进入存脂腔内,从而避免污染润滑脂;在需要添加润滑脂时,将堵头16取下,待存脂腔23注入适量的润滑脂后,再将堵头16设置于开口内,封堵开口;堵头16的安装于取下,均在曲轴外进行,无需拆机,较为方便。
[0043]
进一步的参照图2,空腔25内设置多个压缩腔,每个压缩腔内活动设置1个活塞组件。
[0044]
具体的,优选的,本方案中的空压机为三级压缩活塞式无油空气压缩机,包括3个压缩腔,分别为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和三级压缩腔,每个压缩腔内均设置有1个活塞组件;一级压缩腔从缸盖14上的进气口20吸入空气,空气经过一级压缩腔内的活塞组件压缩后通过缸盖进入二级压缩腔进行压缩,二级压缩腔内的活塞组件对空气进行第二次压缩后,压缩后的空气通过缸盖内进入三级压缩腔,三级压缩腔内的活塞组件对空气进行第三次压缩后,压缩后的空气经过缸盖上的排气口21排出,最终汇集于空压机外部设置的收集器内存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等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活塞,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气缸的气体压力;活塞环,活塞环设置于活塞与缸壁之间,用于密封活塞与缸壁之间的间隙;活塞销,活塞销的作用是将活塞与连杆活动连接,活塞销为圆柱体结构,一般采用低碳钢、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
[0045]
进一步参照图2,还包括缸盖14和下壳体17,空腔25与缸体24可形成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第一口部被缸盖14遮挡,第二口部被下壳体17遮挡,即空腔25被缸体24、缸盖14和下壳体17所包裹并相对外界形成密闭空间。一方面,空腔25内各个部件(如曲轴6、第一轴承7、连杆8和第二轴承9等)之间相对运动或者相互作用将产生噪音,缸盖14和下壳体17的设置可将空腔25内的噪音进行阻隔,避免大量噪音通过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进入外界环境,进而有效的减小了整机的噪音的扩散;另一方面,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如若不做遮挡,则灰尘、水汽等可能自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进入空腔25内,空腔25内各个部件易被灰尘、水汽污染进而生锈失效,下壳体17对第二口部进行遮挡,阻隔了外界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空腔25内,保护了空腔25内各个部件不受污染;最后,各个部件(如曲轴6、第一轴承7、连杆8和第二轴承9等)通过第二口部安装进空腔25内,然后再用下壳体17遮挡第二口部,当空腔25内某一部件故障需要维修时,可拆卸下壳体17,再对该损坏的部件进行维修,较为方便。
[0046]
进一步参照图2、图7和图8,除此之外,缸体24内还设置一级冷却腔241,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入端与一级压缩腔的输出端连通,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入端与一级压缩腔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单向阀,气体仅能从一级压缩腔的输出端向着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入端单向流动,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出端与二级压缩腔的输入端连通,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出端与二级压缩腔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单向阀,气体仅能从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出端向着二级压缩腔的输入端单向流动,一级冷却腔241用于冷却一级压缩腔的输出气体,一级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输出后进入一级冷却腔241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二级压缩腔进行压缩,可有效提高二级压缩腔的压缩效率,一级冷却腔241内的热量可经缸壁与一级冷却腔241外壁之间的缝隙传递给缸壁,缸壁的热量可通过缸壁与增压通道内的冷却风进行热交换而传递从而排出。缸体24内还设置二级冷却腔242,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入端与二级压缩腔的输出端连通,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入端与二级压缩腔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单向阀,气体仅能从二级压缩腔的输出端向着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入端单向流动,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出端与三级压缩腔的输入端连通,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出端与三级压缩腔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单向阀,气体仅能从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出端向着三级压缩腔的输入端单向流动,二级冷却腔242用于对二级压缩腔的输出气体进行冷却,气体经二级冷却腔242冷却后再进入三级压缩腔,可有效提高三级压缩腔的压缩效率,二级冷却腔242内的热量可经由缸壁与二级冷却腔242外壁之间的缝隙传递给缸壁,缸壁的热量可通过缸壁与增压通道内的冷却风进行热交换而传递排出。优选的,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入端与一级压缩腔的输出端、一级冷却腔241的输出端与二级压缩腔的
输入端、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入端与二级压缩腔的输出端、二级冷却腔242的输出端与三级压缩腔的输入端之间连通的管路均汇聚于缸盖14内。
[0047]
进一步参照图1~图2,还包括风扇4;缸盖和缸体的结合处为第一结合处,风扇4至第一结合处之间可限制形成增压通道,其中,增压通道的轮廓可覆盖第一结合处。
[0048]
具体的,风扇4设置于电机1和缸体24之间,并且,风扇4至第一结合处之间可限制形成增压通道;风扇4启动后,可吹动周围空气在增压通道区域形成冷却风,冷却风可与缸体24外表面进行热交换,进而对缸体24进行冷却。
[0049]
进一步参照图1,还包括第一基座28和第二基座29,第一基座28设置于第二基座29与缸盖14之间,第一基座28、第二基座29、缸盖14和下壳体17相互平行,缸体24安装于第一基座28,电机1安装于第二基座29;第一基座28和第二基座29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簧,任一个弹簧的轴线方向为第一基座28指向第二基座29的方向;任一个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基座28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基座29相连;第二基座29远离第一基座28的一侧设有多个橡胶减震垫19。
[0050]
具体的,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电机1启动后会产生震动,弹簧设置于第一基座28和第二基座29之间,弹簧可吸收及缓冲部分电机1产生的机械振动,进而可有效减小空压机的整体振幅;橡胶减震垫采用高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一方面,橡胶减震垫可缓冲整机对地面产生的振动,提高整机的隔震率,减少整机对于地面的震动冲击;另一方面,橡胶减震垫19的底部呈喇叭状,橡胶减震垫19的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可减少整机对于地面的压强。
[005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