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3799发布日期:2022-01-12 07:3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的扇轮领域,尤其涉及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


背景技术:

2.关于风扇,主要是由驱动扇轮旋转而带动多数叶片跟着旋转来引起风。现有扇轮的各叶片都没有集风效果,导致经由旋转所引起的风会从叶片的外缘外泄出去,进而使现有扇轮所能提供的出风量降低。现有技术:在各叶片的外缘设有集风片,使各叶片所引起的风能够受到集风片的遮挡而减少其沿着轮径方向外泄的状况,也就是能产生集风效果。然而,此种新设计的扇轮虽能因为集风片而具有集风效果,但集风片同时也会遮挡住外界空气而使外界空气无法沿着轮径方向进入扇轮内,从而导致扇轮的入风量下降,相对使得扇轮的出风量也跟着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4.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包括:轮毂;若干片扇叶,与所述轮毂连接,扇叶向外伸展并在其伸展末端处形成外缘部;集风环,环绕连接于所述扇叶的外缘部,所述集风环上设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轮毂带动扇叶转动所引起的风受到集风环的遮挡而产生集风效果,且外界空气还会经由入风口流入集风环内从而提升入风量。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集风环并在集风环上开设若干个入风口,因此兼具有集风效果以及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13.图6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14.图中:100a,100b,100c:扇轮,1:轮毂,2:扇叶,21:外缘部,3a,3b,3c:集风环,301:上周缘,302:下周缘,31a,31b,31c:入风缺口,311:第一缺口部,312:第二缺口部,33:锯齿,
331:第一段,33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图1至图2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3至图4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5至图6所示则为本新型的第三实施例。
17.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100a(以下简称扇轮100a)包括:轮毂1、若干片扇叶2以及集风环3a。扇轮100a定义有彼此垂直的轴向和轮径方向(皆未标示元件符号)。若干片扇叶2分别连接于轮毂1的周围。每一扇叶2是沿着轮径方向伸展而在伸展末端形成有外缘部21。较佳而言,每一扇叶2是偏斜连接于轮毂1的周围。集风环3a主要用于挡风,但在增设有入风口31a后,将能进一步具有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集风环3a环绕连接于各扇叶2的外缘部21,且集风环3a在前述轴向上具有高度,这高度对应于一边高而另一边则渐低的偏斜状扇叶2的外缘部21。集风环3a的形状及结构,本新型并未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的集风环3a为环绕带且设有若干个入风口31a。集风环3a具有彼此相对的上周缘301和下周缘302。详细而言,所述入风口31a包含若干个第一缺口部311和若干个第二缺口部312。其中,每一第一缺口部311形成于任相邻的两片扇叶2的外缘部21之间(任相邻两个外缘部21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未标示元件符号),每一第一缺口部311对应形成于每一间隔空间);每一第二缺口部312则形成于每一扇叶2的外缘部21,且第二缺口部312的其中一边(如图1所示是指右高而左渐低的斜边)适对应于外缘部21的偏斜形状。每一第一缺口部311是由上周缘301朝下周缘302方向开设,具体而言,第一缺口部311是为u形缺口部;每一第二缺口部312则由下周缘302朝上周缘301方向开设,具体而言,第二缺口部312则为三角形缺口部。借此,当扇轮100a被驱动旋转时,各扇叶2将跟随轮毂1旋转,以利用各扇叶2来引起风。此时由于各扇叶2的外缘部21之间连接有集风环3a,使得所引起的风会受到集风环3a的遮挡而减少风沿着轮径方向外泄,因此具有集风效果。且,由于集风环3a上开设有若干个入风口31a,因此当集风环3a在集风的同时,外界空气还会经由各入风口31a而流入集风环3a内,因此提升扇轮100a的入风量;当扇轮100a的入风量提升后,扇轮100a的出风量当然也会跟着相应提升。换言之,本新型扇轮100a同时兼具有集风效果以及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
18.如图3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扇轮100b的第二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集风环3b的形状及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
19.在第二实施例中,集风环3b为锯齿环,且其锯齿形状是依据各外缘部21的形状所相应形成。详细而言,集风环3b是由开设有若干个入风口31b而成为锯齿环;因此,集风环3b具有彼此环绕连接的若干个锯齿33,每一锯齿33具有彼此弯折连接的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2,且各第一段331连接于各外缘部21,各第二段332则对应前述各间隔空间连接于任相邻两个外缘部21之间。具体而言,在图3和图4中,第一段331为右高而左渐低状,第二段则为左高而右渐低状,第一段331的右高处连接于第二段332的左高处而形成锯齿状。
20.如图5至图6所示则为本实用新型扇轮100c的第三实施例,本第三实施例大致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集风环3c的形状及结构不同于第二实施例。
21.在第三实施例中,集风环3c为一波浪环,且其波浪形状是依据各外缘部21的形状而形成。详细而言,集风环3c开设有若干个入风口31c而成为波浪环。
22.综上所述,本创作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确可达预期的使用目的,并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件。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若干片扇叶,与所述轮毂连接,扇叶向外伸展并在其伸展末端处形成外缘部;集风环,环绕连接于所述扇叶的外缘部,所述集风环上设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轮毂带动扇叶转动所引起的风受到集风环的遮挡而产生集风效果,且外界空气还会经由入风口流入集风环内从而提升入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包括:若干个第一缺口部和若干个第二缺口部,每个第一缺口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部之间,每个第二缺口部对应形成于每个扇叶的外缘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部为u形缺口,第二缺口部为三角形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环具有相互对应的上周缘和下周缘,所述第一缺口部是由上周缘朝下周缘开设,所述第二缺口部是由下周缘朝上周缘开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环依据扇叶的外缘部的形状相应形成锯齿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环设有若干个锯齿,每个锯齿具有彼此折弯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连接在扇叶的外缘部,第二段连接在相邻的两片扇叶的外缘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其特征在于:该集风环依据扇叶的外缘部的形状相应形成波浪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的扇轮领域,公开了兼具集风和提升入风量功能的扇轮,包括:轮毂;若干片扇叶,与所述轮毂连接,扇叶向外伸展并在其伸展末端处形成外缘部;集风环,环绕连接于所述扇叶的外缘部,所述集风环上设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轮毂带动扇叶转动所引起的风受到集风环的遮挡而产生集风效果,且外界空气还会经由入风口流入集风环内从而提升入风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集风环并在集风环上开设若干个入风口,因此兼具有集风效果以及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具有集风效果以及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具有集风效果以及提升入风量和出风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昉 许嘉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