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3385发布日期:2022-02-20 02:2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蠕动泵泵头设计时,上管卡一般都是固定在整体压块上,管卡随着整体压块进行上下移动,上管卡与整体压块之间没有相对位移或需要手动扳动上管卡沿着整体压块移动来增加上下管卡之间间距。整体压块由蠕动泵泵头中的偏心轴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偏心轴机构中偏心轮的2倍偏心距离为整体压块和上管卡的上下移动位移。蠕动泵泵头在更换软管时,由于整体压块和上管卡固定为一体,上管卡与下管卡之间空间尺寸固定(等于偏心轮的2倍偏心距离)。偏心距为偏心轮上连接轴安装孔中心与偏心轮圆心之间距离。
3.受蠕动泵泵头整体尺寸限制原因,偏心轮的尺寸大小又受到限制,因此更换软管时,上、下管卡之间空间狭小,操作不便,如果需要手动扳动上管卡,尤其是对于大管径软管更换,一只手扳动管卡,另一只手更换软管操作更是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
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偏心轮、连接轴、扳杆、至少一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
6.其中,所述偏心轮和所述扳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连接第一上管卡;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连接第二上管卡;工作时,转动所述扳杆,所述扳杆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上管卡和所述第二上管卡移动。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刚性绳,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刚性绳,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当所述连接轴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缠绕所述连接轴。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轴的连接位置周向角度为90~180度。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导向块,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绕设于所述导向块上,所述导向块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移动方向。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绕设于所述滑轮上。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条刚性绳,所述刚性绳穿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径向通孔中。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的表面为弧形曲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蠕动泵泵头,本体、压块和如上所述的联动机构;
15.所述偏心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凹槽中,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本体和所述压块,转动所述扳杆,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压块相对于所述本体上下移动;
16.所述第一上管卡和所述第二上管卡设置于所述压块内部的导向槽中,转动所述扳杆,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上管卡和所述第二上管卡相对所述压块上下移动。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管卡的顶部安装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上管卡的顶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导向槽的顶部。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下方对应所述第一上管卡设置第一下管卡,对应所述第二上管卡设置第二下管卡,所述第一上管卡和所述第一下管卡之间用于放置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上管卡和所述第二下管卡之间用于放置软管的另一端。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管卡与所述第二上管卡相对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块上设置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用于对所述扳杆的极限位置进行固定。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蠕动泵,包括:驱动器,软管和如上所述的蠕动泵泵头。
2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该联动机构偏心轮、连接轴、扳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偏心轮和扳杆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上,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于连接轴,另一端连接第一上管卡;第二连接件一端连接连接轴,另一端连接第二上管卡;工作时,转动扳杆,扳杆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上管卡和第二上管卡同方向升降。该联动机构可用在尺寸受限的工件中,连接轴带动第一上管卡和第二上管卡同方向升降,可实现两个上下管卡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大;当其应用在蠕动泵泵头中时,可增大更换软管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替换现有技术中的辅助偏心组件与压合支架的复杂结构,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进而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和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动机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动机构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蠕动泵泵头的立体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蠕动泵泵头去除压块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30.图5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31.图6为压块和联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32.图7为压块和联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33.图8为蠕动泵泵头的后视图。
34.图中:1、偏心轮;2、连接轴;201、径向通孔;3、扳杆;4、上管卡(第一上管卡和第二上管卡);401、限位部;5、复位弹性件;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导向块;9、本体;901、连接轴槽;902、凹槽;903、压块滑槽;10、支撑;11、滚轮芯;12、压块;1201、轴孔;1202、导向槽;1203、扳杆通道;13、下管卡(第一下管卡和第二下管卡);14、弹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动机构,下面结合附图说明。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2所示,涉及一种联动机构,包括偏心轮1、连接轴2、扳杆3、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
38.其中,偏心轮1和扳杆3固定安装在连接轴2上,第一连接件6的一端连接连接轴2,另一端连接一个上管卡4;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连接轴2,另一端连接另一个上管卡4,其中,第一连接6和第二连接件7设置在连接轴2的两侧。工作时,转动扳杆3,扳杆3带动连接轴2转动,连接轴2带动两个上管卡4移动。
39.连接轴2的端部与偏心轮1的偏心杆的端部可以是固定连接,比如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但连接轴2与偏心轮1相对固定,比如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40.扳杆3垂直安装于连接轴2上,当转动扳杆3时,带动连接轴2转动。扳杆3与连接轴2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41.在使用时,该联动机构夹设于蠕动泵泵头的本体9与压块12之间,沿连接轴2的周向扳动扳杆3,带动连接轴2在轴孔1201中转动,同时带动偏心轮1在本体9的限位作用下转动,使连接轴2带动压块12升降,实现了压块与滚轮芯的开合。同时连接轴2带动两个上管卡4移动,进一步增大了上下管卡之间的空间距离;比如当其应用在蠕动泵泵头中,可增大更换软管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联动机构采用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替代原有的辅助偏心组件和压合支架结构,简化了联动机构的结构,降低生产加工难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4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为刚性绳,第二连接件7为刚性绳,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连接在连接轴2的位置在周向上不同;当连接轴2转动时,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周向缠绕连接轴2。随着连接轴2的转动,刚性绳缠绕连接轴2的长度变大,从而带动上管卡逐步向上移动。
43.其中,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在连接轴2上的位置周向角度90-180度。当设置为180度时,扳杆转动两个连接件移动的距离相等,两个
上管卡的打开距离相等,更方便与安装软管。当不是180度时,可以按照具体角度来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长度。
44.另外,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在连接轴2上的位置分别在连接轴2直径的两端,这样在连接轴2的转动时使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扭绞缠绕在连接轴2上的长度更长,从而增加带动两上管卡4上升距离。那么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增加更换软管的操作空间,可将连接轴2的轴径增加,或在连接轴2上套设直径更大的轴筒,以增加在连接轴2上缠绕的连接件长度。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第一连接端与连接轴2的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等等,只要保证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第一连接端与连接轴2相对固定即可。
4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装配和加工,可以将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设置为一条拉线,同时在连接轴2上设置一径向通孔201,拉线穿设于连接轴2上的径向通孔201中。
47.当需要卡装多组软管时,两个上管卡4可以根据软管的数量设置多组。如多个软管沿滚轮芯11的轴向并排设置时,多组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在与软管适配的对应位置并排设置,此时只要延长连接轴2的轴向长度即可实现。
48.在实际应用中,该联动机构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导向块8,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7绕设于导向块8,导向块8用于限位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7的移动方向。本实施例中,为了平稳的导向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分别在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处设置一导向块8,该导向块8与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接触面光滑,且导向块8整体采用耐磨材料,或在与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接触面表面涂覆耐磨材料,一方面减少对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磨损,另一方面减少对导向块8本身的磨损。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7也可以为耐磨材料。导向块8的形状根据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所需的运动轨迹进行设置,例如导向块8与第一连接件6或第二连接件7接触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本实施例示出的形状对此不做限定。
49.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动机构,当其应用在蠕动泵泵头中时,沿连接轴2的周向扳动扳杆3,带动连接轴2在轴孔1201中转动,同时带动偏心轮1在本体9的限位作用下转动,使连接轴2带动压块12升降移动;实现了压块12与滚轮芯11的开合;同时上管卡也能够随连接轴2的转动而升降,因此可增大更换软管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联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进一步提高装配工作效率,且节省成本。
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蠕动泵泵头,如图3-8所示,包括:本体9、压块12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联动机构。
51.参见图3和8,偏心轮1设置于本体9的凹槽902中,连接轴2穿过本体9和压块12,转动扳杆3,连接轴2带动压块12相对于本体9上下移动。
52.两个上管卡(第一上管卡和第二上管卡)4设置于压块12内部的导向槽1202中,转动扳杆3,连接轴2带动两个上管卡(第一上管卡和第二上管卡)4相对压块12上下移动。
53.与上述各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参见图6和7,该上管卡4的顶部还可以安装有复位弹性件5,压块12设有容纳复位弹性件5的导向槽1202,上管卡4设置在压块12的导向槽1202内并由导向槽1202下端伸出,上管卡4的限位部401位于导向槽1202内,复位弹性件5设于导向
槽1202内,抵接在上管卡4与导向槽1202内顶壁之间,复位弹性件5的下端对上管卡4施加压力,使上管卡4下部的限位部401与限位槽接触,以保持上管卡4与下管卡13的夹持状态。复位弹性件5随上管卡4的升降在导向槽1202与上管卡4之间压缩回弹,实现上管卡4的复位。
54.该复位弹性件5可以为弹簧,每一上管卡4设置单个弹簧时,可将该弹簧套设于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这样能够更稳定的使上管卡复位。当每一上管卡4设置多个弹簧时,多个弹簧可层叠套设,或多个弹簧围绕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均匀设置。只要能实现利用弹性使上管卡4复位的实施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5.进一步地,上管卡4的限位部401用于限定上管卡4的定点位置,定点位置包括上管卡4缩进压块12内和伸出压块12外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该限位部401设于压块12的导向槽1202内,与上述复位弹性件5配合作用实现上管卡4的复位和限位运动。
56.参见图4,本体9设有供连接轴2旋转和升降的竖向的连接轴槽901;其连接轴2穿过连接轴槽901,并限位在压块12的轴孔内。连接轴2能够在转动时沿竖向连接轴槽901上下移动,从带动压块12相对于本体9上下移动。
57.参见图8,本体9设有供偏心轮1活动的凹槽902,用于容纳偏心轮1,使偏心轮1仅能在凹槽902中转动。
58.沿连接轴2的周向扳动扳杆3,带动连接轴2在轴孔1201中转动,同时带动偏心轮1在本体9的限位作用下转动,使连接轴2带动压块12升降移动,实现滚轮芯11与压块12的开合。
59.压块12可滑动的设置于本体9上,在具体实施时,本体9上设有压块滑槽903,压块12上设有与压块滑槽903对应的滑块(内部未示出),滑块在压块滑槽903内上下移动,实现开合与装卡。
60.参见图4、6和7,压块12设有供扳杆3沿连接轴2的周向转动的扳杆通道1203,且压块12设有穿设连接轴2的轴孔1201,连接轴2在轴孔1201中转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扳杆通道1203内侧设有至少一弹性卡扣14,弹性卡扣14用于固定扳杆3,防止扳杆3在复位弹性件5的作用下回转。
61.弹性卡扣14用于固定扳杆3,为了防止扳杆3在复位弹性件5的作用下回转而设置。其中,弹性卡扣14可以是波珠螺丝、碰珠或弹簧卡。
62.本体9下方对应第一上管卡设置第一下管卡,对应第二上管卡设置第二下管卡,第一上管卡和第一下管卡之间用于放置软管的一端,第二上管卡和第二下管卡之间用于放置软管的另一端。第一上管卡与第二上管卡相对连接轴2对称设置。
63.工作原理说明:
64.沿连接轴2的周向扳动扳杆3,带动连接轴2在轴孔1201中转动,由于连接轴2与偏心轮1固定连接,连接轴2转动带动了偏心轮1的转动,进而使偏心轮1在本体9的凹槽902中转动,依据偏心轮1的偏心转动原理使得与偏心轮1固定连接的连接轴2沿连接轴槽901向上移动,而由于压块12上轴孔1201对连接轴2的限位作用,连接轴2的上下移动带动了压块12的向上移动;同时,连接轴2转动过程中,连接轴2对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产生扭绞作用,使部分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缠绕于连接轴2上,拉动上管卡4向上移动;因此实现了压块12与上管卡4能够同时向上移动,实现了上管卡4与压块12的联动。当向相反方向扳动扳杆3时,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松弛,上管卡4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并由弹簧保持对
软管的压力。
65.由于偏心轮1的转动带动连接轴2的提升,和连接轴2对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产生扭绞作用进一步带动上管卡4的提升,使得上管卡4与下管卡13之间空间尺寸等于偏心轮1的2倍偏心距与连接轴2径向界面的半个周长之和;当蠕动泵泵头更换软管时,泵头打开时,上管卡4随着压块12一起向上移动,同时联动机构中的升降组件带动上管卡4向上移动,直到扳杆3到达限制位置,无法再转动,此时上管卡4位移达到最大,此时上管卡4部分或完全缩到压块12内部,达到增大安装软管距离的目的。
66.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蠕动泵,包括:驱动器,泵头和软管;泵头为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蠕动泵泵头。
67.其中,驱动器可以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一种;软管材质为硅橡胶、氟橡胶、特氟龙、橡胶、塑料、合成材料的一种。
6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