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结构和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8791发布日期:2022-03-23 16: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结构和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风机结构和洗地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结构和洗地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于是出现了许多清洁地面的设备来改善环境卫生,常用的有吸尘器、自动拖布机、扫地机以及洗地机。洗地机是一种用于清洗地面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机产生吸力,将地面的清洗污水吸入污水桶中。风机通过电机带动叶轮工作,其吸取的气流来自潮湿的被清洗底面,因此气流里多夹带水汽,现有的洗地机风机大多通过简单开设风口解决出风问题,出风不畅,致使洗地机工作时,潮湿的气流在内部空间内四处窜动,湿气附着在整机里面,非常大的风险影响内部其他电器元件的性能,并且气流易窜入电机,侵蚀电机,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洗地机的风机出风不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和洗地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机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叶轮和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电机腔、叶轮腔和风道腔,所述叶轮腔和所述风道腔均与所述电机腔间隔设置;所述电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腔内,所述电机本体伸出有一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伸入所述叶轮腔以与所述叶轮连接带动叶轮运动;所述叶轮腔与所述风道腔连通,所述叶轮腔与所述风道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风道腔连通外界,所述电机本体带动叶轮运作时,所述叶轮吸取的风流依次经过所述叶轮腔、导流结构、风道腔后排出。
5.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6.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两层导流叶片,两层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均为顺时针旋转或均为逆时针旋转。
7.优选地,所述风道腔进一步通过出风通道连通外界,所述出风通道朝向所述风道腔的开口对应所述导流结构的出风面。
8.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间隔件,所述电机腔和所述叶轮腔由所述间隔件间隔,所述导流结构环绕所述间隔件设置。
9.优选地,所述间隔件朝向所述叶轮腔的一面为一圆盘面,所述叶轮对应所述圆盘面设置,所述叶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盘面的直径。
10.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导流风罩,所述第一导流风罩内设置有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与所述间隔件连接以隔开所述电机腔和所述风道腔。
11.优选地,所述风机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间隔部与所述间隔件的连接处。
12.优选地,所述电机腔连通有至少一个通向外界的散热通道。
1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洗地机,包括安装架及如上所述的风机结构,所述风机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和洗地机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在壳体组件内有设置电机腔、叶轮腔和风道腔,叶轮腔和风道腔均与电机腔间隔设置,叶轮腔与风道腔连通,叶轮腔与风道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导流结构,风道腔连通外界,叶轮吸取的风流依次经过叶轮腔、导流结构、风道腔后排出。可以理解,叶轮所吸取的风流首先进入叶轮腔,通过设置导流结构,直接将进入叶轮腔的风流导入风道腔,进而排出外界,出风顺畅,可避免湿风流在内部空间内四处窜动、湿气附着在整机里面,从而避免影响内部其他电器元件的性能;另外也解决了湿风流易窜入电机、侵蚀电机、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包括导流叶片,每层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此设置,可使风流从叶轮腔的任一位置进入导流结构均可顺势进入风流螺旋,避免风向相撞,可提高过风效率,从而大大降低风流窜离的机会,湿气排出效果更好。
17.3、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包括两层导流叶片,两层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均为顺时针旋转或均为逆时针旋转,通过两层导流叶片的螺旋抬升,可快速将叶轮腔的湿风流导入风道腔,增加出风效率,避免湿风流在叶轮腔内乱窜的同时,降低风流在叶轮腔积聚给叶轮带来的风阻,风机电机的效率更高。另外,两层结构可实现分层拼装,组装方便。
18.4、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通道朝向风道腔的开口对应导流结构的出风面,此设置可使从导流结构出风面对应开口处流出的湿风直接冲入出风通道,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和湿气排出的效果。
19.5、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内设置有间隔件,电机腔和叶轮腔由间隔件间隔,导流结构环绕间隔件设置。通过设置间隔件,可以有效隔开电机腔与叶轮腔,防止湿风从叶轮腔窜入电机腔侵蚀电机。另外,通过将导流结构环绕间隔件设置,可以使叶轮周向甩出的湿风均可及时被导流结构导入风道腔,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20.6、本实用新型的间隔件朝向叶轮腔的一面为一圆盘面,叶轮对应圆盘面设置,叶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圆盘面的直径。可以理解,叶轮吸取风流后是从其周向甩出的,而将叶轮的直径设置小于或等于圆盘面的直径,可使从叶轮中甩出的风流可以顺势到达环绕间隔件设置的导流结构处,从而被快速导出,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21.7、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件密封间隔部与间隔件的连接处,可防止风道腔的湿气从缝隙窜入电机腔,进一步提高电机腔的保护效果。
22.8、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腔连通有至少一个通向外界的散热通道,可以将电机自身散热自然排出,避免损伤电机,降低安全隐患。
2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地机,具有和上述风机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的剖面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的爆炸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之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之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29.图5是图1中a的放大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洗地机的框图。
31.附图标识说明:
32.1、风机结构;2、洗地机;3、安装架;
33.10、电机本体;20、叶轮;30、壳体组件;31、电机腔;32、叶轮腔;33、风道腔;40、导流结构;50、间隔件;60、密封件;
34.101、电机轴;201、前端面;202、后端面;203、吸风叶片;204、叶轮进风口;205、叶轮出风口;301、散热罩;302、第一导流风罩;303、第二导流风罩;311、散热通道;331、出风通道;401、导流叶片;501、圆盘面;
35.3021、间隔部;3022、通孔;3310、开口;4011、第一层导流叶片;4012、第二层导流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8.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结构1,包括电机本体10、叶轮20和壳体组件30。壳体组件30内设置有电机腔31、叶轮腔32和风道腔33,叶轮腔32和风道腔33
均与电机腔31间隔设置,电机本体10设置在电机腔31内,叶轮20设置在叶轮腔32内,电机本体10伸出有一电机轴101,电机轴101伸入叶轮腔32以与叶轮20连接带动叶轮20运动,叶轮腔32与风道腔33连通,风道腔33与外界连通。风机工作时,电机本体10带动叶轮20旋转持续吸取风流,所吸取风流经过叶轮腔32、风道腔33后排到外界。
42.请结合图1和图2,可以理解地,叶轮20为一吸风叶轮,叶轮20包括远离电机本体10的前端面201、靠近电机本体10的后端面202,及由前端面201和后端面202界定的圆周侧面,前端面201和后端面202之间设置有吸风叶片203,前端面201开设有叶轮进风口204。可选地,可以在叶轮20的圆周侧面和/或后端面202开设叶轮出风口205,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叶轮出风口205开设在叶轮20的圆周侧面,相应地,吸风叶片203设置为向叶轮20的圆周侧导风的形态;更具体地,叶轮20的圆周侧面为整体开放式设置,即叶轮20的圆周侧任一方向均可出风,增加出风效率。
43.进一步地,叶轮腔32与风道腔33的连通处设置有导流结构40,风道腔33还连通有通向外界的出风通道331,叶轮20吸取的风流依次经过叶轮腔32、导流结构40、风道腔33、出风通道331后排出。可以理解,叶轮20所吸取的风流首先进入叶轮腔32,通过设置导流结构40,直接将进入叶轮腔32的风流导入风道腔33,进而排出外界,出风顺畅,可避免湿风流在内部空间内四处窜动、湿气附着在整机里面,从而避免影响内部其他电器元件的性能;另外也解决了湿风流易窜入电机腔31、侵蚀电机本体10、影响电机本体10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4.可选地,风道腔33可以连通有一个或多个通向外界的出风通道331。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道腔33连通有2个通向外界的出风通道331,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降低风阻,电机损耗更小,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45.进一步地,出风通道331朝向风道腔33开设有开口3310,开口3310对应导流结构40的出风面,此设置可使从导流结构40出风面对应开口3310处流出的湿风直接冲入出风通道331,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和湿气排出的效果。
46.请结合图1-图3,进一步地,导流结构40包括导流叶片401,导流叶片401的导流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可以理解,风流从叶轮20流出时是沿叶轮20的周向甩出的,风流可以从叶轮20周向的任一方向进入叶轮腔32,且风流被甩出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变化,此设置可使风流从叶轮腔32的任一位置顺势进入导流结构40,从而可顺势进入风流螺旋,避免风向相撞,可提高过风效率,从而大大降低风流窜离的机会,湿气排出效果更好。
47.可以理解地,导流结构40可包括若干导流叶片401,导流叶片401倾斜设置以实现导流,倾斜方向根据叶轮20的旋转方向而定,确保可使叶轮腔32内的风流被螺旋抬升至风道腔33内即可。
48.可选地,导流结构40可以设置一层或多层导流叶片401。当导流结构40设置多层导流叶片401,多层导流叶片401的导流方向均是风流的螺旋方向。
49.示例性地,导流结构40设置2层导流叶片401,界定靠近叶轮腔32的一层为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界定靠近风道腔33的一层为第二层导流叶片4012,设定叶轮20周向逆时针出风,则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和第二层导流叶片4012均设置为逆时针导流,风流从叶轮腔32依次进入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和第二层导流叶片4012,且被螺旋抬升进入风道腔33,通过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和第二层导流叶片4012的螺旋抬升,可快速将叶轮腔32导入风道腔33,增加出风效率,避免湿风流在叶轮腔32内乱窜的同时,降低风流在叶轮腔32积聚给叶轮
20带来的风阻,风机电机的效率更高。
50.可选地,导流结构4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于壳体组件30内侧,和/或连接在其他内部构件上,保持稳定即可,可不做限定;或者导流结构40可以与壳体组件30的部分一体成型或与其他内部构件一体成型,保证导流结构40位于叶轮腔32与风道腔33连通处即可。当导流结构40设置多层导流叶片401时,多层导流叶片401可以一次成型,或者多层导流叶片40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拼接成多层的导流结构40。
51.进一步地,壳体组件30内设置有间隔件50,电机腔31和叶轮腔32由间隔件50间隔,导流结构40环绕间隔件50设置。通过设置间隔件50,可以有效隔开电机腔31与叶轮腔32、电机腔31与风道腔33,防止湿风从叶轮腔32和/或风道腔33窜入电机腔31侵蚀电机本体10。另外,通过将导流结构40环绕间隔件50设置,可以使叶轮20周向甩出的湿风均可及时被导流结构40导入风道腔33,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52.可选地,导流结构4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于间隔件50上,或者导流结构40与间隔件50一体成型。当导流结构40设置多层导流叶片401时,可以是部分层与间隔件50一体成型,其他层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在这些与间隔件50一体成型的层上。示例性地,当导流结构40设置2层导流叶片401,可以设置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与间隔件50一体成型,第二层导流叶片4012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在第一层导流叶片4011上。
53.请结合图2和图4,进一步地,间隔件50朝向叶轮腔32的一面为一圆盘面501,叶轮20对应圆盘面501设置,叶轮20的直径r(如图4中所示的r)小于或等于圆盘面501的直径r(如图4中所示的r)。可以理解,叶轮20吸取风流后是从其周向甩出的,而将叶轮20的直径r设置小于或等于圆盘面501的直径r,可使从叶轮20中甩出的风流可以顺势到达环绕间隔件50设置的导流结构40处,从而被快速导出,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54.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壳体组件30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罩301、第一导流风罩302和第二导流风罩303,散热罩301用于围合电机腔31,第一导流风罩302用于围合风道腔33,第二导流风罩303用于围合叶轮腔32。
55.可选地,散热罩301、第一导流风罩302和第二导流风罩303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连接,保证结构稳定即可,可不做限定。
56.进一步地,第一导流风罩302内设置有间隔部3021,间隔部3021与间隔件50连接以隔开电机腔31和风道腔33。
57.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风机结构1进一步包括一密封件60,密封件60密封间隔部3021与间隔件50的连接处。通过此设置,可防止风道腔33的湿气从缝隙窜入电机腔31,进一步提高电机腔31的保护效果。
58.进一步地,电机腔31连通有至少一个通向外界的散热通道311,可以将电机本体10自身散热自然排出,避免损伤电机本体10,降低安全隐患。可以理解地,散热通道311与出风通道331单独出风,互不影响。
5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罩301可以采用导热材料,以增强散热效果。
60.请结合图1和图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间隔部3021上、和/或者间隔件50用于与间隔部3021连接的连接部分上开设通孔3022,用过滤网封堵通孔3022以隔离水汽,这样设置可使风道腔33内的部分风流经过滤网干燥后进入电机腔31,以增强电机腔31
内散热效果。
61.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洗地机2,包括安装架3和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1,风机结构1安装在安装架3上。
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和洗地机具有以下优点:
63.1、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在壳体组件内有设置电机腔、叶轮腔和风道腔,叶轮腔和风道腔均与电机腔间隔设置,叶轮腔与风道腔连通,叶轮腔与风道腔的连通处设置有导流结构,风道腔连通外界,叶轮吸取的风流依次经过叶轮腔、导流结构、风道腔后排出。可以理解,叶轮所吸取的风流首先进入叶轮腔,通过设置导流结构,直接将进入叶轮腔的风流导入风道腔,进而排出外界,出风顺畅,可避免湿风流在内部空间内四处窜动、湿气附着在整机里面,从而避免影响内部其他电器元件的性能;另外也解决了湿风流易窜入电机、侵蚀电机、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64.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包括导流叶片,每层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此设置,可使风流从叶轮腔的任一位置进入导流结构均可顺势进入风流螺旋,避免风向相撞,可提高过风效率,从而大大降低风流窜离的机会,湿气排出效果更好。
65.3、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包括两层导流叶片,两层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均为顺时针旋转或均为逆时针旋转,通过两层导流叶片的螺旋抬升,可快速将叶轮腔的湿风流导入风道腔,增加出风效率,避免湿风流在叶轮腔内乱窜的同时,降低风流在叶轮腔积聚给叶轮带来的风阻,风机电机的效率更高。另外,两层结构可实现分层拼装,组装方便。
66.4、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通道朝向风道腔的开口对应导流结构的出风面,此设置可使从导流结构出风面对应开口处流出的湿风直接冲入出风通道,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和湿气排出的效果。
67.5、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内设置有间隔件,电机腔和叶轮腔由间隔件间隔,导流结构环绕间隔件设置。通过设置间隔件,可以有效隔开电机腔与叶轮腔,防止湿风从叶轮腔窜入电机腔侵蚀电机。另外,通过将导流结构环绕间隔件设置,可以使叶轮周向甩出的湿风均可及时被导流结构导入风道腔,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68.6、本实用新型的间隔件朝向叶轮腔的一面为一圆盘面,叶轮对应圆盘面设置,叶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圆盘面的直径。可以理解,叶轮吸取风流后是从其周向甩出的,而将叶轮的直径设置小于或等于圆盘面的直径,可使从叶轮中甩出的风流可以顺势到达环绕间隔件设置的导流结构处,从而被快速导出,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从而及时排出湿气。
69.7、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件密封间隔部与间隔件的连接处,可防止风道腔的湿气从缝隙窜入电机腔,进一步提高电机腔的保护效果。
70.8、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腔连通有至少一个通向外界的散热通道,可以将电机自身散热自然排出,避免损伤电机,降低安全隐患。
7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地机,具有和上述风机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