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电磁泵密封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0445发布日期:2022-07-23 07:5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电磁泵密封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电磁泵密封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电磁泵。


背景技术:

2.电磁泵是一种将动力和泵体直接结合为一体的液体泵,主要通过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感应,使活动泵芯产生电磁震荡,在活塞腔中形成真空,活塞腔内单向阀开启,回复弹簧带动活动芯作往复循环的周期震动来抽水。电磁泵作为手持熨刷、蒸汽地拖等家电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其内部结构的密封的可靠性又是保证工作性能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铁芯中心孔的密封。由于现有结构一般采用蘑菇型或者漏斗型的密封头密封,电磁泵在工作时铁芯会左右高速窜动,密封头相对于铁芯会在
“‑
密封-分离
‑”
两种状态中高速切换;而由于密封头的形状所限,在需要密封时很难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密封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通过特定的活动触头结构,既解决了电磁泵泵芯粘连的问题,又提高了密封头对高速窜动的铁芯的密封可靠性,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电磁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磁泵阀芯座液流孔一侧的密封球组件和连接于密封球组件的密封球弹簧,还包括位于电磁泵阀芯座液流孔另一侧的圆球弹簧以及连接于封口弹簧的用于密封铁芯的圆球,所述密封球组件和所述圆球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开密封球组件的活动触头。
6.进一步的,上述活动触头包括一膨大的头部和一能够穿过电磁泵阀芯座液流孔的尾部,所述头部朝向所述密封球组件,所述尾部朝向所述圆球。
7.进一步的,上述密封球组件由内塞和外帽组成,所述内塞为刚性结构,所述外帽为弹性结构。
8.进一步的,上述内塞和所述外帽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
9.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塞为实心件,所述缓冲空隙为所述内塞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帽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
10.一种电磁泵,包括内部构成有前后布置的工作腔和出液腔、以及连通两者的设置于阀芯座的液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活动触头机构,该活动触头包括位于液流孔一侧的密封球组件和连接于密封球组件的密封球弹簧、位于液流孔另一侧的封口弹簧以及连接于封口弹簧的用于密封铁芯的圆球;所述密封球弹簧一端与电磁泵出水管内侧抵接,另一端与密封球组件连接;所述封口弹簧一端与所述圆球连接,另一端抵接于形成所述液流孔的腔体壁;所述密封球组件和所述圆球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开密封球组件的活动触头。
11.进一步的,上述活动触头包括一膨大的头部和一能够穿过液流孔的尾部,所述头部朝向所述密封球组件,所述尾部朝向所述圆球。
12.进一步的,上述密封球组件由内塞和外帽组成,所述内塞为刚性结构,所述外帽为弹性结构。
13.进一步的,上述内塞和所述外帽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球组件、活动触头、圆球的联动密封结构,利用物理推力解决了电磁泵泵芯粘连的技术问题,且圆球的形状能够克服铁芯高速窜动带来的密封难题,使电磁泵运行过程达到理想的密封状态,形成完整的电磁泵工作循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泵的剖面示意图;
16.图2为抽水时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为出水时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18.标注说明:1,出水管;2,泵芯座;3,出水管密封圈;4,铁芯密封圈;5,隔磁管外密封圈;6,缓冲弹簧;7,隔磁管内密封圈;8,接线片;9,线圈包塑;10,线圈; 11,绕线骨架;12,密封球弹簧;13,密封球组件;14,封口弹簧;15,活动触头;16,圆球;17,铁芯;18,泵芯座密封球;19,垫圈;20,导磁筒;21,隔磁筒;22,隔磁管;23,铁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20.并定义如图1中纸面所示的由左到右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前向后的方向。
21.一种防止泵芯粘连的电磁泵,如图1所示,泵芯座2用来形成铁芯17的工作腔部分,液流孔开在泵芯座2上,连通了电磁泵的工作腔和出液腔。线圈10缠绕在绕线骨架11 上,包围在电磁泵隔磁管的外周,线圈包塑9设置在线圈10的外周,形成绝缘隔磁。导磁筒20、隔磁筒21、隔磁管22为现有电磁泵的常规组件,出水管密封圈3、铁芯密封圈4、隔磁管外密封圈5、缓冲弹簧6、隔磁管内密封圈7、接线片8、垫圈19均是为了保障电磁泵运行过程中的部件之间的密封与缓冲。电磁泵出水管1的内侧抵接一密封球弹簧12,密封球弹簧12的另一端与密封球组件13连接,密封球组件13位于液流孔的左侧。液流孔的右侧,形成所述液流孔的腔体壁抵接一封口弹簧14,封口弹簧14的另一端与圆球16连接,圆球16与铁芯17配合设置,用于形成真空与密封,铁芯17的另一端与铁芯弹簧23连接,铁芯弹簧23的另一端抵接于隔磁管22的右端内侧,用于使铁芯17复位。密封球组件12和圆球16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开密封球组件12的活动触头15。
22.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触头15包括一膨大的头部和一能够穿过电磁泵阀芯座液流孔的尾部,头部朝向密封球组件12,无法穿过液流孔,而尾部穿过液流孔朝向圆球16。密封球组件12由内塞和外帽组成,内塞为刚性结构,外帽为弹性结构,内塞和外帽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塞为实心件,所述缓冲空隙为所述内塞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帽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
24.由上述结构组成的电磁阀系统,通电后由于电磁力的作用,铁芯17会自左向右移动,同时密封圆球16由于封口弹簧14的推力作用也会随铁芯一起向右移动,这样在圆球的左侧由圆球16、铁芯17、铁芯密封圈4、泵芯座2及密封球组件13形成的密闭空间将会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并且这个真空度会随着铁芯向右移动的距离增加而不断增大,当真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密封圆球右侧的空气或者水将会推动圆球使封口弹簧压缩而在圆球和铁芯之间形成一道缝隙,这样圆球右侧的空气或者水会进入到圆球左侧的密闭空间,由于电磁泵所用的电源具有交变特性以及铁芯弹簧23的作用,铁芯会在向右运动到极限位置后变为向左运动,从而将密闭空间中的空气或者水进行压缩,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压力的作用会使密封球弹簧压缩而在密封球组件和泵芯座的密封处会形成一道缝隙,这样密闭空间的水或者是空气会由于压差的作用进入到密封球组件左侧的低压空间,从而形成完整的电磁泵工作循环。由于圆球是完全对称的结构,当电磁泵在工作时铁芯左右高速窜动,圆球可以在在需要密封时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密封状态,不受结构和方向的限制,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稳定性。
25.圆球的材质可以是橡胶,塑料,金属或者陶瓷等等可成型材料。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以及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