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1084发布日期:2022-04-09 09:3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真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行业领域需要用到真空泵提供真空环境来进行生产与研发,但空气介质中普遍含有很多水分,如果直接抽吸,会造成真空泵内部积水,引起真空度不达标,甚至损坏真空泵,导致真空系统瘫痪。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具有机台稳定不易损坏,工作效率高和节省成本的优点。
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脚轮和多个固定脚杯,所述支架呈“l”型设计并设置有若干个夹层,若干个所述夹层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真空系统的电控箱、储气罐、积液罐、空气过滤器以及真空泵,所述电控箱通过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储气罐下方的第一排水口连接有“y”型过滤器和所述积液罐,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5.优选的,所述储气罐侧面设置有压力真空表,所述压力真空表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控箱内的电子压力表相连。
6.优选的,所述“y”型过滤器与所述积液罐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由所述电控箱控制开关。
7.优选的,所述积液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储气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空气回流管,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所述积液罐破真空,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由所述电控箱控制开关。
8.优选的,所述积液罐侧面设置有液位管,所述积液罐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由第四电磁阀和管道接口构成,所述第四电磁阀由所述电控箱控制开关。
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当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运行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处于常开状态,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度把设备端含水的空气介质吸入,从储气罐的入口进入,经储气罐、“y”型过滤器、积液罐以及空气回流管把水气分离出来,空气介质通过储气罐的出口进入管道并进入空气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真空泵内,再经真空泵排气口排出,当积液罐里的积水到达设定值时,电控箱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从而积液罐里的积水从第四电磁阀的管道排出,以此实现机台稳定不易损坏,工作效率高和节省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图;
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面图。
12.附图标记:1、支架;111、万向脚轮;112、固定脚杯;2、电控箱;3、储气罐;31、第一排水口;4、“y”型过滤器;5、积液罐;51、液位管;52、第二排水口;521、第四电磁阀;522、管道接口;6、空气过滤器;7、真空泵;8、压力真空表;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空气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4.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1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7.一种水气分离便携式节能真空系统,参见图1至图2,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脚轮111和多个固定脚杯112,所述支架1呈“l”型设计并设置有若干个夹层,若干个所述夹层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真空系统的电控箱2、储气罐3、积液罐5、空气过滤器6以及真空泵7,所述电控箱2通过所述储气罐3与所述真空泵7连接,所述储气罐3下方的第一排水口31连接有“y”型过滤器4和所述积液罐5,所述真空泵7的进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6。
18.本实施例在实施时,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处于常开状态,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521处于常闭状态,真空泵7产生的真空度把设备端含水的空气介质吸入,从储气罐3的入口进入,经储气罐3、“y”型过滤器4、积液罐5以及空气回流管12把水气分离出来,空气介质通过储气罐3的出口进入管道并进入空气过滤器6,经过滤后进入真空泵7内,再经真空泵7排气口排出,当积液罐5里的积水到达设定值时,电控箱2控制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521处于打开状态,从而积液罐5里的积水从第四电磁阀521的管道排出,以此实现机台稳定不易损坏,工作效率高和节省成本的优点。
19.具体的,所述储气罐3侧面设置有压力真空表8,所述压力真空表8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控箱2内的电子压力表相连。
20.压力真空表8通过补芯、三通、对丝与储气罐3相连,所以可以从电控箱2和储气罐3侧面上的压力真空表8同时观测到此工况的真空度运行状况。
21.具体的,所述“y”型过滤器4与所述积液罐5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第一电磁阀9由所述电控箱2控制开关。
22.电控箱2控制第一电磁阀9打开时,“y”型过滤器4和积液罐5通过重力作用可以收集储气罐3里的积液。
23.具体的,所述积液罐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和第三电磁阀11,所述第二电磁阀10与所述储气罐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空气回流管12,所述第三电磁阀11用于所述积液罐5破真空,所述第二电磁阀10和第三电磁阀11由所述电控箱2控制开关。
24.电控箱2控制第二电磁阀10打开时,可以实现把积液罐5里的空气回流到储气罐3里,当电控箱2控制第三电磁阀11打开时,有利于积液罐5里的积液排出。
25.具体的,所述积液罐5侧面设置有液位管51,所述积液罐5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52,所述第二排水口52由第四电磁阀521和管道接口522构成,所述第四电磁阀521由所述电控箱2控制开关。
26.液位管51用于观察积液罐5里的积液量,当达到设定值时,电控箱2控制第四电磁阀521打开,通过第二排水口52和管道接口522连接上管道把积液排到规定的区域。
27.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