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3160发布日期:2022-06-04 05:5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


背景技术:

2.手动泵作为液压动力源,具有外型小、质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特别适合紧急情况及爆炸危险的场所。在当前的交通事故救援、地震灾害救援、意外事故救援等救援中,手动泵作为液压系统动力源起着关键作用。高压手动液压泵,它主要以流体(液压油、皂化油、水等) 作为介质,一般手动液压泵都是柱塞卧式设计,高压手动泵则由双柱塞转换产生超高压。通过实践,手动泵由一级输出切换为二级输出的初段,输出的效率太低,影响工作效率。
3.因此研发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泵由一级输出切换为二级输出的初段,输出的效率太低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包括:
6.泵体、升降杆、杠杆手柄、两活塞套和底座,所述泵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泵体内部中空,所述升降杆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泵体内;
7.两活塞套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两活塞套分别与泵体连通;
8.所述杠杆手柄的端部与两活塞套铰接,两活塞套之间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铰接在杠杆手柄靠近活塞套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其中
9.按压所述杠杆手柄,所述杠杆手柄以支撑杆为支点分别驱动两活塞套活塞运动以驱动所述升降杆向上顶升。
10.作为优选,所述泵体内分为两层,内层为适于放置升降杆的升降仓,外层为适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油仓;所述升降仓与所述储油仓分别与活塞套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套包括:套筒、活塞杆和胶套,所述套筒内部中空,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胶套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下端,所述胶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胶套外径与所述套筒内径一致;
12.所述活塞杆上端铰接在所述杠杆手柄上;所述套筒内底壁开设有一进油孔与一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孔内均设置有一单向阀,进油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出油孔与所述升降仓连通;其中
13.杠杆手柄驱动活塞杆上下滑动时,所述胶套活塞运动能够将自储油仓内抽吸的液压油注入升降仓内以顶升升降杆。
14.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内设置有一高压止逆阀,所述注入孔开设在所述升降杆下方,所述注入孔分别与两活塞套内的出油孔连通。
15.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止逆阀包括:金属阀盘、密封盘、固定块、压缩弹簧和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注入孔内壁,所述定位块呈圆柱状,且所述定位块圆心处开设有一适于固定块的通孔;
16.所述固定块呈“t”型,且所述固定块柱状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块下端,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侧壁;
17.所述密封盘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下端,所述金属阀盘固定在所述密封盘下端;其中
18.活塞套驱动液压油注入所述注入孔,推动金属阀盘克服压缩弹簧弹力,以向升降仓内注液压油。
1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一泄压管,所述泄压管连通储油仓与升降仓,所述泄压管靠近所述升降仓的一端设置有一泄压阀;
20.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一泄压杆,所述泄压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泄压管内,且所述泄压杆端部与所述泄压阀相抵;其中
21.转动所述泄压杆以打开所述泄压阀时,升降仓内的液压油桶所述液压管流入所述储油仓内。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通过在泵体外侧设置的两个活塞套,在杠杆手柄驱动两活塞套同步活塞运动是,两活塞套能够驱动升降杆向上顶升,相比较单独的活塞套,本实用的双活塞套驱动升降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示;在底座上设置的高压止逆阀,通过金属阀盘与密封盘的配合,采用双重密封结构,确保了密封性能,密封盘先与注入孔的内侧壁相接触,可起到缓冲的作用,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随着注入孔内注入的液压油压力减小,金属阀盘与注入孔内壁相抵,又保护了密封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的立体图;
2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的主视图;
26.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立体图;
28.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止逆阀的纵截面剖视图。
29.图中:
30.1、泵体;11、升降仓;12、储油仓;2、升降杆;3、杠杆手柄;31、支撑杆;4、活塞套;41、套筒;42、活塞杆;43、胶套;44、进油孔;45、出油孔;
31.5、底座;51、注入孔;52、高压止逆阀;521、金属阀盘;522、密封盘;523、固定块;524、压缩弹簧;525、定位块;53、泄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容积高压手动泵,包括:泵体1、升降杆2、杠杆手柄3、两活塞套4和底座5,所述泵体1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底座5为
本实用高压手动泵的主要支撑装置,杠杆手柄3和泵体1均固定在底座5上;所述泵体1内部中空,所述泵体1内分为两层,内层为适于放置升降杆2的升降仓11,外层为适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油仓12;所述储油仓12与所述升降仓11通过隔板间隔开,且储油仓12与升降仓11为密封闭合仓室;所述升降仓11与所述储油仓12分别与活塞套4连通,活塞套4活塞运动是,能够将储油仓12内的液压油注入升降仓11内,以顶升升降杆2向上移动。所述升降杆2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泵体1内;两活塞套4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且两活塞套4分别与泵体1连通;所述杠杆手柄3的端部与两活塞套4铰接,两活塞套4之间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上端铰接在杠杆手柄3靠近活塞套4的一端,所述支撑杆31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5上;其中按压所述杠杆手柄3,所述杠杆手柄3以支撑杆31为支点分别驱动两活塞套4活塞运动以驱动所述升降杆2向上顶升。本实用结构简单,通过在泵体1一侧设置两个活塞套4,驱动杠杆手柄3时,所述杠杆手柄3同时驱动两活塞套4同步进行活塞运动,而两活塞套4能够同步将储油仓12内的液压油注入升降仓11内,以顶升升降杆2,相比较单活塞套4的设置,本实用的设计大大加快了升降杆2的升降速度,提高了输出效率。
34.可选的,所述活塞套4包括:套筒41、活塞杆42和胶套43,所述套筒41内部中空,所述套筒41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套筒41螺纹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且两套筒41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31的两侧;所述胶套43固定在所述活塞杆42下端,所述胶套4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41内,且所述胶套43外径与所述套筒41内径一致,所述胶套43为橡胶材质,在活塞杆42驱动所述胶套43沿套筒41内壁进行活塞运动是,所述胶套43外周壁与套筒41内壁始终保持相抵以保持密封性;所述活塞杆42上端铰接在所述杠杆手柄3上;所述套筒41内底壁开设有一进油孔44与一出油孔45,所述进油孔44与所述出油孔45内均设置有一单向阀,进油孔44与所述储油仓12连通,驱动杠杆手柄3时,当杠杆手柄3带动胶套43向上移动时,所述套筒41内形成负压以使进油孔44内的单向阀打开,此时储油仓12内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孔44注入套筒41内;而当胶套43向下移动时,进油孔44内的单向阀闭合,而此时出油孔45内的单向阀打开以使液压油通过出油孔45注入升降仓11内,从而顶推升降杆2向上移动。出油孔45与所述升降仓11连通;其中杠杆手柄3驱动活塞杆42上下滑动时,所述胶套43活塞运动能够将自储油仓12内抽吸的液压油注入升降仓11内以顶升升降杆2。
35.可选的,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注入孔51,所述注入孔51内设置有一高压止逆阀52,所述注入孔51开设在所述升降杆2下方,所述注入孔51分别与两活塞套4内的出油孔45连通。所述高压止逆阀52起到控制液压油进入升降仓11的效果,同时高压止逆阀52还可以放置升降仓11内的液压油反向流动,从而提高升降杆2的稳定性。
36.优选的,所述注入孔51靠近所述升降仓11的端部的内径大于靠近套筒41的内径;所述高压止逆阀52包括:金属阀盘521、密封盘522、固定块523、压缩弹簧524和定位块525,所述定位块525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注入孔51内壁,所述定位块525与连接杆配合能够将注入孔51的出油端分成若干小孔状,这样才液压油通过小孔进入升降仓11内时,可以降低液压油流动带来的噪音。所述定位块525呈圆柱状,且所述定位块525圆心处开设有一适于固定块523的通孔;所述固定块523呈“t”型,且所述固定块523柱状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缩弹簧524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块525下端,所述压缩弹簧52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523侧壁;所述密封盘522固定在所述固定块523下端,所述密封盘522为橡胶材质,且所述密封盘522的直径大于所述金属阀盘521的直径;所述金属阀盘521固定在所述密
封盘522下端;其中活塞套4驱动液压油注入所述注入孔51,推动金属阀盘521克服压缩弹簧524弹力,以向升降仓11内注液压油。当金属阀盘521下端的压力大于金属阀盘521上端的压力时,液压油挤压金属阀盘521向上移动以使液压油注入升降仓11内,从而顶升升降杆2;而当金属阀盘521上端的压力大于下端时,在压缩弹簧524的弹力作用下,密封盘522先于注入孔51内壁相接触以起到密封效果,而当金属阀盘521上下端压差变化更大后,升降仓11内的液压油挤压密封盘522与金属阀盘521,使得密封盘522与金属阀盘521同时与注入孔51内壁相抵,形成双重密封结构,此时金属阀盘521与密封盘522同时发挥密封作用,硬密封与软密封互相配合,进步一提高密封效果,同时有效确保液压油不会倒流。密封盘522先于注入孔51内壁接触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起到减震降噪效果,随着金属阀盘521上下端压差变化更大后,金属阀盘521与注入孔51内壁相抵从而承受与注入孔51内壁间的挤压力,保护了密封盘522,提高了使用寿命。
3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5上还开设有一泄压管,所述泄压管连通储油仓12与升降仓11,所述泄压管靠近所述升降仓11的一端设置有一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能够防止升降仓11内的液压油随意流动;所述底座5上还固定有一泄压杆53,所述泄压杆53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泄压管内,且所述泄压杆53端部与所述泄压阀相抵;其中转动所述泄压杆53以打开所述泄压阀时,升降仓11内的液压油桶所述液压管流入所述储油仓12内。工作时,所述泄压杆53与所述泄压阀相抵,此时泄压阀密封升降仓11处的泄压管,以防止升降仓11内的液压油流向储油仓12,而工作结束后,转动所述泄压杆53,以使所述泄压阀呈打开状态,此时升降仓11内的压力大于储油仓12内的压力,液压油通过所述泄压管流入所述储油仓12内,以使升降杆2收缩入泵体1内。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