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6323发布日期:2023-04-06 07:5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流体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案关于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尤指一种适具较大压缩比效能的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泵、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输送结构为其关键技术。在现在许多需要气压动力的仪器或设备,通常需要传统马达及气压阀来达成,受限于此两种装置的体积及噪音,使此类产品一直无法缩小或薄型化与静音,达成轻便舒适的可携式目的。是以,如何借创新结构突破其技术瓶颈,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流体输送装置为促使流率增加,压缩室需要有较大的压缩比,以产生足够的腔压,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有鉴于此,本案发展一种能在长期使用下维持微型流体控制装置的一定工作特性及流速,具有较大压缩比的效能,乃一种利用压电元件转换得到动力,所设计的流体传输装置,可进一步与微型阀门装置整合,为本发明的主要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主要由阀本体、阀体、阀腔体、致动器、软性基板及盖体依序层叠,再以数个锁付元件锁付定位组装而成,不仅整个结构可以调整更紧密接合的组装定位,也通过密封环的设置提供对入口开口、出口开口、入口阀门通道、出口阀门通道及压力腔室周边防止流体渗漏具备更佳防漏性,同时致动器在组装后施以热变形量,以形成致动器远离压力腔室保持一最大有效间距,借由致动器作动时带动振动板产生形变,使介于振动板及阀腔体间的压力腔室的体积改变产生压力差,而且由于阀体上的阀门片结构为可动薄片,因压力差而被动产生流道开关,使流体单方向流动,推动流体使之产生固定流量,又阀门片结构的开合反应迅速,使得压力腔室于涨缩的瞬间可产生较大的流体吸力与推力,故可使流体达到高效率的传输,并可有效阻挡流体的逆流,俾解决已知技术的输送装置于流体的传送过程中易产生流体回流的现象,本案流体输送装置在停止后,亦可逆止流体回流,且在阀本体、阀腔体排空流体后,仍可重新吸入流体产生流动,以及软性基板具有两电性导片可直接提供连接致动器需求驱动电性,无须外部导线采以长延伸穿伸至致动器电性连接。

2、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含:一阀本体,具有一入口通道一出口通道及一第一组接表面,该入口通道及该出口通道于该第一组接表面各别连通一入口开口及一出口开口;一阀体,具有两个阀门片,且环绕该阀门片周边各设置多个延伸支架作以弹性支撑,并使每个延伸支架相邻之间各形成一镂空孔;一阀腔体,对应组接该阀本体的该第一组接表面,并使该阀体定位于该阀本体与该阀腔体之间,又该阀腔体具有一第二组接表面、一第三组接表面、一入口阀门通道及一出口阀门通道,该入口阀门通道及该出口阀门通道由该第二组接表面贯通至该第三组接表面,且在该第三组接表面上部分凹陷形成一压力腔室,该压力腔室分别与该入口阀门通道、该出口阀门通道相连通;一致动器,封盖该阀腔体的该压力腔室,由一振动板以及一压电元件组装而成,其中该振动板一侧面贴附固定该压电元件;一软性基板,封盖于该致动器的该振动板上作电性连接,具有向外凸伸的两电性导片,供以对外连接电性,以及具有向内凸伸的一压电接触片,供以连接电性该致动器的该压电元件,促使该多个电性导片对外连接电性施加电压驱动该压电元件产生形变,致使该振动板随之产生做垂直向往复振动形变;一盖体,封盖于该软性基板上,且该盖体中心为一框孔,供以该致动器得以在该框孔处产生形变位移;其中,该致动器在组装后施以热变形量,以形成该致动器远离该压力腔室保持一最大有效间距。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最大有效间距为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腔体的该压力腔室由该第三组接表面向下凹陷深度为20~4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腔体的该压力腔室由该第三组接表面向下凹陷深度最佳为3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的该第一组接表面上设置多个卡榫槽,而该阀体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对应该多个卡榫槽,以及该阀腔体的该第二组接表面设置多个卡榫,对应该多个卡榫槽,如此通过该阀腔体的该多个卡榫对应穿伸到该阀体该多个定位孔,以及对应到该阀本体的该多个卡榫槽而相互卡接组合,促使该阀体定位于该阀本体与该阀腔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该阀腔体、该致动器、该软性基板及该盖体上分别设置对应贯通的多个贯穿孔,供以多个锁付元件对应穿伸入而定位组装形成该流体输送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的该出口开口及该阀腔体的该入口阀门通道周围分别设置一凸部结构,供以该阀体的该阀门片紧贴封闭产生一预力作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结构的高度为185~191μm,产生吸力大于15kpa。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结构的高度为192~500μm,产生吸力小于15kpa。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结构的高度为0~184μm,产生吸力小于15kpa。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的该入口开口及该出口开口周围与该阀腔体在该第二组接表面的该入口阀门通道、该出口阀门通道周围各设置有一凹槽,供二密封环套入防止流体渗漏,以及该阀腔体在该第三组接表面的该压力腔室周围设置有另一凹槽,供另一该密封环套入防止流体渗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为聚亚酰胺高分子材料所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的该入口开口及该出口开口为呈锥状型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腔体的该入口阀门通道及该出口阀门通道为呈锥状型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绝缘薄膜,贴附于该振动板一侧面上形成绝缘体。


技术总结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含阀本体、阀腔体、阀体、致动器、软性基板、盖体。阀本体具有出口通道及入口通道。阀腔体具有入口阀门通道、出口阀门通道及压力腔室。压力腔室分别连通入口阀门通道、出口阀门通道。阀体设置于阀本体及阀腔体之间,具有两阀门片。两阀门片各别对应封闭入口阀门通道及出口阀门通道,且可凸伸变形一位移量,以形成阀门开关结构。致动器封盖压力腔室。软性基板电性连接且封盖于致动器。盖体封盖于软性基板。阀本体、阀腔体、致动器、软性基板及盖体分别设置贯穿孔,通过锁付元件穿伸其中,以定位组装流体输送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陈世昌,廖家淯,黄哲威,杨沛晴,黄立,韩永隆,黄启峰,林宗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