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结构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09716发布日期:2022-11-02 17:0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结构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风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扇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常见的家用电扇本质上属于轴流风机,即风的流向平行于扇叶的旋转轴。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950911u,授权公告日2020年11月17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音风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风扇壳,所述风扇壳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风扇壳的前端固定有与风扇壳相匹配的风扇罩,所述风扇壳和风扇罩卡接,所述风扇罩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出风栅格,所述风扇壳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和电机卡接,所述风扇壳的侧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风栅格。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风扇在进行组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有专门的拆装工具,否则很难进行操作,且容易造成风扇损坏。
4.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方便进行组装和拆卸的风扇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风扇在进行组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有专门的拆装工具,否则很难进行操作,且容易造成风扇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进行组装和拆卸的风扇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扇结构,包括风扇轴、相互匹配的两个风扇罩,两个风扇罩上均设有风扇轴安装孔,两个风扇轴安装孔分别与风扇轴的两端相匹配,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安装有抱环,两个风扇罩的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抱环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条,所述抱环的两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结构。
7.组装时,将风扇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风扇罩的风扇轴安装孔内,同时对两个风扇罩进行相互匹配接合,之后再通过将限位条对准限位槽,将抱环抱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最后再将抱环两端的卡扣结构卡紧,即可完成组装;拆卸时,通过将抱环两端的卡扣结构解开,并将抱环从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取下,即可将两个风扇罩分开,同时将风扇轴取下,完成拆卸。风扇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和拆卸,既降低了组装成本,也降低了后期维护和维修的困难性。
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为环形,所述限位槽的底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条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在限位条对准环形限位槽并将抱环抱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的过程中,限位条上的定位销刚好插入到限位槽底面上的定位孔中,进一步提高了抱环和风扇罩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两个风扇罩之间的连接强度。
9.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翻边一和翻边二,所述翻边一和翻边二分别设置在抱环的两端,所述翻边一上设有轴销,所述轴销的侧壁上设有卡头,所述翻边二上设有与轴销相匹配的轴销孔,所述轴销孔的内壁上设有与卡头相匹配的卡头槽,所述轴销孔的内壁上且位于卡头槽的对面设有压柱滑槽,所述压柱滑槽内设有压柱和弹簧一,所述压柱和压柱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和压柱滑槽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和压柱的一端相连接。当抱环抱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之后,将翻边一上的轴销插入翻边二上的轴销孔中,并使卡头卡入卡头槽内,从而对抱环的两端进行紧固,使抱环抱紧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同时压柱滑槽内的压柱则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压住轴销,防止卡头从卡头槽内脱离,以提高了轴销在轴销孔内的固定效果,从而保证抱环的两端能够始终保持紧固。拆卸时,只需先将压柱按入压柱滑槽中,即可轻松将轴销从轴销孔中抽出,从而将抱环从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取下。方便组装和拆卸,既降低了组装成本,也降低了后期维护和维修的困难性。
10.作为优选,所述轴销的一端固定在翻边一上,所述轴销的另一端且朝向压柱的一侧设有圆角一,所述压柱的另一端且朝向翻边一的一侧设有与圆角一相匹配的圆角二。通过圆角一和圆角二的过渡配合,使得轴销在插入到轴销孔内时,压柱能够自动往压柱滑槽内收缩,不会卡住轴销,方便了轴销的插入。
11.作为优选,所述风扇罩包括外环壳和中心块,所述中心块置于外环壳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有若干根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在外环壳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中心块的侧壁上,所述连杆关于中心块呈环形分布,所述连杆的侧壁上导风叶片,所述限位槽置于外环壳的外侧壁上,所述风扇轴安装孔置于中心块上。风扇工作时,风从其中一个风扇罩上的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吸入,再从另一个风扇罩上的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吹出,其中导风叶片可对风起到引导和妨碍其横向流动的作用,能够使风均匀地吹出。
12.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块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叶片自动开合机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中心块的侧壁置于腔体内且与叶片自动开合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中心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外环壳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柱的配合安装在外环壳的内壁上且与其转动连接。导风叶片与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相匹配。当风扇不工作时,连杆上的导风叶片挡住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整个风扇处于封闭状态,将内部零件与灰尘、湿气、蚊虫等隔开,既能够保持风扇的内部清洁,又提高了风扇的工作寿命。当风扇工作时,叶片自动开合机构可控制连杆及其上的导风叶片进行转动,使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慢慢打开,此时风能够通过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进行流通。
13.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轴安装孔置于腔体其中一侧的端壁上且位于两个中心块相对的一侧,所述腔体另一侧的端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心线和风扇轴安装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柱的长度小于腔体两个端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叶片自动开合机构包括套接在固定柱外侧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和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长度等于腔体两个端壁之间的距离,所述转动管的内径大于风扇轴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呈环形分布在转动管的外侧,所述转动管的外侧套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和转动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套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和连杆固定连接,所有的锥齿轮二均与锥齿轮一相啮合,所述转动管的内壁上固定有柔性摩擦环,所述柔性摩
擦环的中心线和转动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柔性摩擦环置于风扇轴安装孔和固定柱之间,所述柔性摩擦环的内径和风扇轴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转动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和腔体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相连接。转动管和固定柱起到风扇轴的安装限位作用,风扇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风扇轴安装孔插入到转动管中,且风扇轴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相接触,且风扇轴的两端被抵在两根固定柱之间。当风扇在未工作时,连杆上的导风叶片挡住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整个风扇处于封闭状态。当风扇开始工作时,风扇轴开始发生旋转,一开始由于风扇轴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的接触,转动管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跟随着风扇轴作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弹簧二会被拉伸,转动管受到来自弹簧二的拉力逐渐增大),而转动管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传动,会带动所有的连杆及其上的导风叶片同时发生转动,从而使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慢慢打开,等到风扇轴与柔性摩擦环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二对转动管的弹力相等时,转动管则停止转动,此时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刚好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
14.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轴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圆角三。通过圆角三的设计,提高了风扇轴在插入到转动管过程中的平滑性,使得组装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15.作为优选,其中一个中心块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设有电机轴,所述固定柱的端面上和腔体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电机轴相匹配的电机轴通孔,所述电机轴置于电机轴通孔的内侧且其端部穿过电机轴通孔,所述风扇轴的端面上设有与电机轴的端部相匹配的电机轴安装卡槽。当风扇轴(带有电机轴安装卡槽)的端部插入到转动管中时,风扇轴上的电机轴安装卡槽刚好与电机轴相互匹配卡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风扇轴安装好之后,通过电机轴来带动风扇轴进行旋转工作。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扇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风扇进行组装,将风扇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风扇罩上的风扇轴安装孔插入到转动管中,风扇轴上的电机轴安装卡槽刚好与电机轴通孔内侧的电机轴相互匹配卡装,且风扇轴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相接触,风扇轴的两端被抵在两根固定柱之间;步骤二,对两个风扇罩进行相互匹配接合,之后再通过将限位条对准环形限位槽并将抱环抱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限位条上的定位销刚好插入到限位槽底面上的定位孔中;步骤三,将翻边一上的轴销插入翻边二上的轴销孔中,并使卡头卡入卡头槽内,从而对抱环的两端进行紧固,使抱环抱紧在两个风扇罩的连接处的外侧,同时压柱滑槽内的压柱则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压住轴销;步骤四,启动安装好的风扇,通过电机轴来带动风扇轴进行旋转工作,同时观察风扇工作过程中,连杆及其上的导风叶片是否能自动发生转动,使相邻连杆之间的缝隙打开。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和拆卸,既降低了组装成本,也降低了后期维护和维修的困难性;提高了两个风扇罩之间的连接强度;导风叶片可对风起到引导和妨碍其横向流动的作用,能够使风均匀地吹出;当风扇不工作时,导风叶片处于封闭状态,将内部零件与灰尘、湿气、蚊虫等隔开,既能够保持风扇的内部清洁,又提高了风扇的工作寿命;当风扇工作时,导风叶片能够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3中e处的放大图;图7是风扇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风扇罩,2. 抱环,3. 翻边一,4. 翻边二,5. 压柱滑槽,6. 弹簧一,7. 压柱,8. 轴销孔,9. 轴销,10. 卡头槽,11. 卡头,12. 中心块,13. 风扇轴,14. 风扇轴安装孔,15. 连杆,16. 导风叶片,17. 连杆安装槽,18. 安装柱,19. 外环壳,20. 腔体,21. 弹簧二,22. 侧板,23. 固定柱,24. 转动管,25. 柔性摩擦环,26. 锥齿轮一,27. 锥齿轮二,28. 限位条,29. 限位槽,30. 定位孔,31. 定位销,32. 电机轴通孔,33. 旋转电机,34. 电机轴,35. 电机轴安装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1.如图1和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风扇结构,包括风扇轴13、相互匹配的两个风扇罩1,两个风扇罩1上均设有风扇轴安装孔14,两个风扇轴安装孔14分别与风扇轴13的两端相匹配,如图5所示,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安装有抱环2,两个风扇罩1的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槽29,抱环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29相匹配的限位条28,抱环2的两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结构限位槽29的形状为环形,限位槽29的底面上设有定位孔30,限位条28上设有与定位孔30相匹配的定位销31。
22.如图2所示,卡扣结构包括翻边一3和翻边二4,翻边一3和翻边二4分别设置在抱环2的两端,翻边一3上设有轴销9,轴销9的侧壁上设有卡头11,翻边二4上设有与轴销9相匹配的轴销孔8,轴销孔8的内壁上设有与卡头11相匹配的卡头槽10,轴销孔8的内壁上且位于卡头槽10的对面设有压柱滑槽5,压柱滑槽5内设有压柱7和弹簧一6,压柱7和压柱滑槽5滑动连接,弹簧一6的一端和压柱滑槽5的底面相连接,弹簧一6的另一端和压柱7的一端相连接。
23.轴销9的一端固定在翻边一3上,轴销9的另一端且朝向压柱7的一侧设有圆角一,压柱7的另一端且朝向翻边一3的一侧设有与圆角一相匹配的圆角二。
24.如图3和图4所示,风扇罩1包括外环壳19和中心块12,中心块12置于外环壳19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有若干根连杆15,连杆15的一端安装在外环壳19的内侧壁上,连杆15的另一端安装在中心块12的侧壁上,连杆15关于中心块12呈环形分布,连杆15的侧壁上导风叶片16,限位槽29置于外环壳19的外侧壁上,风扇轴安装孔14置于中心块12上。
25.中心块12的内部设有腔体20,腔体20内设有叶片自动开合机构,连杆15的另一端穿过中心块12的侧壁置于腔体20内且与叶片自动开合机构相连接,连杆15的另一端和中心块12转动连接,连杆15的一端设有连杆安装槽17,外环壳19的内壁上设有与连杆安装槽17相匹配的安装柱18,连杆15的一端通过连杆安装槽17和安装柱18的配合安装在外环壳19的
内壁上且与其转动连接。
26.风扇轴安装孔14置于腔体20其中一侧的端壁上且位于两个中心块12相对的一侧,腔体20另一侧的端壁上设有固定柱23,固定柱23的中心线和风扇轴安装孔1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柱23的长度小于腔体20两个端壁之间的距离,叶片自动开合机构包括套接在固定柱23外侧的转动管24,转动管24和固定柱23转动连接,转动管24的长度等于腔体20两个端壁之间的距离,转动管24的内径大于风扇轴安装孔14的直径,连杆的另一端15呈环形分布在转动管24的外侧,转动管24的外侧套接有锥齿轮一26,锥齿轮一26和转动管24固定连接,连杆15的另一端套接有锥齿轮二27,锥齿轮二27和连杆15固定连接,所有的锥齿轮二27均与锥齿轮一26相啮合,转动管24的内壁上固定有柔性摩擦环25,柔性摩擦环25的中心线和转动管2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柔性摩擦环25置于风扇轴安装孔14和固定柱23之间,柔性摩擦环25的内径和风扇轴13的外径相匹配,转动管2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侧板22,侧板22和腔体20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21相连接。柔性摩擦环25的材料可为橡胶。
27.风扇轴13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圆角三。
28.如图3和图6所示,其中一个中心块12上安装有旋转电机33,旋转电机33上设有电机轴34,固定柱23的端面上和腔体20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电机轴34相匹配的电机轴通孔32,电机轴34置于电机轴通孔32的内侧且其端部穿过电机轴通孔32,风扇轴13的端面上设有与电机轴34的端部相匹配的电机轴安装卡槽35。
2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扇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风扇进行组装,将风扇轴1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风扇罩1上的风扇轴安装孔14插入到转动管24中,风扇轴13上的电机轴安装卡槽35刚好与电机轴通孔32内侧的电机轴34相互匹配卡装,且风扇轴13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25相接触,风扇轴13的两端被抵在两根固定柱23之间;步骤二,对两个风扇罩1进行相互匹配接合,之后再通过将限位条28对准环形限位槽29并将抱环2抱在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的外侧,限位条28上的定位销31刚好插入到限位槽29底面上的定位孔30中;步骤三,将翻边一3上的轴销9插入翻边二4上的轴销孔8中,并使卡头11卡入卡头槽10内,从而对抱环2的两端进行紧固,使抱环2抱紧在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的外侧,同时压柱滑槽5内的压柱7则在弹簧一6的弹力作用下压住轴销9;步骤四,启动安装好的风扇,通过电机轴34来带动风扇轴13进行旋转工作,同时观察风扇工作过程中,连杆15及其上的导风叶片16是否能自动发生转动,使相邻连杆15之间的缝隙打开。
30.安装时,首先将风扇轴1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风扇罩1上的风扇轴安装孔14插入到转动管24中(风扇轴13上的电机轴安装卡槽35刚好与电机轴通孔32内侧的电机轴34相互匹配卡装,且风扇轴13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25相接触,风扇轴13的两端被抵在两根固定柱23之间),同时对两个风扇罩1进行相互匹配接合,之后再通过将限位条28对准环形限位槽29并将抱环2抱在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的外侧(限位条28上的定位销31刚好插入到限位槽29底面上的定位孔30中),最后再将翻边一3上的轴销9插入翻边二4上的轴销孔8中,并使卡头11卡入卡头槽10内,从而对抱环2的两端进行紧固,使抱环2抱紧在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的外侧,同时压柱滑槽5内的压柱7则在弹簧一6的弹力作用下压住轴销9,防止卡头11从卡
头槽10内脱离,从而保证抱环2的两端能够始终保持紧固,完成组装。风扇轴13安装好之后,通过电机轴34来带动风扇轴13进行旋转工作。
31.拆卸时,先将压柱7按入压柱滑槽5中,即可轻松将轴销9从轴销孔8中抽出,从而将抱环2从两个风扇罩1的连接处取下,之后再将两个风扇罩1分开,同时将风扇轴13取出,完成拆卸。
32.风扇工作原理:当风扇不工作时,连杆15上的导风叶片16位于挡住相邻连杆15之间的缝隙的位置,整个风扇处于封闭状态,其状态如图7所示;当风扇开始工作时,风扇轴13开始发生旋转,一开始由于风扇轴13的侧壁与柔性摩擦环25的接触,转动管24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跟随着风扇轴13作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弹簧二21会被拉伸,转动管24受到来自弹簧二21的拉力逐渐增大),而转动管24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锥齿轮一26和锥齿轮二27的传动,会带动所有的连杆15及其上的导风叶片16同时发生转动,从而使相邻连杆15之间的缝隙慢慢打开,等到风扇轴13与柔性摩擦环25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二21对转动管24(侧板22)的弹力相等时,转动管24则停止转动,此时相邻连杆15之间的缝隙刚好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其状态如图1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