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式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081发布日期:2022-06-21 20:4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内藏式油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藏式油缸。


背景技术:

2.车床在工作时,需要通过尾座配合对产品进行固定,尾座上设置有可向车床头部往复运动的芯轴,通过芯轴配合车床头部将产品固定,现有技术中的芯轴一般通过油缸驱动,油缸设置在尾座远离车床头部一侧,油缸的输出轴穿过尾座和芯轴固连,但这样设置的油缸会在尾座后侧占用较大的空间,会增加设置在车床上方的罩体的制造成本。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申请号: 201510261125.4],包括尾座体,所述尾座体具有一个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滑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顶尖,另一端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与套筒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尾座体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藏式油缸。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内藏式油缸,包括尾座本体,所述的尾座本体上设有芯轴安装槽,所述的芯轴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尾座芯轴,所述的尾座芯轴水平设置且朝向车床的车头,所述的尾座本体内设有可驱动尾座芯轴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芯轴驱动机构,所述的芯轴驱动机构隐藏式设置在尾座本体内,所述的尾座芯轴和芯轴安装槽的连接处外侧设有密封圈。
[0007]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芯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芯轴安装槽内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和尾座芯轴同轴设置,所述的活塞杆滑动套设有驱动活塞,所述的驱动活塞和尾座芯轴内端相连,所述的驱动活塞两侧分别设有密封设置的推进腔和回收腔,所述的尾座本体上还设有分别和推进腔以及回收腔相连的油路结构。
[0008]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尾座芯轴内侧设有截面呈圆形的连接槽,所述的活塞杆插入至连接槽内,所述的活塞杆端部固连有静活塞,所述的静活塞外壁和连接槽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回收腔设置在静活塞和驱动活塞之间且截面呈环形。
[0009]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尾座本体远离尾座芯轴一侧设有后盖,所述的芯轴安装槽和后盖密封连接,所述的推进腔设置在后盖和驱动活塞之间,所述的后盖上设有与活塞杆相连的可拆卸固定结构,所述的后盖和芯轴安装槽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0010]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油路结构包括设置在后盖上的一号液压油流道,所述的一号液压油流道的截面呈l型且内端和推进腔相连,所述的后盖上还设有二号液压油流道,所述的活塞杆内设有用于连接二号液压油流道和回收腔的液压油连接结构。
[0011]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液压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杆内的三号液压油流道,所述的三号液压油流道通过环形连接结构和二号液压油流道相连。
[0012]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环形连接结构包括呈环形设置在活塞杆上的环形连接流道,所述的二号液压油流道和环形连接流道对应设置,所述的三号液压油流道和环形连接流道之间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四号液压油流道。
[0013]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螺帽,所述的活塞杆外端贯穿后盖并与螺帽螺接,所述的活塞杆和后盖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的所述的活塞杆和后盖的连接处内侧还设有卡簧。
[0014]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尾座芯轴外端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孔径由外向内逐渐减小。
[0015]
在上述的内藏式油缸中,所述的尾座芯轴的外径和芯轴安装槽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的芯轴安装槽的长度和尾座芯轴的长度相同。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尾座本体上的芯轴驱动机构能驱动尾座芯轴向靠近或远离车床车头方向水平往复移动,尾座芯轴配合车头能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固定,芯轴驱动机构隐藏式在尾座本体内能够减少对尾座后侧空间的占用,且能够减少设置罩体所需的成本。
[0018]
2、静活塞和驱动活塞配合能使回收腔保持密封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注入液压油产生的液压力推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静活塞还能对驱动活塞进行限位,防止尾座芯轴和活塞杆脱离,活塞杆能对尾座芯轴进行限位,使尾座芯轴能水平移动。
[0019]
3、设置后盖能便于对活塞杆进行拆卸,可拆卸固定结构能够将活塞杆固定在后盖上,芯轴安装槽和后盖密封连接能使推进腔内注入液压油时能通过液压推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4]
图中:尾座本体1、芯轴安装槽2、尾座芯轴3、芯轴驱动机构4、活塞杆5、驱动活塞6、推进腔7、回收腔8、油路结构9、连接槽10、静活塞11、后盖12、可拆卸固定结构13、一号液压油流道14、二号液压油流道15、液压油连接结构16、三号液压油流道17、环形连接结构18、环形连接流道19、四号液压油流道20、螺帽21、安装槽22、卡簧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藏式油缸,包括尾座本体1,所述的尾座本体1上设有芯轴安装槽2,所述的芯轴安装槽2内滑动连接有尾座芯轴3,所述的尾座芯轴3水平设置且朝向车床的车头,所述的尾座本体1内设有可驱动尾座芯轴3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芯轴驱动机构4,所述的芯轴驱动机构4隐藏式设置在尾座本体1内,所述的尾座芯轴3和芯轴安装槽2的连接处外侧设有密封圈。
[0026]
本实施例中,尾座本体上的芯轴驱动机构能驱动尾座芯轴向靠近或远离车床车头
方向水平往复移动,尾座芯轴配合车头能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固定,芯轴驱动机构隐藏式在尾座本体内能够减少对尾座后侧空间的占用,且能够减少设置罩体所需的成本。
[0027]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芯轴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芯轴安装槽2内的活塞杆5,所述的活塞杆5和尾座芯轴3 同轴设置,所述的活塞杆5滑动套设有驱动活塞6,所述的驱动活塞6和尾座芯轴3内端相连,所述的驱动活塞6两侧分别设有密封设置的推进腔7和回收腔8,所述的尾座本体1上还设有分别和推进腔7以及回收腔8相连的油路结构9。通过油路结构向推进腔内注入润滑油能推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能带动尾座芯轴向车头方向推进,通过油路结构向回收腔内注入润滑油能推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能带动尾座芯轴缩回至芯轴安装槽内。
[0028]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尾座芯轴3内侧设有截面呈圆形的连接槽10,所述的活塞杆5插入至连接槽10内,所述的活塞杆5端部固连有静活塞11,所述的静活塞11外壁和连接槽 10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回收腔8设置在静活塞11和驱动活塞6 之间且截面呈环形。静活塞和驱动活塞配合能使回收腔保持密封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注入液压油产生的液压力推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静活塞还能对驱动活塞进行限位,防止尾座芯轴和活塞杆脱离,活塞杆能对尾座芯轴进行限位,使尾座芯轴能水平移动。
[0029]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尾座本体1远离尾座芯轴3 一侧设有后盖12,所述的芯轴安装槽2和后盖12密封连接,所述的推进腔7设置在后盖12和驱动活塞6之间,所述的后盖12 上设有与活塞杆5相连的可拆卸固定结构13,所述的后盖12和芯轴安装槽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设置后盖能便于对活塞杆进行拆卸,可拆卸固定结构能够将活塞杆固定在后盖上,芯轴安装槽2和后盖12密封连接能使推进腔7内注入液压油时能通过液压推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
[0030]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油路结构9包括设置在后盖 12上的一号液压油流道14,所述的一号液压油流道14的截面呈 l型且内端和推进腔7相连,所述的后盖12上还设有二号液压油流道15,所述的活塞杆5内设有用于连接二号液压油流道15和回收腔8的液压油连接结构16。通过一号液压油流道能将液压油注入推进腔内,通过二号液压油流道和液压油连接结构16能将液压油注入回收腔内。液压油连接结构16包括设置在活塞杆5内的三号液压油流道17,所述的三号液压油流道17通过环形连接结构18和二号液压油流道15相连。环形连接结构18包括呈环形设置在活塞杆5上的环形连接流道19,所述的二号液压油流道15 和环形连接流道19对应设置,所述的三号液压油流道17和环形连接流道19之间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四号液压油流道20。从二号液压油流道流入的液压油能依次通过环形连接流道、四号液压油流道和三号液压油流道进入回收腔中,环形连接流道的设置能使活塞杆在安装时二号液压油流道能始终和四号液压油流道相连。
[0031]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可拆卸固定结构13包括螺帽21,所述的活塞杆5外端贯穿后盖12并与螺帽21螺接,所述的活塞杆5和后盖12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的所述的活塞杆5和后盖12的连接处内侧还设有卡簧23。卡簧能对活塞杆进行限位和固定,活塞杆外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后盖上。
[0032]
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尾座芯轴3外端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槽22,所述的安装槽22的孔径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安装槽能用于安装待加工的产品。
[0033]
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尾座芯轴3的外径和芯轴安装槽2的内径相适配,所述
的芯轴安装槽2的长度和尾座芯轴3 的长度相同。芯轴安装槽2的长度和尾座芯轴3的长度相同能使尾座芯轴完全缩入至芯轴安装槽内。
[003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尾座本体上的芯轴驱动机构能驱动尾座芯轴向靠近或远离车床车头方向水平往复移动,尾座芯轴配合车头能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固定,芯轴驱动机构隐藏式在尾座本体内能够减少对尾座后侧空间的占用,且能够减少设置罩体所需的成本;
[0035]
通过油路结构向推进腔内注入润滑油能推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能带动尾座芯轴向车头方向推进,通过油路结构向回收腔内注入润滑油能推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能带动尾座芯轴缩回至芯轴安装槽内,静活塞和驱动活塞配合能使回收腔保持密封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注入液压油产生的液压力推动驱动活塞向内移动,静活塞还能对驱动活塞进行限位,防止尾座芯轴和活塞杆脱离,活塞杆能对尾座芯轴进行限位,使尾座芯轴能水平移动;
[0036]
设置后盖能便于对活塞杆进行拆卸,可拆卸固定结构能够将活塞杆固定在后盖上,芯轴安装槽2和后盖12密封连接能使推进腔7内注入液压油时能通过液压推动驱动活塞向外侧移动,通过一号液压油流道能将液压油注入推进腔内,通过二号液压油流道和液压油连接结构16能将液压油注入回收腔内,从二号液压油流道流入的液压油能依次通过环形连接流道、四号液压油流道和三号液压油流道进入回收腔中,环形连接流道的设置能使活塞杆在安装时二号液压油流道能始终和四号液压油流道相连;
[0037]
卡簧能对活塞杆进行限位和固定,活塞杆外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后盖上,安装槽能用于安装待加工的产品,芯轴安装槽2的长度和尾座芯轴3的长度相同能使尾座芯轴完全缩入至芯轴安装槽内。
[003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尾座本体1、芯轴安装槽2、尾座芯轴 3、芯轴驱动机构4、活塞杆5、驱动活塞6、推进腔7、回收腔8、油路结构9、连接槽10、静活塞11、后盖12、可拆卸固定结构 13、一号液压油流道14、二号液压油流道15、液压油连接结构 16、三号液压油流道17、环形连接结构18、环形连接流道19、四号液压油流道20、螺帽21、安装槽22、卡簧23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