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9648发布日期:2022-08-09 23:3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泵对移动的需求,泵上一般固定有提手。但当泵不需要移动时,提手却会对泵的使用造成干扰,也会占用过多空间。另外,现有的提手多使用塑料制成,其承重性不太理想,如果换用金属材质,又会影响舒适性,同时也很难获得多变的造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空间占用小,兼具承重性与舒适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所述提手连接在泵体上,所述提手的两端通过提手钮与泵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提手包括提手外壳和内置在提手外壳内的提手支架,所述提手支架为金属支架,提手支架与提手外壳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提手支架上设置有若干注塑通孔。
6.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提手呈门形结构,包括成弧形连接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端,所述提手支架呈相适配的门形结构,并同时分布于提手的水平段和竖直端,即提手支架同样包括成弧形连接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端。优选的,所述提手支架贯穿提手。
7.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提手钮为扭曲薄片,包括上连接端、下连接端和中部的扭曲段,所述上连接端上设置有上安装孔并与提手铰接,下连接端设置有下安装孔并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扭曲段成螺旋状扭曲并使得上连接端与下连接端垂直分布。
8.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提手钮的下连接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泵体与提手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穿过下安装孔并与泵体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端与泵体的上端面齐平。
9.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提手的竖直端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安装槽、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铰接孔,所述提手钮的上连接端间隙容置于安装槽中,所述提手与提手钮经穿过铰接孔和上安装孔的铰接件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孔设置有一对,并分别位于安装槽的左右两侧。
10.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螺栓和铰接螺母,所述提手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铰接螺母转动的限位槽,所述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和上安装孔后与铰接螺母螺接固定。当然,铰接件也可以使用其他结构,如铆钉结构。
11.在上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中,所述提手外壳为橡胶或塑料。
12.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可活络的连接在泵上,可以满足产品对搬移的需要,在不用时提手可以放倒,以节省空间,同时产品包装时还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包装尺寸,节省产品
包装费用和运输成本。
14.2、本实用新型的提手采用内置金属的复合结构,既可以保证提手的承重性,又能根据外观要求及手感舒适性设计提手外形。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手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手的俯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手钮的立体图;
19.附图标记:1、提手;11、提手外壳;12、提手支架;13、注塑通孔;14、安装槽;15、铰接孔;16、铰接螺栓;17、铰接螺母;18、限位槽;2、泵体;3、提手钮;31、上连接端;32、下连接端;33、扭曲段;34、上安装孔;35、下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21.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1,所述提手1连接在泵体2上,所述提手1的两端通过提手钮与泵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提手1包括提手外壳11和内置在提手外壳11内的提手支架12,所述提手支架12为金属支架,提手支架12与提手外壳1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提手支架12上设置有若干注塑通孔13。
22.注塑时,先将提手支架12置于模具之中,之后在模具中注入熔融状态的提手外壳11物料,通过提手支架12上的注塑通孔13,可以使物料更容易、更均匀的流入到模具中的各个空间。提手1生产完毕后,在通过提手钮3与泵体2完成安装。
23.对照附图2,所述提手1呈门形结构,包括成弧形连接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端,所述提手支架12呈相适配的门形结构,并同时分布于提手1的水平段和竖直端,即提手支架12同样包括成弧形连接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端。优选的,所述提手支架12贯穿提手1。
24.对照附图4,所述提手钮3为扭曲薄片,包括上连接端31、下连接端32和中部的扭曲段33,所述上连接端31上设置有上安装孔34并与提手1铰接,下连接端32设置有下安装孔35并与泵体2固定连接,所述扭曲段33成螺旋状扭曲并使得上连接端31与下连接端32垂直分布。
25.对照附图1,本实施例中提手钮3与泵体2的连接结构是:所述提手钮3的下连接端32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泵体2与提手1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穿过下安装孔35并与泵体2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端32与泵体2的上端面齐平,使得提手钮3与泵体2更牢固的连接。
26.对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中提手钮3与提手1的安装结构是:所述提手1的竖直端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安装槽14、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铰接孔15,所述提手钮3的上连接端31间隙容置于安装槽14中,所述提手1与提手钮3经穿过铰接孔15和上安装孔34的铰接件铰接,所述安装槽14的宽度大于提手1的厚度,使得安装后提手1可以绕提手钮3自由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孔15设置有一对,并分别位于安装槽14的左右两侧。
27.进一步的,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螺栓16和铰接螺母17,所述提手1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铰接螺母17转动的限位槽18,所述铰接螺栓16穿过铰接孔15和上安装孔34后与铰接螺母17螺接固定。当然,铰接件也可以使用其他结构,如铆钉结构。
28.上述提手外壳11为橡胶或塑料,以获得更舒适的手感和更多变的造型。
2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所述提手(1)连接在泵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的两端通过提手钮(3)与泵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提手(1)包括提手外壳(11)和内置在提手外壳(11)内的提手支架(12),所述提手支架(12)为金属支架,提手支架(12)与提手外壳(1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提手支架(12)上设置有若干注塑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呈门形结构,包括成弧形连接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端,所述提手支架(12)呈相适配的门形结构,并同时分布于提手(1)的水平段和竖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钮(3)为扭曲薄片,包括上连接端(31)、下连接端(32)和中部的扭曲段(33),所述上连接端(31)上设置有上安装孔(34)并与提手(1)铰接,下连接端(32)设置有下安装孔(35)并与泵体(2)固定连接,所述扭曲段(33)成螺旋状扭曲并使得上连接端(31)与下连接端(32)垂直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钮(3)的下连接(32)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泵体(2)与提手(1)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穿过下安装孔(35)并与泵体(2)紧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的竖直端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安装槽(14)、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铰接孔(15),所述提手钮(3)的上连接端(31)间隙容置于安装槽(14)中,所述提手(1)与提手钮(3)经穿过铰接孔(15)和上安装孔(34)的铰接件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螺栓(16)和铰接螺母(17),所述提手(1)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铰接螺母(17)转动的限位槽(18),所述铰接螺栓(16)穿过铰接孔(15)和上安装孔(34)后与铰接螺母(17)螺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外壳(11)为橡胶或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用可活络提手,所述提手连接在泵体上,所述提手的两端通过提手钮与泵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提手包括提手外壳和内置在提手外壳内的提手支架,所述提手支架为金属支架,提手支架与提手外壳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提手支架上设置有若干注塑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用可活络提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空间占用小,兼具承重性与舒适性。与舒适性。与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侣钧 欧阳辉泉 颜珍素 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